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各题。 题西太一宫壁① 王安石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各题。

题西太一宫壁①

王安石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烟水,白头想见江南。

【注】① 西太一宫:宋仁宗时建,在今河南开封西八角镇。

1.请分析此诗第一、二句在写景上的艺术手法及艺术效果。

2.诗歌的后二句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1. (1)首二句写景,二字一顿,合成整个夏日的图画:知了在绿柳中起劲地叫着,夕阳西下,照在池水中盛开的荷花瓣上,花显得分外地红。 (2)这两句色彩映衬。第一句写绿色,用了个“暗”字,突出柳叶很密集,颜色很浓;第二句写到水中,写红色,用了个“酣”字,通过拟人手法,写出夕阳给荷花镀上了红色,使花泛起重重红晕。诗句将绿与红作鲜明对照,和谐自然。 (3)这两句视听结合。蜩的欢鸣飘荡在柳绿花红间,令人怡情悦目,感受到夏日的生机与活力。 (4)对偶工整,柳叶对荷花,绿暗对红酣,音节重沓又不失流丽自然。意思答对即可。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 (1)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后二句由景抒情,诗人面对眼前柳绿蝉唱、落日荷花,深深地陶醉在其中,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江南,想起了家。 (2)对美好景色的喜爱。以“三十六陂”承应上句,把“荷花落日红酣”的场面扩大,也以江南的美衬托出眼前景色的美。 (3)“白头想见江南”,触景生情,又间杂着对往事的回顾及年华流逝、异地漂泊的悲伤。(意思答对即可。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一)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二)从运用修辞的角度考虑: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互文等。(三)从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象征、铺陈白描。(四)从景物的动静的角度来写:动静景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五)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六)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诸觉结合):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七)从分析景物的全景与特写景来考虑: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点面结合)。(八)从分析景物的色彩搭配的角度来考虑:突出景物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多样与谐调。 2.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例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二字,可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那便是词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例如“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为什么不用白云、孤云,而用浮云呢?因为浮云可以暗指困难、挫折、障碍等。可以通过理解这个意象,知晓诗人艰难险阻的精神。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比如本首诗歌最后一句“白头想见江南”中的“想见”直接指向情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景叔,大名莘人。祐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晋天福中,以书见桑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为观察支使。汉初,重威移镇睢阳,反侧不自安,祐尝劝之,使无反汉,不听。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

太祖受禅,监察御史,由魏县移知光州,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知制诰。六年,户部员外郎。

太祖征太原,已济河。诸州馈集上党城中,车乘塞路,上闻之,将以稽留罪转运使。赵普曰:“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即命祐知潞州。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班师,召还。

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祐代之,俾察彦卿动静,祐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继以用兵岭表,知襄州。湖湘平,移知潭州。召还,判吏部铨。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遂出祐为镇国军行军司马。

太平兴国初,移知河中府。入为左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太宗谓祐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年六十四。

初,祐掌诰,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一日,以宇文融排张说事劝释之,多逊滋不悦。及普再入,多逊果败,与宇文融事颇类,识者服其见。祐知贡举,多拔擢寒俊,毕士安、柴成务皆其所取也。后与其子旦同入两制,居中书。

(节选自《宋史·王祐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B.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C.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D.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拜”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字,“迁、转、徙”是表调动官职一类的字,“摄”是表代理官职的字。

B.古代纪年方法大致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文中“乾德三年”应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

C.古人往往有名有字,“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所起的。名和字的称呼不可随意,谦称自己称字,尊称他人称名。

D.古代对人“死”的称呼反应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王祐很有文才,文章写得很好。桑维翰赞誉他的书信辞藻华丽,使他闻名京城,就连皇上对他的文章也很嘉许。

B.王祐有政治才能,很受皇上重用。太祖征讨太原时,运粮车辆堵塞道路,后来交由王祐治理,一切变得井然有序。

C.王祐刚直敢言,劝谏皇上。在为符彦卿一事申辩时,他讽谏太祖不要像五代的国君那样,因为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

D.王祐主掌贡举考试期间,常力排众议,选拔提升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毕士安、柴成务都是他录用的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

(2)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中国戏曲史上,有不少人将戏曲作为文学作品,品味其文学旨趣。但从戏曲的本体意义来说,“戏剧本为上演而设,非奏之场上不为功。不比其他文体,仅供案头欣赏而已足。”既为场上搬演的作品,表达情感的过程就需要通过演员来实现,正如谭霈生所言:“一部剧本出版后,被置放在图书馆里或私人书架上,可以随时供人阅读,这时,它只具有文学价值,尚不具有戏剧价值。真正意义上的戏剧作品,指的是一场戏剧演出。”因此,对于戏曲,“上演”才是其存在的最根本的方式。

既然戏曲是通过演员来表达情感的,那么演员又是通过何种方式来传达的呢?毫无疑问,戏曲演员是通过程式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的。戏曲在历经了近千年的发展流变之后,审美形式已极为成熟,演员可以借助舞台程式表演生活中的任何一处场景、任何一个人物,虽然“扮不像人的人,说不像话的话”,但是你完全可以置身于其中而浑然不觉其假,因为即使是一个很小的表情,它都已经通过极其细腻、精微的程式出神入化地表现出来了。在京剧中,仅仅是笑和哭,就有百余种的分别;只咳嗽一项,便有二百余种之多。就梅兰芳那兰花指和眼神据说就多达七八十种,如此等等,也就意味着高度发达的戏曲程式已经将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表情、动作等都囊括其中了。而这些精细程式的创造,不就是为了更准确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吗?为了更准确地领悟并运用这些程式,尤其是精细的表情程式,演员需要从具体生活中观察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的现实情感。但是,戏曲演员观察生活,体悟人生,不是为了自然、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原样,而是从中获取表演的灵感,使舞台上的各种程式如身段、表情、脸谱、唱腔、妆容等能最大限度地符合特定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舞台人物更具灵气和神韵,更加精致而富有关感。可以说,戏曲演员对现实生活的体悟是获得舞台上更加精准而细腻的程式表演的手段。

戏曲演员对现实世界的体悟和对剧中人物所涉程式的思考,是放置于舞台之下进行的,这是一个艰难痛苦的训练过程,演员必须要将对生活的感悟与程式一道,诉诸于自己的身体,并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训练之中,强化身体的感觉,形成永久性的身体记忆,使他们的每一次举手投足,就是一次完美的亮相和呈现。这种亮相和呈现不需要参杂临时起意的自然情感,因为自然情感太过感性和不稳定,假如演员依靠自然情感登台表演,那么,舞台的效果就没有保障,一定是时好时坏,甚至砸台。舞台演出一定是平时训练的结果,是理性的整体技艺的呈现,尤其是在以音乐为主导的戏曲舞台上,几乎不可能有时间容得下演员再去细细体味剧中人物的情感。

完美、理性、始终如一的表演,正是优秀的戏曲演员应该自觉追求的艺术高点。不可否认,演员在舞台上的华彩表演一定是伴随着即兴而至的激情的,这是优秀演员所具有的舞台爆发力,但是这样的激情是一种技艺上达到炉火纯青之后的自由发挥,是“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至高境界。这种激情的获得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是建立在极其严苛的长期幼功训练之上的艰奥之美,也正是郑板桥意义上的“必极工而后能写意”。

(摘编自黄李娜《戏曲如何表达情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曲作品既有文学价值,也有戏剧价值,但是“上演”才是戏曲存在的根本的方式。

B.戏曲作品的情感是通过演员的程式表演来传达的,不同的程式体现人物不同的情感。

C.演员可以借助舞台程式表演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和人物,是戏曲审美形式成熟的体现。

D.戏曲在发展中,创造了数量众多的舞台表演程式,仅是笑和哭,就有百余种的分别。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戏曲作为文学作品,读者可以和品读小说一样,不需要通过演员的演出,直接随作品中人物的遭遇和经历产生或喜或悲的情感波动。

B.演员学习戏曲的过程,就是准确地领悟和运用各种舞台程式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演员对现实生活的用心体悟和舞台上的反复训练。

C.戏曲演员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人生的体悟,可以帮助演员获得舞台表演的灵感,使舞台上的各种程式最大限度地符合人物的气质神韵。

D.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的完美亮相,来自于平时训练中形成的身体记忆,是一种理性的整体技艺的呈现,并不需要临时起意的自然情感的掺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曲演员之所以需要用程式表演,是因为在以音乐为主导的戏曲舞台上,几乎不可能有时间容得下演员再去细细体味剧中人物的情感。

B.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生活中的场景和人物时,虽然“扮不像人的人,说不像话的话”,但观众不会感觉其假,这是演员运用程式表演的原因。

C.演员需要训练到能够理性地把握每一个动作,做到每一次亮相、每一次呈现都精准和到位,才能保障演出的效果,避免舞台上出错或砸台。

D.演员在演出中所具有的舞台爆发力,是演员技艺上达到炉火纯青之后的自由发挥,这是在经历了极其严苛的长期幼功训练后的自然体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曾被称为“史上最牛辞职信”主角的顾少强老师如愿辞职。关于辞职原因,顾老师公开讲“并非因为讨厌教书,很爱自己的职业”,“辞职是想享受心灵自由,追求自己的幸福。”她的知心朋友说顾老师工作11年来用自己的努力成为了骨干教师。一直对教育事业充满理想,特别想在自己的专业上作出成就,辞职是她做出的享受心灵自由的选择。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查看答案

下面是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主体图形,请写出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80字左右。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满分5 manfen5.com

 

上图反映的是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通常人们会认为发生什么事就引起什么情绪体验,其实,在诱发事件A和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①                       。正是由于我们常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②                         。因此,受到情绪困扰时,先冷静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然后,③                     ,久之,你会越来越乐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