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闾阎扑地, ; ,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 )
(2) ,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策扶老以流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5)《陈情表》一文中陈述自己没有远亲近友相助,家门冷清的两句是 , 。 , 。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文学方面的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B.“表”是中国古代臣子向君王上书言事时用的一种文体,与奏章类相比,“表”带有倾诉衷情的性质,有表现其情质文采的余地,具有更多的文学色彩。
C.庄子,名周,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善用神话传说,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D.中国古代文人除了姓名之外往往有字和号。字一般是举行加冠礼之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与补充;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例如,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下列各项对《陈情表》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开篇写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为下文“愿乞终养”做了必要的铺垫。
B.第二段叙写自己欲奉诏就职,而祖母病情日笃,自己进退两难的窘境;第三段融情于理,连用“凡””犹”“况”“且”岂”“但以”“是以”等词,曲折而有条理地表达了“愿乞终养”的愿望。
C.第四段在尽忠和尽孝的时间对比中表明尽孝比尽忠更迫切,更重要,既表述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尽忠效死,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感情。
D.文章在叙事中动以深情,在陈情中晓之以大义,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复驾言兮焉求”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彼且恶乎待哉 B.遂见用于小邑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农人告余以春及
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的用法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A.之二虫又何知
B.知来者之可追
C.等终军之弱冠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