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

《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周易·系辞传》:“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易》。借助卦象,并通过象的规范化的流动、联结、转换,具象地、直观地反映所思考的客观对象的运动、联系,并借助六十四卦系统模型,推断天地人物之间的变化,这种思想方式渗透到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之中。道家庄子主张“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魏晋玄学家王弼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明象》)的命题,表明了中国思维穿透语言,领略语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的特点。

中国儒释道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中国哲学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而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

道家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最容易引发直觉思维。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地摆脱欲望、烦恼的困扰,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而要使直觉思维真实呈现,则离不开默思冥想的 “玄览”。老子主张“涤除玄览”。“涤除”即否定、排开杂念,“玄览”即深入静观。这是在高度精神修养的前提下才具备的一种思维状态。庄子主张“心斋”、“坐忘”。“心斋”即保持心境的虚静纯一,以便直接与道契合。“坐忘”即心灵空寂到极点,忘却了自然、社会,甚至忘却了自己的肉身和智慧,物我两忘,浑然冥同大化之境。

儒家孔子的“默而识之”,孟子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荀子的“虚壹而静”、“大清明”,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朱熹的“豁然贯通焉”,“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陆九渊的“吾心”与“宇宙”的冥契,王阳明的“致良知”,都是扬弃知觉思虑,直接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对道德本体之契合的一种境界或方法。

佛家更是强调一种精神性的自得和内心的体验,彻见心性之本源。禅宗的参究方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心而行,无念为宗,触类是道,即事而真。不执着外物,种种言行纯任心性之自然。禅宗的顿悟成佛,排除语言文字、逻辑思维工具,主体直接契入客体(人生的本性或宇宙的实相),与客体融合为一。这种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有赖于每个人自己体悟,别人只能暗示、启发,而不能替代。

超越逻辑,祛除言诠,止息思维,扫除概念,排斥分析、推理诸理性思维活动,精神内敛,默然返照,当下消解了主客、能所、内外、物我的界限,浑然与天道合一。这是一种思维状态,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下得到了对于生活和生命,对于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之最深邃的本质的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洞悉。但这种状态实际上是在多次反复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理性思维的铺垫,这种灵感或悟性就不可能出现。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易》的思维方式是由具象到抽象,其具体的形象符号,有助于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

B.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周易》,《周易》的思想方式影响了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

C.《周易》体现的中国思维,完全摒弃了语言形式,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

D.庄子“得鱼而忘筌”和王弼“得象在忘言”的观点,强调的是穿透形象进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庄子主张“心斋”“坐忘”,他们提倡排除杂念,保持心灵的虚寂。

B.中国哲学认为,要把握宇宙本体,应当以直觉、顿悟为主,以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为辅。

C.禅宗参悟修行的过程,直心而行,纯任心性之自然,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他人无从启发和替代。

D.儒学大家张载、陆九渊主张抛弃直觉思虑,而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身心与道德本体的契合。

3.下列诗句与文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思维状态最相近的一项是(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B.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D.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夏元鼎《绝句》)

 

1.C 2.A 3.D 【解析】 试题分析: 1.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问的是“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C 项,“完全摒弃了语言形式”有误。文章第一段只是说“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易》”,并且说“这种思想方式渗透到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之中”,后面有具体的解释“表明了中国思维穿透语言,领略语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的特点”,可见是“穿透语言”并非是选项所说“完全摒弃语言形式”,选项是妄加猜测。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C是对文本第一段内容的概括,概括的过程错误地以为《周易》完全摒弃了语言形式,而文中借助对庄子和王弼观点的说明,指出“穿透语言”,而并非是摒弃语言形式。 2.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CD选项分别出自文章的第二节、倒数第二节和第四节,考生只要找到对应的信息即可辨明正误。 3.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白文章所阐述的问题,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再分析题干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话体现的思维状态;接着就要分析选项中每个诗句体现出的思维状态,最后确定选项。如考生不理解“思维状态”这一内涵,可以从两个诗句内容的相似性上入手,具体如分析中所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漠中有一棵枯死的老树,老树的枝头有一个简陋的鸟巢,鸟巢里有一只鸟儿终日忍饥挨饿,艰难度日。一日大漠刮起了沙暴,那棵枯树被连根拔起卷走了。这只可怜的鸟儿为了寻找新的藏身之地,不得不长途飞行数百公里,终于发现一片绿洲,绿洲上小河潺潺,绿树成荫,甜美的果实缀满枝头,鸟儿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如果大漠中的那棵枯树仍然幸存的话,这只鸟儿也许永远也不会想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继续忍饥挨饿艰难度日终老一生。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与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下列语句,给“想象练习”下定义。要求:必须为单句,语序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可增删词语)。

①想象练习不进行真正的实践练习,而是把想要掌握的技能或运动场面等在脑海中反复地呈现。

②它可以保证比赛时发挥出较高的水平。

③这种训练可以稳定和改善技能,并能防止技能下降。

④想象练习是一种练习的方法。

 

查看答案

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          ,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        ,上面镌刻者“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A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B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C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D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几年,随着社会对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的关注以及城管执法中一些事情的发生,促使大家思考和转变执法理念:城管队伍形象不仅仅代表了政府形象,其实也代表单位。

B.“星光大道”栏目因为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

C.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D.据初步调查,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长途客车司机疲劳驾驶所致,公安部副部长黄明指示,一定要认真调查和处理,做好安抚工作。

 

查看答案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辛弃疾不像陶渊明那样       ,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

(2)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林琴南致蔡孑民书》是他讲得最为      的一篇。

(3)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       

A.半途而废   眉开眼笑   栩栩如生

B.浅尝辄止   眉飞色舞   惟妙惟肖

C.半途而废   眉飞色舞   栩栩如生

D.浅尝辄止   眉开眼笑   惟妙惟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