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关于人的生死观(节选) 人类何时才具有理性的生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关于人的生死观节选

人类何时才具有理性的生死观?依我看,这主要决定于两项因素:一是,依靠文明程度的逐渐提高,特别对自然界现象有超脱蒙昧的认识,也就是有某种朴素科学观念的产生;其次,积长期的生活经验,对人生苦难有进一步的认识,开始懂得人之生老病死本无可避免,人间的真苦难在于社会不公,贫富悬殊,一部分人统治、压迫、剥削另一部分人,人和人之间展开对于权力和经济利益的争夺愈演愈烈,成为社会常态。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人深深地感觉到,人活着所遭受的不幸和苦难甚至比死亡还要难受、还要可怕、还更令人屈辱。这实在是生不如死。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生死观自然而然要发生变化。中国到了周朝就起了一个大变化。周朝时提出“远鬼神、重人事”的治国方针。所谓重人事,就是将处理社会关系、重新确立新的宗法秩序、制定用于统治的“礼”摆在第一位,万事“礼”为首,人生的第一要义是遵礼守法,安份守己。尊天是必要的,但天命不足恃;鬼神也是要敬的,但办事不能只靠占卜问卦。人的苦难并非由天造成,实人自为之。夏日炎炎,冬夜严寒,“人生百岁,必归其居就是说,不可避免地要归于死亡”。相传姜太公有一本《家教》流传于世,其中有这样几句话:“罗网之鸟,悔不高飞;吞钩之鱼,恨不忍饥;人生误计,恨不三思;祸将及至,恨不忍之。”这就是说,人之招灾咎由自取,非“天命”使然。万事皆在人为,就是“天命”亦可抗争。

中国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虽有各种迷信观念盛行,但本土宗教意识淡薄,凡宗教都在政府当局控制之下或被其利用,这是很了不起的。对此,有周一代功不可没。后世的人仍念念不忘此理,如宋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说道:“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从春秋战国时代即先秦及其以后,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斗争加剧并趋于激烈,人类的知识积累多了,自觉性也增强了,于是人对生命的理性思考大进一步,开始形成各种各样的生命哲学。这里不必细说,只略提以下三种:

一是儒家的生死观。儒家思想在中国是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它继承并发展了周代的“重人事”的主张,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也就是要珍惜生命,生尽其用,有所作为,建功立业。人虽终有一死,但若能“立功”、“立德”、“立言”,就可以做到“三不朽”。所以,总的说,儒家的生命哲学是相当积极的。

再就是道家的生死观。道家和儒家不同,不主张“人为”,而主张一切顺其自然——“道法自然”。人要做到“无为”、“无事”、“无欲”,天下才会太平,国家才能治好。老子说过一句话:“死而不亡者寿”。这里将死、亡两字分开,赋予不同的含义,所谓“不亡者”即相同于“不朽者”,人虽死而其名其功业长存于世,这才是长寿者。这和儒家的“三不朽”思想颇相似。然而,道家对生死的“无常”、生命的短暂,也发出过无奈的感慨,如庄子所说:“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接下来就是宗教的生死观了。在中国主要就是道教和佛教。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实际上,它是继承中国人古已有之的求长生的欲望。“求长生”、“求仙”固然不能成真,但道教所创造的一套养生健身之术,有些如太极拳、练剑等倒颇有益于人的健康。佛教在中国的传布使灵魂之说大为盛行。佛教不承认生命“常住论”,也不承认生命“断灭论”,而提出一种所谓“因缘和合”的流动生命观后来演化为“轮回论”。等到传入中国,大乘代小乘而兴大乘以救世利他为宗旨,小乘以修身自利为宗旨,人死要投胎转世轮回之说深入人心这和佛教的“业力说”和“中阴身”说亦有关。此外,又掺入了中国的许多迷信观念,于是相对于人间世界,便又创造出一个灵魂世界来。

选自2007年第20期《新华文摘·关于人的生死观》有删节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项是   

A.周朝的生死观认为,人生的第一要义是遵礼守法,安分守己,听天由命。

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欧阳修的这句话也是周代生死观的体现。

C.道家主张道法自然,一切顺其自然,只有尊重天命、敬鬼神,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D.道家的老子被道教奉为教主,所以道教的生死观和道家生死观是同宗同源的。

2.下列关于生死观发展变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产生了某种朴素科学观念,这是理性生死观形成的一个因素。

B.积于长期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的不公,使人们深深感觉到人活着所遭受的不幸和苦难甚至比死亡还要难受、还要可怕、还更令人屈辱,这些想法促进了生死观的发展。

C.周朝时提出“远鬼神、重人事”的治国方针,标志着中国生死观的一次变革。

D.从先秦及其以后,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斗争加剧并趋于激烈,人类的知识积累多了,自觉性也增强了,于是人对生命的理性思考大进一步。

3.试分析儒家生死观和道家生死观的异同。

 

1.B 2.C 3.相同点:人生虽短暂,但功业是生命的延续。(答“人虽死而其名其功业长存于世”或者“若能‘立功’、‘立德’、‘立言’,就可以做到‘三不朽”也得分) 不同点:①儒家生死观是相当积极的,道家生死观是相对消极的。 ②儒家生死观主张尊重生命,“重人事”,要生尽其用,积极有为;道家生死观尊重自然,道法自然,重天命,消极无为(最后一小句“消极无为”可以写成:人要做到“无为”、“无事”、“无欲”) 。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可根据对文本的理解,仔细辨析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A选项参看第二段“万事皆在人为,就是‘天命’亦可抗争。”所以选项中“听天由命”是错的。C选项参看第二段,周朝时提出“尊天是必要的,但天命不足恃;鬼神也是要敬的,但办事不能只靠占卜问卦”,可见“只有尊重天命、敬鬼神才能……”曲解了原句的意思,而且这句话也不是道家思想的内容。D选项参看第七段:“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实际上,它是继承中国人古已有之的求长生的欲望。”所以道教生死观和道家生死观并非同宗同源。故选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可从文本中找到与题干“生死观发展变化”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选项的表述判断是否符合原文内容,C项中“标志着中国的生死观的一次变革”属于无中生有,理解失当。第二段原文说“中国到了周朝就起了一个大变化”,提出了“远鬼神、重人事”的治国方针,它的意思并不是说中国的生死观到周朝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所以选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从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①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②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这要仔细辨析,方可准确地作出综合概括。例如本题可根据第5.第6段,根据“一是儒家的生死观”“再就是道家的生死观”的提示,从该段具体内容中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方面概括出来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

(1)将崇极天之峻,            ,不念居安思危,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2)怨不在大,                           ,所宜深慎。(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3)顾吾念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故余与同社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张溥《五人墓碑记》)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话是对“微公益”的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他可以用数学来描述。

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德的综合,牛顿的综合。

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①④②⑤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迈进新年,“幸福”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两会期间,求解幸福“方程式”,描绘幸福“路线图”,更为上上下下所关注。

D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好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钻研。

B近日,柳园南路东侧一段的自来水管突然爆裂,不断喷出的水已经灌满了旁边的水道,并向人行道上蔓延。这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C.正月十五安徽遇到难得一见的“雪打灯”,柔美的雪花洋洋洒洒,轻柔地落在田埂上,被白雪笼罩的沿河村显得更加祥和、喜庆。

D.时下不少店名乱用外来词,只求时髦,哗众取宠,而不考虑国情民意和实际效果。一个大家看不懂的店名,只会被贻笑大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