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春节民俗艺术对年味的强化 吕品田 感人的艺术氛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春节民俗艺术对年味的强化

吕品田

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这种普遍而持久的社会心理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在春节这个狂欢时节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春节习俗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比审美欣赏更为广泛的社会作用。比如南方许多地区都有耍“板凳龙”的习俗其每一节“龙身”由每家每户来制作当龙灯耍到家门前时这家人便将自己制作的一节“龙身”接上龙灯如此越接越长越耍越威风。这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

民间艺术特别能反映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其创作构思充满想象极富浪漫色彩。比如人们把“鲇鱼”与富裕之意联系在一起以之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理想。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以至其表现形式自由而奔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将中国“写意”艺术精神作了极致的发挥。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清新质朴、刚健明朗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不像现在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

有人说现在“年味淡了”的确是这样。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彩灯、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创作。如今这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已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为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了真正的民间创作也随节俗的淡化而日益缺乏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已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

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社会格局、经济格局、家庭格局以及价值观、审美观也和以往大有不同许多有特色的节俗活动和相关的艺术形式要在城市里展开确有一定的难度。可谁又能阻止生活的流变让年节艺术一成不变地恪守老套路呢?其实随生活潮流而与时俱进地加以调整和改变本来就是民间艺术的精神和发展状态。面对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艺术”我们与其在怀旧中抱怨现实不如在“俗而礼礼而俗”的互动中建设与时俱进、魅力依旧的当代年节艺术让大家真的想过年过好年。

因为交通受阻时下网上有人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的倡导。这当然是想为政府排忧解难也是为了避免同时出行所造成的种种麻烦。不过面对民族文化历史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面对民族文化记忆所产生的巨大精神感召这种倡导显然是无力的也不契合国情。

其实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今天要想有力地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充分地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切实地解决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安民于本土就可使得乡村的老百姓都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统民俗文化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延续其积极的社会功能也会得到更好的发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春节才会越过越红火春节的民俗艺术才会越来越繁荣。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年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前过年时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彩灯以及塑面花等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的创作活动。

B当前一些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经被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

C现在春节不如以前热闹真正的民间创作随节俗的淡化日益缺乏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

D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艺术”冲淡了古老的年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审美期待加强的原因在于春节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

B春节习俗推动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广泛的社会作用。

C现在西方的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与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相比前者是消极的后者是积极的。

D有人在网上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是因为交通受阻但这种倡导其实是无力的也不契合国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方许多地区耍“板凳龙”的习俗是一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因此能增进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

B正是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所以在形式上才会呈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自由而奔放。

C解决了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就能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充分地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

D民众安于本土传统民俗文化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延续传统民俗文化积极的社会功能也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1.D 2.C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与“年味”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D项,“冲淡了古老的年味”于文无据。所以选D。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在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中,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常考点。顾名思义,“重要概念”,是就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指的是论述对象或对论述的中心、观点、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把握这些概念的意义。此类题一般涉及三点:①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②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③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既要对文章全局进行“整体把握”,又要根据词语的具体语境来体会。1.前后勾联,即根据文章的整体性原则,将上下文勾联在一起,从文章的主旨出发,与表达目的和表达技巧等联系起来,全面审视作者在相关内容中遣词用语的匠心,正确领会概念的含义。2.表里参验,即根据由表及里的原则,从概念的语表含义入手进而领会作者遣词用语的意图,抽象出文中所表现的内在的深刻的含义。3.以文解文,即根据构成文章诸因素之间既互相制约又互相阐释的特点,进行同义互解或连义互解。答题时,可以将答案代入原文中,看看是否连贯畅通,逻辑关系是否合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例如本题选项D就犯了于文无据的错误。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可先从文本中找到与“光遗传学技术实验原理”相关的语段,然后将选项分别带入进行比较分析,C项,“西方的个人主义”应是“一些极端个人主义”。所以选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例如本题选项C就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C项,原文“切实地解决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是“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充分地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的必要条件,反过来就不成立。所以选C。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例如选项C就强行推理的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太阳报》曾以“世界上最大的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1)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2)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3)为婴儿洗澡的母亲;(4)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请在全面和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所以 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像,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有关H7N9的表格,回答问题。

根据上表,针对H7N9疫情写出两点变化:五一将至,对于即将出行的人们请写出两点建议:

时间

疫情分布情况

疫情确诊及死亡人数

接触史

4月10日 

上海15例,江苏12例,浙江11例

感染38人,确诊10人

32人接触禽类鸟类

4月15日 

上海24例,江苏16例,浙江15例,安徽2例,河南2例,北京1例

确诊60例患者,死亡    13人。

48人接触禽类鸟类

 

 

查看答案

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接过网友募集来的善款,激动地说:“我与这些网友萍水相逢,却能得到大家这么多的帮助,我真是感激不尽!”

B日前,利比亚过渡委员会发言人称,卡扎菲的势力已经日薄西山,利比亚全境将很快被解放。

C因为征地款分配不均,一些家庭子女锱铢必较,打得不可开交,甚至对簿公堂。

D人到了一定年龄记忆力就开始下降,拿东忘西,得鱼忘筌的现象也就常出现了。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蔽祐   酒馔    盛筵     悖时    鄙睨 

B睇眄   捧袂       窸窣     戗风

C.尺牍   怂勇    搠倒     绣闼    云宵雨霁

D岑寂   檩条    关隘     叫嚣    眉眼颦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