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来等候绿灯。他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说:“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责任——让我们歌唱生命 活着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读了张丽钧的《世界以痛吻我》后,我更深地理解了这句话。为自己好好地活,为他人好好地活。这是种责任。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真的,这是多么凝重的诗句。诗人读透了社会,读透了人生。让我们更多地参悟出了一种责任意识,对己对人强烈的责任意识。 “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侥幸地获得‘痛吻’的豁免权。‘痛吻’是生活强行赠予我们的一件狰狞的礼物”,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在他活得正狂妄的年龄,谁能想到一场疾病就这样夺去了他行走的权利。几经彷徨挣扎,几经心理斗争,强烈的生存责任意识重重地唤醒了沉迷的他,终于勇敢地面对现实,坚强地活了下来。为了母亲,为了对得起“生命”,为了对得起自己,他要承担这个责任,也真正地承担了起来。张丽钧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有责任的一个人呢?她告诉我们,“回望来路,我也曾有过许多‘无歌可唱’的时刻”。“我是个不会消化痛苦的人”,还是个能放大痛苦的人,曾将生活中“一滴水”的痛苦,演化成了“整个海洋”的灾难。逐渐地她成了一个懂得“生存”,更懂得“生命”的人。 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诞生了。“回忆起那一滴被我解读成海洋的海水的时候,禁不住发出了哼笑。好为当年那个浑身颤栗的自己难为情啊!如果可能,真想将自己送回岁月深处,让自己怡然倚在那个‘一滴水’事件上洒脱地唱上几首歌。”这是大彻大悟,这是对自己的责任而产生的一种豁然。 当然她的这种意识更体现在对她人的责任上,“不仅仅是如歌的心情,我们甚至还可以奉上自己的‘行为艺术’啊”。冰雹天气脱掉外衣,为对方遮挡。这是何等的果敢与壮观。对,这是对自己的妹妹,那么她对其他人呢,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对失恋的学生耐心地开导,细心地说教。并对学生鼓励地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而非“要我”)回报以歌。”多么鼓舞人心的话语呀,多么乐观的人生态度。她将“责任“升华。史铁生是做到了,张丽钧是做到了。历史中,现实生活中这样认识生命的人还少吗? 为了这份“责任”,再多的困难又能奈我们何呢?还有比人更高的山吗?还有比脚更长的路吗?那么想想我们生活学习中的困苦又是何其的小呀!牢记张丽钧“拿出勇气改变那能够改变的,拿出胸怀去接受那不能改变的”这句话,它是我们战胜生活中挫折的秘密武器。这是一盏明灯,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这是严冬里的一把热火,温暖了苦难中的每一个人;这是迷宫中的暗记,为迷失方向的羔羊指引道路。 责任——让我们歌唱生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内容是有关过马路的一件事,事件中的人物有中国作家梁晓声和美国老太太,美国老太太的行为和回答尤其值得我们思考。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感悟,由老太太“照章停下来等候绿灯”的行为可以确定立意“遵守规章制度”,由老太太的回答“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可提炼出“榜样意识”“责任意识”“要慎独”等。在表述观点时,可以用肯定句从正面立意,比如“君子须慎独”等,也可以用否定句从反面立意,如“人不能没有责任意识”等。而题目所提供的这则材料,可以写进文章,也可以不写进文章,但无论写与不写,立意必须源自材料,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另起炉灶作文。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蜜蜂的尾端有一根针,因为这根针连着身体里的毒腺,所以是毒针。    ,遇到敌人侵害时,蜜蜂会把毒针刺入敌人的身体,然后放出毒液。有时你无意中打死一只蜜蜂,会有一群蜜蜂飞来蜇你,这是蜜蜂在报复你。   ,但是却被它蛰了,那是因为误会,蜜蜂错以为你要伤害它,所以蜇了你。总之,    ,因为一旦蜇了人,它就会很快死去。

 

查看答案

在横线处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罗衾不耐五更寒”,这是一种在寂静中才能品味出的伤感,___________,其声音响彻天地,成就了五代词的繁华之巅。假若没有坚强,李煜也许早已沉沦在丧国之痛中,不能自拔。此时的坚定使他看淡世事沉浮,使他唱出生命的高歌。

①它勾起了后主李煜的无限愁思

②昔日,车水马龙的胜景只能在孤囚中化为清冷的月光,漫洒在西楼之上

③空留的仅仅是孤寂的小院

④或许,流水已逝,落花难再

⑤在悲伤中,李煜以词为伴,怅然歌咏于天地之间

⑥春意亦是渐行渐远

A.①②④⑥③⑤  

B.⑤②③④①⑥

C.②④⑥③①⑤  

D.②④③⑥①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在看来,我国高铁技术是在需求驱动下以自主创新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了对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掌握,很可能实现对欧美技术的超越。

B利用当过派出所协管员,能通过熟识的民警登录公安内部网查询户籍信息,一名男子利用查出来的真实户籍资料伪造套牌户口,并通过伪造准予迁入证明等方式大肆贩卖北京户口。

C该记者没有按照报社领导的要求,如实报道地方政府治理污染不力、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受到了停职处分。

D为了消除富豪们的误解,盖茨和巴菲特将会尽快发来亲笔信,说明此次活动只为结交朋友、寻找伙伴,不会给中国富豪们带来劝捐的压力。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黄山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名列全国第二,当记者问到原因时,负责人说:“主要是对游客的意见    ,从而强化了对景区的精细化、人性化管理。”

3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与会代表____,会场秩序良好。

③央视羊年春节晚会上,香港年轻魔术师周家宏表演了一段纸牌魔术,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____,都被他熟练而精湛的表演吸引住了。

A.①洗耳恭听    ②倾耳注目    ③倾耳而听

B.①倾耳而听    ②洗耳恭听    ③倾耳注目

C.①洗耳恭听    ②倾耳而听    ③倾耳注目

D.①倾耳注目    ②倾耳而听    ③洗耳恭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19301230,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1967523,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104,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1990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然而贡献的归属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4 年,泰国玛希敦奖将 5 万美元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 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20119月,81岁的屠呦呦登上了拉斯克医学奖的领奖台,斩获临床医学研究奖,那是彼时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拉斯克医学奖认为,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可见这个奖项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

四年后,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位中国女科学家,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并不认可集体成就的诺贝尔奖,把奖项颁给了在青蒿素研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无穷的魔力。屠呦呦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屠呦呦从小树立治病救人理想到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奋钻研,不懈追求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B.“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

C.由于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试验中患上了多种慢性疾病,但她没有退缩,坚持工作,先后完成了抽取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研制、开发双氢青蒿素等工作。

D.屠呦呦因《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受到启发,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很快便成功发现青蒿素。

E.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2.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3.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上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屠呦呦因维护个人权益的行为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一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