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是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

1.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

D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实现生态文明,人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构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创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

B构建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理念引向人的社会生活。

C生态觉悟在反思人与社会关系后产生,它在自然领域的扩展和推进构成生态哲学。

D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外部自然生态危机造成的。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奈斯之所以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是因为西方传统生态理念陷入困境,需要引进东方智慧。

B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生态哲学。

C生态文明不只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D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与社会生态的构建及自然生态的重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1.B 2.C 3.A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不符合“生态文明”概念的内涵,从语法角度看,也是有语病。即“生态文明是……客观规律”,本备选项也颠倒了次序,先强调尊重自然,然后才能谈到人、社会。 C项是讲“生态文明”不只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D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A不符合“生态文明”概念的内涵,从语法角度看,也是有语病。即“生态文明是……客观规律”,本备选项也颠倒了次序,先强调尊重自然,然后才能谈到人、社会。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C,根据原文第二节“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可知,选项内容曲解文意。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C,根据原文第二节“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可知,选项内容曲解文意。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A项“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在文中说的是“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和东西方没关系。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如本题A项“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在文中说的是“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和东西方没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三位画家:

第一位,画一幅画需要很长时间。他说:“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我绘画极其严肃,我绝对不会像某些画家一样作画时像玩游戏。”

第二位,画一幅画的时间不长,有时一天甚至可以画好几幅。他说:“艺术是一种生命的游戏,能够让人喜悦、放松,感受心灵之美。我不会像有些画家画不出画来就觉得自己对艺术很严肃。”

第三位,画一幅画没有具体的时间。他说:“我想画就画,也不为什么。我认为艺术就像散步和工作一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概括唐代“以胖为美”的三个具体原因。要求:每个原因都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

唐代繁荣昌盛,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人们有条件按照自己的喜好穿衣吃饭。唐代开放兼容并包,使唐人充满自信,使大唐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眼界十分开阔,不拘于旧有的审美情趣,不惧怕身体的丰满甚至肥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有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格子内。

市质监局提醒市民注意,牌号为201.202的不锈钢,耐腐蚀性不如304不锈钢,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腐蚀,造成金属离子迁移至食品中的风险。不是所有的304不锈钢均能符合GB9684—2011中的溶出限量,不锈钢材质的组成符合304牌号的要求,也有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金属离子溶出量超过GB9684—2011中的限量值。判断食品用不锈钢制品的安全依靠不锈钢牌号,还应该依据是否符合GB9684—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中的重金属溶出指标要求。

        ②要      ③不仅        ④更        ⑤即使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简单地说,就是使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

②也包括研究中国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娱乐方式的各种学问。

③广而言之,国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文献,也包括实物。

④比如“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孙子》、《史记》、《汉书》、唐诗、宋词。

⑤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

⑥国学是什么?

⑦因此,国学不仅包括数千年来积累流传下来的经典

A.⑥③⑤⑦②①④            B.⑥①③⑤⑦④② 

C.⑥①⑦④②③⑤            D.③⑤⑥①⑦④②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艺术作为人类智慧的璀璨结晶,                   。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 更是创造出无数令人称赞的艺术瑰宝。翻阅整个东亚艺术史,                   。然而在当今的艺术研究中,这种单一的文化中心发源说受到诸多挑战,似乎在今日的语境下这种文化之间的传统羁绊已被打破和解构。历史上中华文明曾多次遭遇异域文明,相互间既有碰撞,更有融合。从大艺术史的角度观察,                  

①不仅映照历史的风貌,也会引领未来的发展

②不仅引领未来的发展,也会映照历史的风貌

③中华文明的影响无处不在

④中华文明有无处不在的影响

⑤不同文明的融合和碰撞不仅可以造成社会、经济运行结构上的变化,亦必激起艺术创新的波澜

⑥不同文明的融合和碰撞不仅必激起艺术创新的波澜,亦可以造成社会、经济运行结构上的变化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