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眼儿媚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眼儿媚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                       形象。

2.简要赏析这首词下阕的写作艺术。

 

1.身处明媚春天,却无聊惆怅,愁绪难遣的闺中女子形象。 2.①设问手法,自问自答,妙趣横生;②乐景写哀情,用鸟语花香来衬托自己的怅惘;③动静结合,词人将静态的“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引入黄莺的巧啭,使鸟鸣之声有立体感和流动感;④排比手法增强语势,渲染春意浓郁;⑤景物色彩鲜明,高低远近结合,层次分明。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人物形象的题目,注意诗中的“朱楼”“迟迟春日”“春愁”等词语。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作者什么事情的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如此题是身处明媚春天,却无聊惆怅,愁绪难遣的闺中女子形象。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艺术手法的题目,注意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效果,如动静结合,词人将静态的“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引入黄莺的巧啭,使鸟鸣之声有立体感和流动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乐景写哀情,用鸟语花香来衬托自己的怅惘,情景交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曰:“王如知此,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农者,天下之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

(选自欧阳修《原弊》)

1.对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罟不入洿池                     数:多次

B.鸡豚狗彘之,无失其时           畜:蓄养

C.农者,天下之                 本:根本

D.一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       岁: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B.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后人哀之不鉴之                        

C.古之国者未尝敢忽            不者,若属皆且所虏。

D.古为政者                    佯狂不知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畜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

B.孟子抓住梁惠王渴望民众拥戴的心理进行诱导,采用排比的手法,给他描绘出了“仁政”之后百姓安居富裕的景象,促使他实行仁政。

C.欧阳修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D.欧阳修指出父母官懂得致力于农业生产而不懂得节约费用来爱护农民,这其实也是没有弄清楚致力于农业生产的方法的表现。

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古 之 为 政 者 上 下 相 移 用 以 济 下 之 用 力 者 甚 勤 上 之 用 物 者 有 节 民 无 遗 力 国 不 过 费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故乡的山泉

故乡的山泉已经消失了。连山泉流过的那条布满层层梯田的碾子沟也被填平了。这次回到故乡童年的伙伴告诉我说村西碾子沟两边的土地已经被开发商“征走”不久就要变成一个高尔夫球场了。

我压抑着内心的疼痛问道“将来你们我们的孩子天天要在这里打高尔夫球吗?”

没有谁能够回答我。

“那道山泉养育过咱们村里多少代人啊!那么清凉、那么甜的泉水永远地消失了再也看不到、喝不到了你们就不心疼?就不觉得可惜吗?你们都忘记了小时候一起去碾子沟里干活儿累了渴了就往山泉边跑的情景吗?”

我知道老家的伙伴们也都无力去保护童年时代的那道山泉。

诗云“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回到故乡我看见那永远消失了的何止一道山泉。曾经环绕在我们村边的清清小溪穿过小村的光滑的石板路坐落在村西的古老的磨坊还有村东山坡上的苹果园矗立在那座古老的祠堂旁边的高大的老槐树……也都看不见了再也找不到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啊?

我依依回想着往日的村庄、童年记忆里的故乡——

在那盛开着石竹花和雏菊的幽静的山谷间或者在那连接着远山、地平线和我们村子的乡土路边在那微凉的、笼罩着乳汁似的白烟的春天的早晨或者在那金灿灿的、荡漾着我们丰收的欢笑声的秋日的傍晚……清清的故乡的山泉曾经宛若一支支如歌的行板带着母亲般的温和潺潺流淌着流淌在我们因耕种劳作而疲惫、饥渴又因收割和期待而幸福、充实的日子里。

也曾经有过那种时候叮咚的山泉流淌在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寂寞与寒冷的冬日的梦里但它同样以母亲的温柔安慰着我们滋育着我们供我们啜饮它仅有的清甜直到我们的每一颗心、每一脉血管都被它注入一种温暖的情感和永不动摇的信念。

好好爱它吧孩子这是我们自己的土地这是我们世代的家园!不要忧愁孩子记住这道山泉水是养育过我们祖先的水记住这些山沟和梯田是供养着我们生生不息的山沟和梯田。凭着我们每个人粗壮的手臂凭着我们每个人对乡土的忠诚和热爱幸福一定会在这块土地上生长我们都会幸福的!

——这是母亲般的泥土和泉水的恩赐!凭着不老的岁月和不竭的泉水让我们都来相信吧幸福、祥和、美满的日子总会完整无缺地属于我们。

故乡的山泉你这清冽、甘美的慈母之乳啊!

而在从前在我们小的时候没有谁能够告诉我们你是从哪里流来你又将流向何方。也没有人知道你独自流淌了多少年你为什么有着那么多流也流不尽的清冽与甘甜。

曾经有多少个贫穷的童年的日子我们拾穗在田野放羊在草坡躲雨在茅棚……当我沿着秋日的小路走来坐下歇息的时候聆听着你的叮咚的声音我就常常对着旷远的碾子沟发呆和痴想——

故乡的大山深处该不会流得空空了吧?难道真的是像祖父说的那样在大山那边的白云深处住着一位好心的水神仙?

只因为喝着这甘甜的山泉水我们一代代孩子才如一棵棵小树一样坚强地生长着。欢乐与幸运也一次一次地来到我们的身边来到我们共同的艰辛的村庄和土地上。

今天回首有多少沉重、深情的往事使我依恋又使我无限伤感。我在想我的埋怨和愤怒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自己不是也早已远离了这个曾经养育过我的生命、洗涤过我的灵魂的村庄和土地了吗?我自己难道不是也离那片曾经打湿过我的头发、扭伤过我的脚踝、曝晒过我的肌肤的风雨和苍烟越来越疏远了吗?

那是从哪儿吹来的一团团烟雾啊掳走了我们心中那幽幽的山谷?那唯一的黄土小路上哪儿去了?那些长满马兰花和车前草、牛蒡花的河岸呢?那流淌着我们的欢乐与忧愁的童年的流水呢?

还有你还有你们——

那些默默地养育了我又默默地把我送走的人你们都在哪儿呢?在哪儿能重新听到你们深情地呼唤我的声音呢?那在正午的小河边在暮色苍苍的村口在清早结满白霜的井台上在黄昏的灶火边在黑夜的老磨坊边你们温存地叫着我的小名儿的声音——那散发着苦艾的气息的声音啊。

故乡的山泉你这清冽、甘美的慈母之乳啊!你在故乡的大地上消失了却永远地流淌在我的心头。

选自《人民日报》

1.文章画波浪线的部分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

2.“故乡的山泉你这清冽、甘美的慈母之乳啊!”一句在文中两次出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故乡的山泉消失了”其作用有什么异同?

4.根据全文“故乡的山泉消失了”相关内容联系现实分析作品的主旨。

5.题目是“故乡的山泉”能否改为“消失的山泉”?请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题。

逆商:幸福者的必备

智商IQ和情商EQ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近年来又流行一个新概念AQ,它是Adversity Quotient的缩写,指人们面对逆境的反应能力,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通常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IQ、EQ和AQ并称3Q,成为人们获取成功必备的不二法宝。有专家甚至断言,100%的成功等于20%的IQ加80%的EQ和AQ,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说法毫不夸张。

逆商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情商的一部分,但由于它在人生事业成功中的特殊地位,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了“逆商”这一概念。他认为逆商包括四部分:控制感、起因和责任归属、影响范围及持续时间。控制感指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主观控制能力。面对逆境,控制感强的人会尽力改变环境,控制感弱的人则只会逆来顺受,信天由命。起因和责任归属指造成我们陷入困境的原因。高逆商者往往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使自己陷入逆境的原因,并愿意承担一切责任,积极采取有效行动,痛定思痛,在跌倒处尽快爬起来。影响范围指困境的负面影响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面有多大。高逆商者通常能够将某方面逆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降至最小程度,他们不会因为工作中的逆境而影响家庭生活。持续时间指我们主观上认为逆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持续的时间。逆商高者往往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逆商低者则会认为逆境将长时间持续,他们甚至会因此丧失努力改变的希望。

例如,被领导批评恐怕每个职场人都会遇到,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挫折。但是,同样的打击,逆商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逆商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逆商高的人会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逆商低的人则会怨天尤人,哀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智商、情商和逆商这3Q在整个人生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是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情况下,三者的重要性不同。有人认为,20岁前,智商显得最重要,情商和逆商作用一般;20—30岁,智商作用一般,情商很重要;30—40岁,智商作用一般,情商最重要,逆商很重要;40岁以上,智商作用一般,情商很重要,逆商最重要。可见,除了在校学习期间,在我们大部分人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情商和逆商。情商让我们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智商和情商共同帮助我们一步步迈向自己的目标;逆商让我们在摔倒时用最快的速度爬起来继续前进。这三者,少了谁恐怕都很难幸福。

有言道:成功没有尽头,生活没有尽头,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对我们的考验没有尽头,在艰苦奋斗后我们所得到的收获和喜悦也没有尽头。当你完全懂得了“成功永远没有尽头”这句话的含义时,幸福的生活也就向你绽开了她迷人的笑容。

1.下列各项对“逆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逆商是情商的一部分,但由于它在人生事业成功中的特殊地位,美国职业培训师保 罗·斯托茨首次提出了“逆商”这一新概念。

B.“逆商”又称“挫折商”,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是近年来流行的一个新概念。

C.职场中,面对领导的批评,逆商高的人被批评时产生的挫折感低,逆商低的人被批评时产生的挫折感强烈。

D.有人认为,20岁前,智商显得最重要,而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逆商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保罗·斯托茨认为逆商包括四部分,在这几个方面,逆商高的人面对逆境都会从积极方面思考和行动。

B.从逆商的规律来看,挫折感低的人需要提高挫折感才能应对逆境,挫折感强的人则要降低挫折感,以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

C.智商和情商帮助我们迈向目标,逆商让我们在跌倒时用最快的速度爬起来继续前进。这三者,少了谁都很难幸福。

D.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对我们的考验没有尽头,只要提高逆商,就一定会提高我们面对困难、挫折的承受力,这样在艰苦奋斗后我们所得到的收获和喜悦也就没有尽头。

3. 根据文意,请就如何面对逆境,对逆商低的人,提三条建议。

 

查看答案

图是北京申办2022年世界冬奥会的标识,请结合构图要素,解读设计的精妙之处。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并在文末的横线上补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语。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准确简明,不超过25个字。

《庄子》中有一则故事,大意是这样:在一个烟雾弥漫的早晨,有一个人划着船逆流而上。突然之间,他看见一只小船顺流直冲向他。眼看小船就要撞上他的船,他高声大叫:“小心!小心!”但船还是直接撞了上来,他的船几乎就要沉了。于是他暴跳如雷,开始向对方怒吼,口无遮拦地谩骂。但是当他仔细一瞧,发现是条空船,于是气也就消了。

如果你被楼上的人洒了一身水,你很可能会对他大声叫喊,甚至大骂。如果天空忽然下雨把你淋湿,即使你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人,也不会大发雷霆。

所以,你渐渐会懂得:很多时候,事情本身不会伤害你,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