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何 处 是 江 南 在古往今来的各式地名中,最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在古往今来的各式地名中,最为奇妙的应该数“江南”了。

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已问世。但到隋代为止,它主要指长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带。

“江南”的现代意义起源于唐代的贞观十道。这个地方先是被叫作“江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传统中有以左代东的习惯,这一地名又被雅称为“江左”,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道”。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今贵州、东至海的一大片地区。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又将江南道从西到东依次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地区。

唐朝人非常强调地域差异,可是被举出来进行对比的,往往是“塞北”和“江南”,“塞北”总是令人想起恶劣的自然环境,残酷的人文环境。而江南呢,从地理位置上它并不位于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来是因为它处于环境质量的另一个极端,此地从南朝以来便是有名的“佳丽地”。

这种对比方式让我们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在北方,各地区之间大致是平行的关系,没有哪一个区域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现。当时较为突出的地域成见是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两地经常相互取笑、斗气。史载唐太宗曾谈起山东人如何、关中人又如何,言辞间颇有“同异”,大臣张行成当即跪奏说:“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唐太宗才猛然醒悟。而在南方,各区域之间有一个明显的落差关系,岭南自不必说,因为地多瘴疠,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因为僻处一隅,有“蜀道难”之称,杜甫有联著名的诗“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由此可见一斑。

真正能够让人想起南方的好处来的是“江淮”。在唐人的概念中,它是“江南”和“淮南”两个地域之和的简称。“淮南”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那个地域,当时留下来一个著名的口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可惜淮南的好地方仅此一处而已。“江南”在上文提到开元二十一年时已有“江南西”“江南东”之分,到了唐后期,“江南西”已经简称为“江西”,照此逻辑,“江南东”该简称为“江东”了吧——可是不,它仍叫“江南”。

唐后期的“江南”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地说,它指贞观十道中的江南道。由于安史之乱以后道(方镇)的数目增加到几十个,并且转化为事实上的高层政区,此时仍常用贞观十道作为一种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

但更常用的是“江南”的狭义,即唐中叶的“江南东道”,“此时它已分属宣歙、浙东、浙西三个观察使管辖。其中,宣歙(今皖南)相对于两浙已处于边缘。而浙东(今浙东,浙南)、浙西(太湖流域及今浙北)的两浙之地,唐人又很敏感于吴和越的区别,在当时人心目中,吴地(太湖流域)才是江南的典型。

唐朝以后,虽然有时人们把扬州也视作江南的一部分,但地道的江南一直稳定地以今苏南、浙北为中心。

1.下列对“江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的现代意义起源于唐代的贞观十道。这个地方先是被叫作“江东”。

B.“江南”从地理位置上它并不位于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来是因为它处于环境质量的另一个极端,此地从南朝以来便是有名的“佳丽地”。

C.在唐人的概念中,巴蜀、岭南从不属于“江南”,而淮南也不属于“江南”。

D.唐后期的“江南”有广狭两层含义,狭义地说,它指贞观十道中的江南道。

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那个地域,当时留下来一个著名的口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B.扬州地处长江以北,但富庶繁华,当时就存有口碑,因而唐人已把它视作地道的江南。

C.到了唐后期,江南西道已简称为“江西”,而江南东道则简称为“江南”。

D.贞观十道最初是全国行政区划名,到唐后期已变成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传统中有以左代东的习惯,故“江东”又被雅称为“江左”。

B.唐人在南北对比中发现北方各地区大致平行,南方各区域有明显的落差。

C.虽然杜甫有联著名的诗“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但是 真正能够让人想起南方的好处来的是“江淮”。

D.唐人很敏感于吴和越的区别,在当时人心目中,吴地(太湖流域)才是江南的典型。而当时的两浙之地不被看成江南的典型。

 

1.D 2.D 3.B 【解析】 试题分析: 1.D项中“狭义地说”有误,原文中是“广义地说”。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考点强调的是“文中”,所以在理解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词语的使用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如题干中的设题“江南”,是内容推断错误,应回到原文具体分析判断。 2.A 项中“江南”错误 ,应该是“淮南”,张冠李戴;B项扬州属淮南不属江南;C项“则简称”不对。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那就要找出选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地方。明确要求之后,应到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文字,然后进行比对辨析。找到这些内容的所在区域之后,一定要抓住关键的地方进行分析,比如选项C项中,原文 “到了唐后期,“江南西”已经简称为“江西”,照此逻辑,“江南东”该简称为“江东”了吧——可是不,它仍叫“江南””,考生就要根据题干信息回到原文中重点分析。 3.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B项中“发现”的主体不是“唐人”而是“我们”,原文“这种对比方式让我们有一个有趣的发现”。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考点强调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所以在理解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表述时,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使用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即理解表述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如“表述内容”。正确理解在语境中的内容。如B选项,混淆内容,应回到原文具体分析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里的“我”是指我们每个人自己,“我”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响。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的时候,无论看远方,还是看身边,鲁迅的这句话都会让我们想到很多……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2015年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原因进行了随机抽查,结果显示如下: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所占比例

思想内容

中心、材料、分析

3330%

层次结构

层次、过渡

2135%

语言表达

词汇、句子、修辞

3945%

其他

书写、标点

590%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不超过25字)

(2)根据统计结果,请你对今年参加高考的同学提出建议。(不超过4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____①____?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____②____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____③____,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____④____。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牵涉到很多方面,它需要____⑤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连环画从它萌芽的时候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 

①明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书籍都绘有线描插图

②这种“回回图"既增加了书籍视觉美

③有的书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图,即“回回图"

④可以说,连环画是插着文学的翅膀飞向人民大众的

⑤当20世纪20年代连环画正式诞生的时候,人民大众已经熟悉了这种绘画形式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它

⑥又使线描插图为人民大众所熟悉和喜爱

A.①③②⑥⑤④    B⑤①③②⑥④

C.①④⑤③②⑥    D.⑤④①③②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前往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与几十名特种兵,将执行登舰检查、对抗海盗火力、保护过往船舶与人员安全等任务。

B.季羡林的晚年,即使在病榻,仍然忆往述怀,富于思考,写下了如《病榻杂记》这样的佳作,这正是“思想不老”的极好写照。

C.他们渊博的学识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将成为让我受用终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鞭策我、激励我。

D.世博会结束后,主题馆将改为标准展览场馆,与世博中心、星级酒店等一起组成能适应举办展览、承接会议需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