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有人问他们...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有人问他们想去干什么,回答是“逃离城市”。他们来到雪峰下向上攀登,一路攀登一路用微信直播。最终登上山顶,置身雪域绝美风景之中,有人发了一条微信:“山顶风光真美,极目远望,莽莽苍苍……周围坐着十来个男人,每人都在低头看自己的手机,偶尔抬头,大家都会心一笑。”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绝美风景在心 佛祖拈花一笑的瞬间,万籁俱寂,花儿绽放在心。 对美丽风景的追寻,是对自我的探索,是与心的独处。 “知更鸟在等待”,这一句话成为了哈佛大学的美丽传说。在课堂上,一只知更鸟落在教室的窗边,进入了正在授课的教授的眼帘。教授放下书本,追寻着知更鸟的步伐出了课堂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写成了《英伦物语》震惊了人们。是对心的探求,让他的灵魂与知更鸟一同飞翔。 然而,忽略了对自我的探求,心灵便会蒙上世俗的尘埃。 笛卡尔曾说:“我思故我在。”这一经典之语至今仍引领着人们独立思考,通过与自己的对话获得真实的存在感。然而现实的网络的世界变成了“我分享故我在”。在网络的束缚中,每个人张牙舞爪地展现着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然而,一旦断开连接,作为自我的存在又在哪里呢? 怎样才能看见心上的风景?世界之大,学会了与心交流,便也容纳了这整个世界。 诗人兰波说,生活在别处。我们也都一致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置身于雪域绝美风景之中的人们却没有看得见美景。 要看见真正的美景,便需使自己芜杂的心在纷繁的世界中沉静下来。苏东坡有一雪堂,四壁如雪,空空如也,只与自己的灵魂对话,这是何等的宁静洒脱?卢梭从哈佛毕业后,只身一人在美丽的瓦尔登湖畔修了一间小木屋,过上了安心试验,独立思考的生活。史铁生,那个轮椅上的年轻人,残废了双腿,终日坐在地坛里,在痛苦之中思索,与自己颓废的心神对话,终究领悟了生命的意义。 生活本是由幸福和痛苦交织的网,看不见心中风景的人只能感悟到痛苦,思索着逃离。世界之大,天涯也在咫尺之间。只有双脚站在脚下的热土上,用心灵去与自己交流,灵魂就能飞向天涯。 酒阑灯灭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孤独中沉现自我,在思索中放逐自我。灵魂与心同质同量,让灵魂自由飞翔,绝美的风景便在心中显现。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可根据材料内容及关键信息构思立意。读后可知,材料主要讲述了一些企业高管选择逃离城市而攀登雪峰,面对山顶雪域美景却依然选择用手机来看微信的方式来欣赏美景的故事。审题时,可从企业高管逃离城市而去攀登雪峰却一路用手机直播而最终放弃不下手机的原因等角度思考。由逃离城市而去攀登雪峰可得出:亲近自然,自然才是人类精神的栖居地。由一路攀登一路直播可得出: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全身心融入自然世界;一旦沦为生活的奴仆,心灵很难得到安宁;分享的快乐。从山顶的风景最美可得出:无限风光在险峰,登高才能见美。从整则材料可得出:心远地自偏;重要的是内心的回归而不是外部环境。写作时,要注意拟写一个出彩的题目。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对于材料作文题,考生要对常见常用的几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了如指掌,例如,记叙文,要有具体的事件、明晰的线索,情节要曲折感人,语言要生动形象,感情要真挚浓郁;议论文,要有鲜明的论点、充足的论据,论证要合乎逻辑,语言要简洁严谨;散文,或夹叙夹议,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形式虽然相对自由,但必须恪守“形散神不散”的原则,做到主题集中、中心明确,最好夹叙夹议,有内容、有观点、有情感。这则有关撇捺即人生的材料具有哲理性,适合写议论文或记叙文,不管选择哪种文体,都不能脱离撇与捺而选择其它话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在中国历史上,清代康熙年号的纪年时间最长,历61年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大体上成正比的关系。

B一般情况下,古人自称时称名,如:“不然,籍何以至此?”司马迁《鸿门宴》,项羽名“籍”称呼他人时称字,如:“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班固《苏武传》,李陵称苏武的字

C.古将地上的州郡邦星空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星宿中翼、轸分野。

D.天色法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如《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其中黄昏、人定都是天色纪时,分别对应地支纪时中的子时和时。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词类活用情况解说错误的一项(  

A历职郎署                       职,名词做动词用,任职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日,名词做状语,一天天

C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孑,名词做状语,像孑孓一样孤单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形容词做动词用,远离

 

查看答案

下列对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榆枋而止             抢:触,碰。

B.我起而飞             决:快速的样子。

C.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

D.《齐谐》者,怪者也   志:记载。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意境与意象一样,是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审美范畴,也是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在为“情思”寻找和创造合适的载体。透过载体,所抒发的是情感,是心灵——作品发言人如游子、思妇等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

①在意象和意境中,当然要描绘大量的景象、物象、事象乃至于人物形象

②当然,在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关系中,也有侧重,即矛盾的主导方面是主观,是主体的心灵

③或者干脆就是由心灵幻化出来的

④因而都是主客观的统一:情与景、心与物、意与象、意与境的统一

⑤这就是,它们都是作家根据抒情传意的需要而从生活中选择、提炼出来的

⑥但这些都不是作家着意表现的中心,作家的目的不是为它们本身留影造像

A⑤③④②①⑥    B②①⑥⑤③④

C⑤③①⑥④② D②①③④⑥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歼—31在珠海航展的公开亮相,表明我国已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备出口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B.中央纪委1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份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的事件4238起,处理5340人。

C.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不仅有利于全球经济稳步健康发展,也有助于中国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D.“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是我国先进文化的代表之作,但不少艺术在获奖之后往往被束之高阁,难以真正走进大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