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传奇的首相 糟糕的母亲 ①英国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传奇的首相  糟糕的母亲

①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8日上午因中风平静去世,终年87岁。正在西班牙访问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听到死讯后,立即缩短行程返回唐宁街。卡梅伦盛赞撒切尔夫人不仅领导了英国,而且拯救了这个国家。他表示,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和平时期最伟大的首相。

②撒切尔夫人没有资格享受国葬,但她将享受英国前王妃黛安娜和英国王太后相同的葬礼待遇,将有军乐队伴奏并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葬礼。

③来自保守党的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英国政坛的传奇人物,执政时间前后长达11年半之久。撒切尔夫人出生于一个杂货店店主家庭,1959年当选英国下议院最年轻的女议员。1970年英国保守党上台执政后,她担任教育和科学大臣职务。1975年,她出任保守党党魁。从1979年开始,她领导保守党连续3次赢得选举,成为英国历史上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首相。

④在英国政坛和国际舞台,撒切尔夫人素有“铁娘子”的称号。她反对东西德统一进程,担心一个强大的德国对英国构成威胁,因此与德国前总理科尔在各种问题上针锋相对并在背后相互贬低对方。在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撒切尔夫人也是坚定地站在对立面,始终不放弃英国的任何主权。

⑤撒切尔夫人与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是铁杆政治盟友,许多英国人至今还把她视为英国的“里根”。里根总统也把撒切尔夫人说成是“英国最佳的男人”。撒切尔夫人则把里根当做“我生活中第二个最重要的男人”。撒切尔夫人与里根从心底里把前苏联视为最大的敌人和威胁。撒切尔夫人与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私交甚笃,她的一句名言是:“我喜欢戈尔巴乔夫先生,因为他帮助结束了冷战,我们可以一起打交道。”撒切尔夫人与里根一样,把结束冷战作为自己最值得骄傲的政绩。

⑥在经济政策上,撒切尔夫人与里根总统都反对扩大政府开支,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美国人把这一政策称为“里根经济学”,英国人则把这一政策立场称为“撒切尔主义”。西方认为,在撒切尔与里根同时执政期间,美英这两个世界上最重要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联姻”使得自由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上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撒切尔夫人在欧洲率先推行私有化和执行自由政策的时候,她发表了一句“撒切尔夫人是不会转弯的”名言。

⑦信奉市场经济的撒切尔夫人在英国推行了许多新政,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效仿,比如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去监管化、减税、取消汇率管制、打击工会组织,以及颂扬财富创造、而非财富再分配。在那一个时期,英国保持了经济年增长7%的成绩。法国总统密特朗起初在私有化的问题上与撒切尔夫人唱对台戏,但后来被迫接受私有化。撒切尔夫人乐不可支地说:“人们不再担心染上英国病,他们排队来领取英国的新药方。”

⑧政治评论家认为,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使英国当时摇摇欲坠的经济恢复了生气。但是反对者批评说,她的经济政策使富人更富,穷人被遗忘在一边。然而最值得英国人自豪的是,英国在1982年与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爆发了一场战争,英国大获全胜,下达战斗命令的就是这位铁打的女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继承者是工党前首相梅杰,他评论说:工党不同意撒切尔夫人的大多数做法,因为她永远是个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但我们非常尊重她的政治成就和个人魅力。

⑨作为西方政治家,撒切尔夫人在国际政坛叱咤风云,上个世纪里没有哪个女人能与她媲美。但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撒切尔夫人很不称职。撒切尔夫人女儿卡罗尔·撒切尔的前男友乔纳森·艾特肯曾在回忆录中爆料称:“铁娘子”的家庭生活并不和谐,与女儿卡罗尔的关系不融洽,双方少有亲人间的温情。卡罗尔虽对母亲的事业充满敬意,但对她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非常不满。她曾当面抢白撒切尔夫人说:“你是个伟大的首相,同时也是个糟糕的母亲。”由于家庭矛盾的折腾,撒切尔夫人悔不当初。她曾表示,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她不会步入政坛,因为从政对家庭生活和家庭关系伤害太大。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撒切尔夫人从一个杂货店店主的女儿,经多年的不断奋斗,成为英国政坛上成绩显著的第一位女首相,因此被人们成为“铁娘子”。

B.撒切尔夫人信奉市场经济,在英国积极推行新政,使英国长期保持了经济年增长7%的成绩,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效仿。

C.撒切尔夫人没有资格享受国葬,但她将享受英国前王妃黛安娜和英国王太后相同的葬礼待遇,这也体现了英国政府和人民对这位传奇首相的无比敬重和悼念之情。

D.撒切尔夫人喜欢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先生,因为戈尔巴乔夫结束了造成东西方对立的冷战,使自己最大的敌人和威胁前苏联垮台。

E.作为西方政治家的撒切尔夫人在国际政坛叱咤风云,上个世纪里没有哪个女人能与她媲美,但她的政治生涯也给她的家庭生活造成了严重伤害。

2.请根据全文概括“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取得了哪些显著的政绩。

3.本文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文题中“传奇的首相,糟糕的母亲”概括了撒切尔备受争议的一生,请谈谈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1.答E得3分,答C得2分,答B得1分;答A.D不得分。 2.①她领导保守党连续3次赢得选举,成为英国历史上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首相;②在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坚定维护英国主权;③和里根一起结束了冷战;④在经济政策上,坚持“撒切尔主义”,在欧洲率先推行私有化和执行自由政策;⑤在英国推行了许多新政,使英国经济实现年增长7%;⑥夺回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控制权。 3.本文最后一段运用侧面描写(或者反衬)来突出撒切尔夫人的形象;文章通过撒切尔夫人女儿卡罗尔·撒切尔及其前男友乔纳森·艾特肯的评价,不但揭示了撒切尔夫人鲜为人知的一面,也让人们了解到“铁娘子”为了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太大的牺牲,用生活上的失败来反衬出在政治生涯中的全心付出和伟大成就;这样写不但符合撒切尔夫人逝世这一客观事实,而且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真实、完整,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 4.①作为政治家,撒切尔夫人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从一个杂货铺店主的女儿成长为英国历史上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首相,用自己十余年的生命为整个英国服务,使英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她的传奇人生将激励着我们年轻人大胆地去追求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②能果断采取行动,力排众议,不在乎别人的非议和责难,用钢铁的意志和铁腕政策来实现国家利益,她的这种精神是值得那些在困难面前踯躅不前、瞻前顾后的人学习的;③她是一个不太成功的母亲,然而这正说明其在政治上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牺牲了太多的亲情,自古忠孝难两全,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美誉天下,同样是舍小家成就大家之道。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传记类文本阅读题的选择题,要从文本内容、手法、风格等角度分析选项的表述是否符合文本内容。从这道题的选项来看,可从文本细节角度思考。A项,表述不正确,属于强加因果;B项,“长期”说法欠妥;D项,“戈尔巴乔夫结束了”有误。所以选EC。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例如传记类阅读命题,对多项选择题的设置往往有一些陷阱,思考时时,应根据对整体内容的感知,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从内容、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等角度来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作出判断。例如,看似合理的前因后果,实际上是断章取义,只有通读全文,才能看出其破绽。还有的在人物形象、情节、叙述角度等方面设置一些令考生容易判断失误的题目,解答此类题,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判断。例如本题选项A就属于强加因果,选项D就属于曲解文意的错误。 2.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解答此题,应着眼于全文,找到能体现“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取得的政绩的语段内容,然后提炼出来分类概括。读后可知,答题区域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半部分。可文段的段首句和段尾句提炼出来概括。例如,“她领导保守党连续3次赢得选举,成为英国历史上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首相”“在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撒切尔夫人也是坚定地站在对立面,始终不放弃英国的任何主权”“撒切尔夫人与里根一样,把结束冷战作为自己最值得骄傲的政绩”“在经济政策上,撒切尔夫人与里根总统都反对扩大政府开支,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那一个时期,英国保持了经济年增长7%的成绩”“英国在1982年与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爆发一场战争,英国大获全胜”。根据这些语句,抓住关键词概括作答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此类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3.此题考查分析表现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题干给出了答题区间最后一段,读后可知,“铁娘子”的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或传主对别人的影响来进行,此题主要是通过撒切尔夫人女儿卡罗尔·撒切尔及其前男友乔纳森·艾特肯的评价来实现的。这种通过别人的侧面衬托或评价来塑造人物形象,能起到真实可信的作用。“铁娘子”的另一面形象,即做母亲的失败,从写作意图角度思考,自然是为了从侧面衬托出其在政绩上的成功,是为了突出铁娘子对国家和人民作出的牺牲。这种衬托手法能使传主的人物精神更真实。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传记类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一般有两种: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正面描写主要是叙述功绩,侧面衬托作用是真实可信。在分析时,要从传记中找到描写传主言行举止的重要语句和议论性评价性的语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答即可。 4.这是一道探究标题含义的探究题。答题时,应该根据对文本中铁娘子的人物形象和人物精神,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来理解题目“传奇的首相,糟糕的母亲”这句话的含义。在人物形象和人物精神方面,可结合着文本中铁娘子在政绩上,为国家和人民的贡献角度分析作答;在家庭生活上,可结合着铁娘子不能及时的照顾家庭而作出的巨大牺牲角度分析其“传奇首相”的后果。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来看,“糟糕”更能体现其“传奇”。只要能符合原文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在传记类文本阅读中,探究标题蕴含的丰富含意的答题思路:先概述传主在文本中的人物精神和人物形象或人物事迹,然后再从作者的创作意图角度思考标题在文本中的含意。既然是探究对这句话的理解,当然要根据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传主身上所体现出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符合原文内容,能自圆其说即可。例如本题中的“传奇的首相,糟糕的母亲”也可以从“传奇”和“糟糕”的关系角度切入,糟糕正是为了衬托铁娘子作首相的传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

(2)李密在《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3)“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料定了汉家业鼎足三分。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东西征南北剿保定乾坤。”(京剧《空城计》)上面唱词化用了杜甫《蜀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4)杜甫晚年常用“船”这一意象表现“漂泊”之感,如“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____________”(《登岳阳楼》)和“____________”(《旅夜书怀》)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①浅,天寒梦泽②深。

羊公碑③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①鱼梁:襄阳鹿门山附近沔水中的沙州名。②梦泽:云梦泽,古代大湖 ③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据《晋书》载,晋人羊祜镇守荆襄时,常登岘山,他曾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  羊祜颇有政绩,他死后,襄阳百姓在岘山主庙树碑,以示怀念。因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时人称为“堕泪碑”。

1.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对诗歌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诗的尾联说“读罢泪沾襟”,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泪沾襟”的原因。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少孤,鞠于外家,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袖所著文谒戚纶,纶器重之。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调海盐令。县东南旧有港,导海水至邑下,岁久湮塞。宗道发乡丁疏治之,人号“鲁公浦”。

天禧元年,始诏两省置谏官六员,考所言为殿最,首擢宗道与刘烨为右正言。谏章由阁门始得进而不赐对①,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宗道风闻。多所论列,帝意颇厌其数。后因对,自讼曰:“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帝抚谕良久,他日书殿壁曰“鲁直”,盖思念之也。

章献太后临朝,问宗道曰:“唐武后何如主?”对曰:“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后默然。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众不敢对宗道不可曰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帝、太后将同幸慈孝寺,欲以大安辇先帝行,宗道曰:“夫死从子,妇人之道也。”太后遽命辇后乘舆。时执政多任子于馆阁读书。宗道曰:“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邪?”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再迁尚书礼部侍郎、祥源观使。疾剧,帝临问,赐白金三千两。既卒,皇太后临奠之,赠兵部尚书。

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之。”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尝以语太后。太后临朝,遂大用之。(节选自《宋史 列传第四十五》)

[注]①不赐对:不能跟皇帝当面谈意见。②章献太后:姓刘,是宋真宗的皇后。真宗去世后,仁宗即位时年幼,章献太后遂垂帘听政。后归政仁宗,卒谥“章献明肃。”③七庙:历代帝王为进行宗治统治,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七庙只有天子才能设立。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舅皆武人,颇宗道          易:轻视,看不起

B.袖所著文戚纶                谒: 拜见

C.宗道乡丁疏治之              发: 派遣

D.宗道为人刚正,恶少容        疾:疾患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众不敢对/宗道不可曰/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

B.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众不/敢对宗道不可/曰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

C.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众不敢对/宗道不可/曰/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

D.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众不敢对/宗道不可曰/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宗道任濠州定远尉时,县东南原来有小河道,能够引海水到城下。但是年久堵塞,宗道派遣乡丁疏通治理好了这条河道。人们从此称这条河道为“鲁公浦”。

B.宗道在朝廷上多次进谏从传闻得知的事情,皇上心里很是讨厌他说得太多。鲁宗道趁回答皇上问话之机为自己辩解,并主动提出辞职。后来皇上在大殿上写上“鲁直”二字,来表示对宗道的思念。

C.当时有人请求在七庙中设立刘氏的牌位。宗道不赞成这么做,又当众阻拦太后的车队,要求太后不能无视先皇礼制弃车乘辇。太后就立即改为在皇上的车子之后乘辇前往。

D.鲁宗道为人忠实,有次陪故人去酒店饮酒时遇到皇上紧急传唤他,他如实告诉了皇上,皇上果然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重用了他。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

(2)帝诘之,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富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陶行知说:“一年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日,一日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时。”也有人说,人生的很多乐趣往往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上,比如插花,比如自助旅游,或者在轻柔的音乐里闭目遐思……有位诗人认为最美好的时间是用来“虚度”的,就像无忧无虑的童年。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和套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