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虞美人·听雨 (宋)作者:蒋捷① 少年听雨歌楼上...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虞美人·听雨

(宋)作者: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

1.通读全词,概括作者的思路

2.全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诗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1.本词层次清楚,脉络分明。以“听雨”为线索,一以贯之。按时间顺序,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慨叹目前的境况。从歌楼中少年写到客舟中壮年,再写到“鬓也星星”的老年,表达了时光易逝,漂泊孤苦,孤独寂寞的情感。 2. (1)虚写(想象),回忆少年听雨歌楼时,只以“红烛昏罗帐”写尽温馨、欢怡、缠绵的情怀,那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月。 (2)白描,“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简笔勾勒了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大雁失群孤飞客舟听雨的画面,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一腔旅恨、万种离愁。 (3)细节描写、比喻,“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而今听雨”的一个特写镜头:独立僧庐,两鬓白霜,孤独凄凉。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 (4)衬托,以少年听雨的欢乐对中年、老年的忧愁、凄凉起反衬作用;中年听雨的满腹愁思对老年听雨的万念俱灰起陪衬作用。 (5)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点滴天明”,词人满腔孤寂,雨下到天明,作者愁到天明。一“任”字,内心独白脱出,既然命运无情,那就听任一夜滴雨到天明吧,满腔亡国遗恨。(每点2分,任意3点得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词人对自己的一生际遇回忆体味,撷取少年、壮年、暮年三个代表性时段,选择歌楼、客舟、僧庐三个典型地点,以"听雨"这样常见而又贴切的背景情节为贯穿始终的纽带,珠珠相串,井然有序,连缀“上”、“中”、“下”成为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表达了时光易逝,漂泊孤苦,孤独寂寞的情感。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在句中的作用不一而足,以下是几种典型作用:[1]用以翻出新意。如:“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中的“恨”改为“幸”,“恨太平”是对天下太平的不满,“幸太平”是因天下太平而感到幸福,一字之改诗意迥同。[2]借以增添情趣。如;“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之“中”改为“深”,“里”改为“冷”,,使得原来只是用以指示方位的“白玉堂”,“水晶宫”,转眼间显得雍容华贵,超凡脱俗。[3]靠它增强形象性。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秦观的“山抹微云,天连衰草”是取“抹”“连”的动作勾画出的线条轮廓。[4]有的诗眼关乎诗意的精确。如一首咏早梅的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梅。”若将“数”改为“一”,“一枝”与“早”丝丝入扣。 2.词人匠心独运,以“听雨”为线索,并构成整个画面的背景。下雨本自然现象,人力难违。词人借"听雨"寄寓人生历程多风雨之意,实迁想妙得。岁月匆匆,转眼已是人生暮年。人到老年尤爱回忆往事,此时深沉的情感乃其一生的积淀。于是,淅沥不断的雨声点点滴滴敲打着词人的心扉,他最终在隐退生活中发出了看似通达实则痛苦的慨叹:“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既对一生情感、生活进行了总括,也包含着历尽波折起落而对生命的执著。“一任”,用语恰当,虚字传神,暗点词人斯时心境:人生如梦,往事如烟,风雨之中细追寻。随着词人的渐悟,这首词也从感性渐至理性,并因其普遍性的意义终致耐人寻味之妙。 【考点定位】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例如本诗中就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情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郭子兴,其先曹州人。父郭公,少以日者术游定远,言祸福辄中。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郭公乃娶之,家日益饶。生三子,子兴其仲也。始生,郭公卜之吉。及长,任侠,喜宾客。会元政乱,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与壮士结纳。至正十二年春,集少年数千人,袭据濠州。太祖往从之。门者疑其谍,执以告子兴。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数从战有功。子兴喜,其次妻小张夫人亦指目太祖曰:“此异人也。”乃妻以所抚马公女,是为孝慈高皇后。

始,子兴同起事者孙德崖等四人,与子兴而五,各称元帅不相下。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元师破徐州,徐帅彭大、赵均用帅余众奔濠。德崖等以其故盗魁有名,乃共推奉之,使居己上。大有智数,子兴与相厚而薄均用。于是德崖等谮诸均用曰:“子兴知有彭将军耳,不知有将军也。”均用怒,乘间执子兴,幽诸德崖家。太祖自他部归,大惊,急帅子兴二子诉于大。大曰:“吾在,孰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元师围濠州,乃释故憾,共城守五阅月。围解,大、均用皆自称王,而子兴及德崖等为元帅如故。未几,大死,子早住领其众。均用专狠益甚,挟子兴攻盱眙、泗州,将害之。太祖已取滁,乃遣人说均用曰:“大王穷迫时,郭公开门延纳,德至厚也。大王不能报,反听细人言图之,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均用闻太祖兵甚盛,心惮之,太祖又使人赂其左右,子兴用是得免,乃将某所部万余就太祖于滁。

节选自《明史郭子兴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邑富人有瞽女无所     归:出嫁

B.子兴散家资,牛酾酒      椎:宰杀

C.子兴太祖状貌            奇:认为……奇特

D.于是德崖等诸均用        谮:谗言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B.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C.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D.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A.郭子兴的母亲眼瞎,但郭家日渐富裕。郭子兴是家中老二,他出生时,父亲为他占卜,卦象显示大吉。

B.跟郭子兴一同起事的孙德崖等四人粗鲁而愚直,常常抢劫掠夺,郭子兴因看不起他们而面临倾轧之祸。

C.徐州主将彭大、赵均用率领残余部众逃奔到濠州后,郭子兴因彭大有智谋,就和他交好而冷淡赵均用。

D.赵均用曾因孙德崖的谗言而逮捕郭子兴,后来又挟持并要杀害郭子兴。郭子兴因太祖的一席话而免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曰:“吾在,孰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

(2)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

①今天,微博已经成为一个发表意见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被广为运用交际工具,微博有与众不同的发表意见的方式。有人注意到,一些在生活中很温和的朋友,一旦上微博,言辞就变得非常激烈,不像是理性说理的言论,由此,微博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言论空间。

②微博是一种字数非常有限的传媒方式,往往不足以负载说理需要的充分信息。人们可以用微博发表结论性的断言、口号、警句格言等“罐头思维”式的言论,但无法用它来进行好的说理。

③人们在简单、现成的语言中找到了方便的解答,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接受一些可以免除他们思考之劳的简明论断。这就是罐头思维。罐头思维表现为“一群人采用一句话”和“听见别人说就跟着说”等行为,它让人思想懒惰,先是不肯仔细思考,最终完全丧失了仔细思考的能力。

④理性的说理需要足够的文字。说理是由三个必要部分:结论、理由和保证组成。“说理”与“非说理”的区别在于说理有结论,并有理由,而非说理则只有结论。在说理的主张和理由之间,还需要有一个可靠的中介保证,又称“假设”,如果这个假设不可靠,那么,再好的理由也不能充分证明结论的合理。

⑤往往是在需要思考一个说理陈述是否可靠时,我们才特别注意那个被省略掉的假设。例如,一个人说尼克松是一位好总统(结论),因为他擅长外交事务(理由)。这是一个说理的陈述,但并不可靠。单凭这个理由,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这是因为,在理由与结论中那个被省去的假设(“一个擅长外交的总统一定是好总统”)是有问题的(“片面”)。

⑥说理需要理性、逻辑、认真地对待论证的每一个环节,这是为了能够说服与自己看法和主张不同的他人。以广大的而不是专门读者为对象的报刊,是最适合于说理的大众媒体。微博则主要是在朋友、熟人,或朋友的朋友,熟人的熟人中传播。在这些群体里,三言两语,说说心情,发发感慨,晒晒心情,是用不着太说明理由的。“非说理”并不是微博的错,因为微博本来就不是为说理的。

⑦微博往往使用感情色彩鲜明、富有修辞特色的“痛快”语言,这是因为微博信息需要借助强烈的情绪感染方能得以传播,结果更是不断强化、激励已经在起作用的情绪。富有感染力的话语给人一种雄辩的感觉,似乎能够提高说服力。然而,在这种说服中,需要把说理与感染作一区分。有感染不等于就有好的说理。

(选自2011年《南方周末》,有删改)

1.对“罐头思维”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在简单现成的语言中找到方便的解答可能导致“罐头思维”。

B.“罐头思维”使得人们习惯接受可以免除思考之劳的论断。

C.“一群人采用一句话”“听见别人说就跟着说”都属于“罐头思维”。

D.“罐头思维”让人们从懒于仔细思考到丧失仔细思考能力。

2.“微博不是好的说理形式的理由”,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篇幅有限,容易缺失说理的必要部分。

B.微博主要在朋友圈和熟人圈中传播,用不着太说明理由。

C.过于注重感染力,妨碍了说理。

D.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一个人一旦上微博,言辞就变得非常激烈,妨碍了理性说理。

3.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往往使用感情色彩鲜明、富有修辞特色的“痛快”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话语给人一种雄辩的感觉,能够提高说服力。

B.文章第⑤段用尼克松的例子是说明,一个说理陈述是否可靠,可以通过还原理由与结论之间的假设,并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成立来验证。

C.微博常常裹挟大批的粉丝,其实就是一种同声相求的效应。在同声相求的群体里,人们往往更能够交互信息,思维更加完备,更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事物本质。

D.新的传媒方式一旦被普遍采用,便有可能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非理性的转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我们高度重视、感触颇深的,但也有一些事物,我们司空见惯却熟视无睹。也许有一天,你在偶然间突然发现,那些看似平淡的事物中却蕴涵着美好的情感、深刻的哲理……从而深深地震撼了你的心灵。

请以“曾被我忽视的世界”为话题,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面是北京申办2022年世界冬奥会的标识请找出该标识上除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解读设计的精妙之处。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适当调整画线部分句子的语序把它改写成格式一致的排比句。可适当增删词语

还有什么能伴你一生?钱财像水中时聚时散的浮萍美丽容颜短促如梦没等看清就逝去了健康像天上的月亮圆少缺多。只有心情如同呼吸伴你一生是你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