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落花 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①烟雨忍相望。 将飞...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落花

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①烟雨忍相望。

将飞更作回风舞②,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注】①青楼:墙壁涂以青色的楼房。②回风舞:古小说《洞冥记》载,汉武帝宫人丽娟在芝生殿唱《回风曲》,庭中花皆翻落。

1.诗首联的景物描写对全诗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的内容分析。

2.本诗写“落花”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1.白花坠落,红花凋谢,残红满地,烟雨青楼,烘托了一种迷离凄苦的氛围,抒发了作者内心的伤感,奠定了忧伤的基调,照应标题“落花”。 2.①借代,以“素”“红”代指花,写出花的娇艳,而“坠”“翻”形象地写出了红颜薄命,花的凋谢,表达了诗人的叹惋之情。②比喻,第二联作者以美女的快舞形容花之飞空,以美女残妆形容花之委地,以美女喻花,别具匠心,写出了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③拟人,首句“花自伤”,花自伤,人也就更不忍向望了,就无意招引蝴蝶了,写出了落花的精诚专一,表现了诗人的忠厚悱恻之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诗首联的景物描写对全诗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的内容分析。答题关键词“首联的景物”“ 感情抒发作用”考生首先抓住意向概述首联景物特点,然后从情感抒发角度入手答题。诗人捕捉住所咏物的自然特征,以“素”、“红”代指花。“坠”、“翻”两字形象生动,情态感人,“各自伤”是说花有人牲。落花的自伤飘零,乃诗人绸缪于青楼烟雨,别有难忘的幽恨。首联烘托了一种迷离凄苦的氛围,抒发了作者内心的伤感,奠定了忧伤的基调,照应了标题“落花”。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如何体悟景中情?中国古典诗歌虽说内容纷繁复杂,但细究起来就两部分内容:写景、抒情。这是中国诗的特点所在,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所在。而分析景物中的情感正是考生的弱项。那么,如何透过景语找出并分析内在的情感呢?1.抓住景语中的情感暗示语。比如题中的“伤”2.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从冷暖体味悲喜。“墨分五彩,词含一情。”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比如本题中“坠素翻红”“青楼烟雨”暖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为喜悦。规范答题:1.审题:主要审两点:一是所给语言片段的位置和内部的层次(前面说的“句”“联”“片”等);二是所给语言材料是整首诗还是诗中的片段,弄清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涉及分析情感题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材料是局部的,则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来分析;如是整体,则要分成几个局部来看。本题考察的是“首联”2.答题:(1)答题时特别强调:①置身诗境。通过阅读,置身诗境,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与审美经验,与诗人取得共鸣;借助联想与想象,进入诗人所描绘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②以意逆志。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诗写‘落花’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题干明确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同时从题干的提问中可以知道,答案并非一点。第一句:诗人捕捉住所咏物的自然特征,以“素”、“红”代指花。“坠”、“翻”两字形象生动,情态感人,“各自伤”是说花有人牲。落花的自伤飘零,乃诗人绸缪于青楼烟雨,别有难忘的幽恨。运用了借代手法。第三四两句:开始写落花飞舞的舞姿。接着写花终于落地之后,在地上仍不甘香消玉殒,虽已着地,仍不失红粉佳人的美容。其执着之情,从“犹成”两字中渗透出来。这两句表面是外界景物,实则处处有诗人自己的色彩。运用了比喻手法。第五六句,比喻落花的精诚专一,表现了诗人的忠厚悱恻之情。总之:此诗借落花引起象外之义,感情沉郁,寄托遥深。运用了拟人手法。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本题也重点考查修辞手法“借代”“比喻”“拟人”。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例如本诗中就运用了用“借代”“比喻”“拟人”的艺术手法,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

临江仙

许庭

不见灞陵原上柳,往来过尽蹄轮。朝离南楚暮西秦,不成名利,赢得鬓毛新。

莫怪枝条憔悴损,一生唯苦征尘。两三烟树倚孤村,夕阳影里,愁杀宦游人。

登宝意寺①上方旧游

韦应物

翠岭香台出半天,万家烟树满晴川。

诸僧近住不相识,坐听微钟记往年。

【注】①宝意寺在武功,诗人曾居此寺。

1.《临江仙》一词中,诗人为何而愁?请简要概括。

2.两首诗都写到了“烟树”,这两处“烟树”所营造的意境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

西江怀古

[唐]杜牧

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①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注】①魏帝即曹操,此写曹魏将以沙囊填塞长江并借以南侵孙吴。苻坚曾经有“投鞭断水”的故事。

1.第二联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诗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

移居东村作①

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注】①作者原注:“山中有西泉寺故基。”

1.首联的“深”字概括了东村怎样的环境特点?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理想的政治、社会民生状态有着不懈的追求。范仲淹在《岳阳 楼记》中将这种政治状态概括为:“                 。”

(2)《次北固山下》中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最能突出表现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 思念之情的句子:“                           

(3)《观沧海》中写沧海之上水波荡漾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公权,字诚悬,幼嗜学。元和初,进士擢第。穆宗即位,帝召见,谓公权日:“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

文宗即位,迁谏议大夫。便殿对六学士,上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日:“此衣濯者三矣。”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日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濯之衣乃小节耳。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帝谓之日:“极知舍人不合作谏议,以卿言事有诤臣风彩授卿谏议大夫。”翌日降制,以谏议知制诰,学士如故。

开成三年,转工部侍郎。尝入对,上谓日:“近日外议如何?”公权对日:“自郭日文镇节度,物议颇有臧否。”帝日:“日文是尚父之从子,太皇太后之季父,在官无过。何事议论耶?”公权日:“以日文勋德,除镇攸宜。人情论议者,言日文进二女入宫,用此除拜,此信乎?”帝日:“二女入宫参太后,非献也。”公权日:“瓜李之嫌,何以户晓?”因引王硅谏太宗出庐江王妃故事,帝即令内使送二女还日文。公权忠言匡益,皆此类也。

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上都西明寺《金刚经碑》备有 钟、王、欧、虞、褚、陆之体,尤为得意。公权志耽书学,不能治生,为勋戚家碑板,遗岁时巨万,多为主藏竖海鸥、龙安所窃。

精《左氏传》《国语》《尚书》《毛诗》《庄子》。每说一义,必诵数纸。六年卒,赠太子太师,时年八十八。

(节选《旧唐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容,知其笔谏也       改容:改变仪容,动容

B极知舍人不合作谏议       合作:适合担任

C翌日降制,以谏议知制诰   翌日:第二天

D物议颇有臧否             物议:众人的议论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留而问之/对日/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濯之衣/乃小节 耳/

B帝留而问之/对日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濯之衣/乃小节耳/

C帝留而问之/对日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濯之衣乃/小节耳/

D帝留/而问之对日/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濯之衣乃/小节 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权委婉讽谏,直言规劝。他回答穆宗关于如何用笔才能尽善尽美的问题,使皇帝 改容;别人赞扬文宗节俭的美德,他却理直气壮地规劝皇帝。

B.公权审察形势,忠心耿耿。当众人对郭日文担任节度议论纷纷时,他如实告诉了皇 帝议论的原因,并且劝诫皇帝应该避嫌,最终说服了皇帝。

C.公权书法刚劲清丽,得到皇帝的宠幸,但是不善于管理自己的生活。皇帝每年给他 大量的馈赠,大都被管家偷走。

D.公权专心书法,贯通经学。他广泛阅览各家笔法,自成一家,《金刚经碑》是他的 得意之作;喜好精通典籍,每解释一个意义,常写满好几篇纸。

4.把文段(一)(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    

(2)因引王珪谏太宗出庐江王妃故事,帝即令内使送二女还日文。公权忠言匡益,皆此 类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