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何曾,字颖考,陈国阳夏人也。少袭爵,好学博闻。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何曾,字颖考,陈国阳夏人也。少袭爵,好学博闻。魏明帝即位,累迁散骑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给事黄门侍郎。上疏曰:“臣闻百姓以良吏为本。郡守之权虽轻,犹专任千里。得其人则可安,非其人则为患。方今国家大举,军师远征,上下劬劳,是以郡守益不可不得其人。臣闻诸郡守,有年老或疾病,皆委政丞掾,不恤庶事。或体性疏怠,不以政理为意。然于考课之限,罪亦不至诎免。故得经延岁月,而无斥罢之期。臣愚以为可密诏主者,使隐核参访郡守,其有老病,及好修人事,烦挠百姓者,皆可征还,为更选代。”

嘉平中,为司隶校尉。抚军校事尹模凭宠作威,奸利盈积,朝野畏惮,莫敢言者。曾奏劾之,朝廷称焉。时曹爽专权,宣帝称疾,曾亦谢病。爽诛,乃起视事,魏帝之废也,曾预其谋焉。时步兵校尉阮籍负才放诞,居丧无礼。曾面质籍于文帝座曰:“卿纵情背礼,今忠贤执政,若卿之曹,不可长也。”因言于帝曰:“公方以孝治天下,而听阮籍以重哀饮酒食肉,宜摈四裔。”帝曰此子羸病若此君不能为吾忍邪曾重引据辞理甚切帝虽不从时人敬惮之正元年中,为镇北将军。将之镇,文帝使武帝、齐王攸辞送数十里。武帝既出,又过其子劭。曾先敕劭曰:“客必过汝,汝当豫严。”劭不冠带,停帝良久,曾深以谴劭。

武帝袭王位,以曾为晋丞相,与裴秀、王沈等劝进。践阼,拜太尉,进爵为公,食邑千八百户。曾固让,不许。遣散骑常侍谕旨,乃视事。进位太傅。曾以老年,屡乞逊位。诏曰:“司徒所掌务烦,不可久劳耆艾,朝会剑履乘舆上殿。”

曾性至孝,闺门整肃,自少及长,无声乐嬖幸之好。年老之后,与妻相见,皆正衣冠,相待如宾。己南向,妻北面,再拜上酒,酬酢既毕便出。咸宁四年薨,时年八十。

1.对文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下             劬劳:辛苦,劳累

B.不恤庶事             庶事不重要的事

C.然于考课之限         考课考绩,考核

D.罪亦不至诎免         诎免贬黜,罢免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曰/此子羸病若此/君不能为吾忍邪/曾重引据辞理甚切/帝虽不从时人/敬惮之/

B.帝曰/此子羸/病若此/君不能为吾忍邪/曾重引据辞理甚切/帝虽不从/时人敬惮之/

C.帝曰/此子羸病/若此君不能为吾忍邪/曾重引据/辞理甚切/帝虽不从时人/敬惮之/

D.帝曰/此子羸病若此/君不能为吾忍邪/曾重引据/辞理甚切/帝虽不从/时人敬惮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曾上疏切中时弊。他认为郡守权力虽轻,但责任重大,不能任用不恰当的人,建议皇帝暗中核查郡守的政绩。

B.何曾敢于直言。他不畏权贵,弹劾尹模倚仗权势,质问阮籍为母居丧不守礼制,向文帝进言把阮籍流放到边疆。

C.何曾深受器重。赴任镇北将军时,武帝派人为他送行;年老时,武帝允许他朝会时可佩剑、穿薄底鞋、坐轿上殿。

D.何曾恪守礼法。他不追求声色享受,年老之后与妻子相见,也总是衣冠整齐,自己坐北面,妻子坐南面,以礼相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爽诛,乃起视事,魏帝之废也,曾预其谋焉。

2)曾先敕劭曰:“客必过汝,汝当豫严。”劭不冠带,停帝良久,曾深以谴劭。

 

1.B 2.D 3.C 4.(1)曹爽被杀,他才出来履行公事,魏帝被废黜,何曾也参与了谋划。(2)何曾事先训诫何劭说:“客人一定会拜访你,你事先要做好周密准备。”何劭不戴冠不束带,让武帝(在他住处)停留了很久,何曾严厉训斥了何劭。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联系上下文,“不恤”,由此可知“庶事”的意思是“老百姓的事”。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查文言实词字意,一看语法结构,二看与上下文的关联。本题可以采用第二种办法,从语境上辨析。可采取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B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联系上下文,“不恤”,由此可知“庶事”的意思是“老百姓的事”。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帝曰此子羸病若此君不能为吾忍邪曾重引据辞理甚切帝虽不从时人敬惮之正元年中”,这段话断句的标志有:人名词,比如“帝”,虚词“邪”“之”,动词“曰”,代词“此”,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联系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帝曰:“此子羸病像这样,君不能看在我的薄面上宽容一下吗邪?”曾又引经据典,辞理严厉,帝虽不从,时人敬害怕之”。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如本题借助人名词,比如“帝”,虚词“邪”“之”,动词“曰”,代词“此”,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根据文本第二节“将之镇,文帝使武帝、齐王攸辞送数十里。武帝既出,又过其子劭”可知,选项张冠李戴:“武帝派人”错。文中是“文帝使武帝、齐王攸”。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C项根据文本第二节“将之镇,文帝使武帝、齐王攸辞送数十里。武帝既出,又过其子劭”可知,选项张冠李戴:“武帝派人”错。文中是“文帝使武帝、齐王攸”。 4. 试题分析: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1)固定人名保留,“爽”指“曹爽”,视事——履行公事,废——废黜,预——参与,魏帝之废也,被动句(2)人名保留“曾”是“何曾”,“劭”是“何劭”,过——拜访,豫严——周密准备,停——停留,谴——训斥。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爽”指“曹爽”,“曾”是“何曾”,“劭”是“何劭”;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废”“预”“过”“遣”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何曾字颖考,陈国阳夏人。何曾少年袭爵位,好学博闻。魏明帝即位,多次升迁为散骑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给事黄门侍郎。曾向皇帝上疏请求整顿地方官吏,以安百姓。不久,迁为散骑常侍。上疏曰:“臣听说百姓以好官吏为根本。郡守的权位虽然轻,尚且还掌管千里的地界。用人恰当就可以天下安定,用人不恰当则会留下祸患。如今国家正是大力用人才的时候,部队,军队远征,上下辛苦,劳累,因此郡守更加不可以不合理任用其人。臣从郡守那听说,有年老或疾病,皆委政丞掾,不体恤庶民的事。有的人本性闲散怠惰,不把政理放在心上。但是这两类人在考绩的时候,罪责也不至于被贬黜,罢免。年复一年尸居其位,并没有被罢免的时候。臣愚笨地认为可秘密诏令主事的人,派他们暗中考核查访郡守,其中有老病的人,以及喜欢拉帮结伙搞人事关系的,烦挠百姓者,皆可征还,选派人员换掉他们。” 嘉平年间,为司隶校尉。抚军校事尹模,倚仗权势,作威作福,巧取豪夺,朝野人士都惧怕他,无人敢言。何曾上奏朝廷,弹劾尹模,受到朝中大臣的称赞。当时曹爽专权,宣帝以病为由不涉朝政,何曾也称病引退。曹爽被杀,他才起来履行公事。魏帝被废黜,何曾也参与了谋划。当时步兵校尉阮籍自负有才,行为放荡,为母居丧不守礼制。何曾在文帝司马昭面前当面质问阮籍说:“卿放纵情欲违背礼制,是伤风败俗之人,当今忠贤之臣执政,对臣僚要根据名实综合考核,像卿这种做法,是不可提倡的。”事后又对文帝说:“您正以孝治天下,却听凭阮籍守丧期间在您座旁饮酒吃肉。应该把他放逐到荒远的边疆,不要让他污染华夏。”文帝说:“此人如此瘦弱多病,君不能看在我面上容忍他吗?”何曾又引经据典,指责阮籍,辞理很严厉。文帝虽然没有听他的,当时人们颇为敬畏他。 正元年间,为镇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假节。将要赴任,文帝让武帝司马炎、齐王司马攸送数十里。何曾为宾客准备了有太牢的丰盛宴席,侍从吏卒无不吃饱喝醉。武帝从何曾那里出去,又去拜访何曾的儿子何劭。何曾事先训诫儿子说:“客人一定会拜访你,你事先要做好周密准备。”何劭不戴冠不束带,让武帝留在他住处很久,何曾严厉训斥了何劭。 司马炎继承晋王位,以何曾为晋丞相,加侍中,与裴秀、王沈等劝晋王称帝代魏。晋王受禅即帝位后,拜何曾为太尉,晋爵为公,食邑一千八百户。武帝泰始初年,皇帝下诏,任命何曾为太保。过了很久,又让何曾以太保本官兼司徒。何曾坚决辞让,皇帝不许,派遣散骑常侍以圣旨告谕,何曾才就职。后又进位太傅。诏曰:“丞相所掌管的事务烦多,不可长时间劳累,朝会可佩带剑,穿薄底鞋,乘轿子上殿。” 曾性情非常孝顺,闺房私事严谨,绝不苟且,从小到大,没有声乐嬖幸的癖好。年老之后,与妻相见,总是衣帽穿戴得很整齐,相待如宾。自己面向南,妻面向北,拜两次,上酒,吃饭,吃完饭就离开。 咸宁四年(278),何曾死,终年八十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目前的中国不需要庄子精神

借助《百家讲坛》的神力,沉寂了很长时间的庄子也终于开始风光起来,他的人生哲学也变得流行起来。什么“逍遥游于物外”,什么“无为、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精神,等等。可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庄子也是中国犬儒主义的创始人,庄子的“自由精神”混合了犬儒精神而显得俗不可耐。在今天的中国倡导庄子精神实在不是时候。

《庄子》的“自由精神”似乎早为大家公认,其高蹈超越、想象之奇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我要补充的是:《庄子》中还有大量犬儒主义言论,体现了一种非常糟糕的鸵鸟智慧和乌龟哲学。庄子一方面大骂世俗,一方面又反复说要“不谴是非而与世俗处”。也就是说,不要去管什么是非,要无条件地和世俗世界好好相处;一方面大谈“不为物役”,但另一方面更告诫人们要“与物周游”“与物为春”。庄子一方面是大胆想象,神游于九天之上,另一方面则奉行“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现实主义策略。庄子的想象更多地体现在玄空的神游上,在实际行为上却认同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他的“游”也只是不触及现实的“神游”而已。其实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结合才是完整的庄子,它们共同组成了犬儒式的人生态度。

所谓“犬儒主义”,指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畸形关系。犬儒主义诞生于公元5 世纪的希腊,它指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对抗精神,一种深刻的怀疑,它认为世界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不妨游戏之。到了现代,犬儒主义的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的态度没有变。犬儒主义虽然对现实不满,但是又拒绝参与社会世界,或遁入孤独和内闭,或转向任诞的审美主义,而其骨子里则是虚无主义。他们对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离意识,但是却不敢或不愿与之正面对抗,而以一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处理态度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妥协混合的矛盾立场。

犬儒主义不仅仅表现了现实的黑暗,或者现实世界中道德的颠倒和价值的真空状态,更是人们对于这种颠倒和真空状态的麻木、接受乃至积极认同。犬儒主义者即使在心理也不再坚持起码的是非美丑观念,不但对现实不抱希望,而且对未来也不抱希望。犬儒主义的轴心是怀疑一切,不但怀疑现实,而且也怀疑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犬儒主义是一种深刻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有可能表现为死气沉沉、一潭死水,也可能表现为装疯卖傻、装神弄鬼。犬儒主义常常出现在社会黑暗、绝望意识弥漫的历史时期。这个时候的突出特点是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象世界的高蹈,两者相互强化。在这个意义上,大概庄子的确算得上是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它应和了当今中国的普遍的社会冷漠,试图通过内心的所谓“宁静”来掩盖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庄子人生哲学的流行所导致的只能是全社会的犬儒主义,它或许能够培育出一批不问世事的逍遥派,却永远不可能培养出积极参与的现代公民。这难道是我们需要的吗?

1.文中“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所指的内容,最准确的一项是(    

A.自由精神//现实主义策略

B.大骂世俗//和世界好好相处

C.不为物役//与物周游

D.玄空的神游//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

2.下列关于“犬儒主义”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犬儒主义”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参与的态度。

B.“犬儒主义”对待现实世界的立场是矛盾的,既强烈不满,又积极认同。

C.“犬儒主义”怀疑一切,是一种深刻的虚无主义,常常出现在社会黑暗时期。

D.“犬儒主义”有可能使人死气沉沉、一潭死水,或者装疯卖傻、装神弄鬼。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在中国沉寂了很长时间,《百家讲坛》使他的人生哲学变得风光且得以流行。

B.《庄子》中有许多体现“鸵鸟智慧”“乌龟哲学”的言论,在今天的中国不合时宜。

C.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象世界的高蹈,使得庄子成为了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

D.“庄子”的流行只能导致中国社会的犬儒主义,不能培养出积极参与的现代公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5年暑假,随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到大一本科新生手上的,还有校长邱勇的一封信和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邱勇校长在信中祝贺新同学即将进入清华开启新的人生,并希望他们阅读《平凡的世界》时“能与父母长辈讨论交流,了解并走进他们的平凡世界。”他借赠书勉励清华新生追随清华老学长钱钟书“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壮志。

此举引发网友热议。

甲:崇文厚德,远见卓识。此举会长远影响这些开始新的人生的学子。

乙:平凡是一种人生态度,用平凡的态度追求精彩的人生。

丙:我们需要走进《平凡的世界》,需要走进父母那一代。

丁:读大部头的经典,多难呀!

…………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满分5 manfen5.com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尽管中西医之间有竞争关系,但绝不能以否定和打压另一方为前提。    ,都无助于另一种医学的发展。中医西医有点像人的左右手,有的病以左手为主、右手为辅,有的病以右手为主、左手为辅。没中医能看病,没西医也能看病。但是,如果一个人光有一只手,    。中医西医各有侧重,各有所长,打法不一样,优势病种也不同。因此二者    ,共存于人类战胜疾病的过程中。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重要的议题,而国际社会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向来对中国这个发展中大国采取何种行动密切关注。          。通过在联合国大会70周年峰会之际与美国发表联合声明,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在全球性事务面前的担当与自信。

A.作为常任理事国,中国理应拥有推动可持续发展、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权利

B.中国是常任理事国,理应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可持续发展,这是权利

C.作为常任理事国,中国理应担当起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D.中国是常任理事国,理应推动可持续发展、深度参与全球治理,这是责任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中,所有的人物关系都建立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上,如秦王去楚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迎娶楚国嫡公主,完成秦楚联盟。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D.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