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 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晨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 《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1.A 2.C 3.B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可将选项分别带入文本进行比较,A项,“并没有深刻含意”表述不正确。文中说诗三百篇“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所以选A。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例如本题选项A就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 2.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文本内容的细微差别,C项,子展的意思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所以选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本题选项C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 3.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B项,文中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这一些作品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所以选B。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观倾向。作者的观点态度,可能直接表述,也可能间接表述;可能集中表述,也可能分散表述。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是隐含的,分析时就要依据文本,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推求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这些材料准确理解作者运用这些材料的用意(即目的何在)正确理解其本身的含意和在文中的作用即是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从作者对有关事物的评价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章在引述材料之后往往会对这些4.从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章中常会出现一些表达不同观点、表明不同态度的句子。这些不同观点和态度有的是作者所持有的有些却是作者为了把问题论述透彻而援引别人的。在根据语境判断不同观点态度的持有者的基础上对在文中出现的不同观点、不同态度作比较分析(对立的作正误辨析相近的作差异辨析)是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有效手段。例如本题选项B“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就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毛泽东的美在壮志凌云,徐志摩的美在款款情深,刘和珍的美在求真爱国,巴金的美在自审自省,烛之武美在大义,荆轲美在大勇……伟人身上有美,普通人身上亦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人性之美在闪光,哪一种人性之美深深地感动了你,或者引发了你深入的思考?

请以“人性之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面整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请简明地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18个字)

当天在伦敦的活动结束后,习近平夫妇前往契克斯庄园,与卡梅伦夫妇共度一个下午。据了解,习近平是第一位到访契克斯庄园的中国国家元首。21日,习近平与卡梅伦先是在首相府举行正式会谈,22日又来到乡间别墅休闲聊天,会谈规格和形式都超过以往。

契克斯位于英国白金汉郡艾尔斯伯里镇东南方的奇尔顿山脚下,距离伦敦约60公里。这座建筑建成于16世纪,是一幢具有都铎风格的庄园宅第。一战期间,契克斯一度成为医院和疗养院。

由于一战催生了很多出身平民的政治家,英国首相不像他们的贵族前任那样有乡间别墅接待外宾,契克斯的拥有者费勒姆子爵亚瑟·李有感于此,将其捐献给国家。1917年,英国议会通过《契克斯庄园法案》,正式指定契克斯供在任首相度假使用。从1921年开始成为英国首相的乡间别墅,劳合·乔治是第一位入住这里的英国首相。

一般来说,英国首相会在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会见外国领导人。邀请外国领导人到访首相乡间别墅,具有私人家庭式接待的意味,显示两国和两国领导人之间关系紧密。相比于在首相府举行的正式会谈,在乡间别墅的会晤气氛更加轻松,双方领导人可以不受外交礼节的拘泥,像朋友间的聚会一样在更加宽松的环境中坦诚交换意见。

 

查看答案

根据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要求:符合对诗歌《再别康桥》或《雨巷》的思想内容的理解。

上联:独立寒秋,毛泽东追忆峥嵘岁月

下联: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1918年,他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首次用“鲁迅”作笔名。

B.“三部曲”现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作品。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家》《春》《秋》,意大利但丁的《神曲》三部曲是《地狱》《炼狱》《天堂》。

C.史书有不同的体例,其中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历史事件,如《左传》;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述历史,如《战国策》;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后汉书》。

D.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结构上,一篇新闻作品可以分为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蜿蜓曲折的沙底小河,顺着山脚涓涓地流着               ,随着微风和涟漪的荡漾,宛如天真的孩子在欢笑。

那澄清的河水,泛起花纹般的微波

花纹般的微波,在那澄清的河水上泛起

水面可见来往穿梭般游逛的一群群小鱼儿

一群群小鱼儿,来来往往穿梭般地游逛

嫩绿的杨柳,被夕阳倒映在水里

被夕阳倒映在水里的嫩绿的杨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