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

文学类文本阅读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周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予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附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石评梅的《痛哭和珍》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至,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石评梅的《痛哭和珍》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石评梅的《痛哭和珍》中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E石评梅的《痛哭和珍》是石评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

2.在石评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

3.石评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啊,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

 

1.BD 2.勇士;革命的首领。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 3.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4.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赏析散文的能力。从选项考查的考点来看,既有内容上的,也有语言上的,还有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上的。思考时,要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仔细辨识选项的表述与原文的区别。A项的错误是文章一开头就将气氛“烘托”到极至,应为“渲染”。C项是将批判的对象理解错了。E项的理解可能是将对《记念刘和珍君》的理解转移给本文了。所以选BD。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在现代文阅读命题中,尤其是散文阅读题,多项选择题的设置往往有一些陷阱,分析时,一定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从内容、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等角度来仔细分析选项是否正确。看似合理的前因后果,实际上是断章取义,只有通读全文,才能看出其破绽。还有的在情节、叙述角度等方面设置一些令考生容易判断失误的题目,解答此类题,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判断。例如,本题选项A从表面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只要仔细推敲运用的词语“烘托”就知道理解错误。选项CE均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2.此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和人物精神和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可根据文中作者对刘和珍的一些描写性、议论性、评价性的语句概括作答。例如,“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可概括为英雄、革命的首领;以此类推,再从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的角度概括作答即可。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章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例如本题,由题干“在石评梅的眼中”便可知道分析其人物形象时,应从描述性和议论性评价性的语句中概括作答。 3.此题考查赏析散文表现手法的能力。从文章写作的对象来看,作者写自己应是为了表现刘和珍服务的,因此这种表现手法就是对比,答题时,可根据相关的具体语段内容,体会对比的用法及作用。例如答题区间在第六段,“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通过自己的渺小来衬托刘和珍的伟大与英勇。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对比: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4.此题考查探究语句丰富意蕴的探究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抓住关键词,结合着语句所在语段的具体语境,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分析作答。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是因为刘和珍的被害而出离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此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是对刘和珍牺牲后的悲哀,因此此处的“沉默”是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最深的悲哀。答题时,只要能符合原文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优秀的作者,有时为了表达思想的需要,往往在他们的作品中写一些语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要懂得这些句子的表面意思,还要深入领会它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探究语句的丰富意蕴,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句所在语段的具体语境,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的角度思考其蕴含的丰富意蕴。例如本题要求比较着探究,因此答题时,可结合着两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来探究“沉默”的含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渐离击筑,                            ,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2)真的猛士,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记念刘和珍君》)

(3)惨象,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记念刘和珍君》)

(4)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

(5)子曰:“质胜文则野,                              ,然君子。”(《论语·雍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君田婴。婴使主家待宾客。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婴卒,谥为靖君。而文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吏,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秦昭王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

(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尝君舍业厚               遇:遭遇。

B.客怒,以饭不等,食辞去        辍:放下。

C.妾得君狐白裘                  愿:希望。

D.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千金    直:通“值”,价值。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名声闻诸侯           以其无礼

B.主记君与客语        之次旁从祠中

C.于是秦昭王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D.幸姬言昭王           乃装遣荆轲。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孟尝君善养士的一组是(   

孟尝君舍业厚遇之

②献遗其亲戚

③取所献狐白裘至

孟尝君客无所择

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

⑥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⑥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侯源自分封制,最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卫王室。秦王政后来统一六国,自称始皇帝,废弃分封诸侯制度

B太子古代以嫡长子确定继承人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监国与摄政的权利,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C.谥号是给大臣的封号。长短字数不定,一两字到廿二无定数,因官地位而定。像文、武、明、睿、厉、懿都是褒谥,有对其为人、品行或政绩的赞颂之意。

D.食客也叫门客,是指旧时寄食于豪门贵家帮忙帮闲的。食客之风起于春秋战国之际,“客”者依附于主人,主人则负责“养客”,客多者达三千余人。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诸侯国纷纷请求田婴立田文为太子,田婴答应下来。田婴去世后,田文在薛邑继承了田婴的爵位。

B.有个宾客认为自己饭食的质量和别人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辞别孟尝君。孟尝君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自杀了。

C.孟尝君的门客化装成狗,钻入了秦宫中的仓库,取出献给昭王的那件狐白裘,拿回来献给了昭王的宠妾。

D.按照秦国关法规定,天亮后才能放来往客人出关。在函谷关,多亏宾客中有个人打通守卫关节,孟尝君才能逃出函谷关。

6.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

(2)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文,按要求回答后面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1.下列加横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仲尼(去,到)

B之也(停止)

C.子巧乎!有?(方法)

D孔子谓弟子曰(回头)

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

A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B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C.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D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偻丈人之谓乎!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含义。

(1)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              

(2)持千金之资              

(3)右手其胸                

(4)秦王柱走                  

(5)此其志不在            

(6)料大王士卒足以项王乎               

(7)杀人如不能                

(8)道芷阳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备他盗出入与非常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诸郎中执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