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练习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三处)...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练习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三处

太史公文,疏与密皆诣其极。密者,义法也。苏子由称其“疏荡有奇气”,于义法犹未道及。太史公时有河汉之言,而意理却细入无间。评者谓“乱道却好”,其实本非乱道也。史记叙事文外无穷虽一溪一壑皆与长江大河相若。叙事不合参入断语。太史公寓主意于客位,允称微妙。太史公文,悲世之意多,愤世之意少,是以立身常在高处。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

2.与刘熙载的《艺概》一样通论古代各体文艺的理论著作还有南北朝________人名的《________》著作

3.选文论述了“太史公文”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1.史记叙事/文外无穷/虽一溪一壑/皆与长江大河相若。 2.刘勰、文心雕龙 3.疏密有致,言外无穷,叙事客观,悲而抑愤。 【解析】 试题分析: 1.文言断句要先确定句子大意,本句大意理解是“《史记》中叙事,文外之意无穷无尽,哪怕是一溪一壑,其气势当与长江、黄河相似”,如此就可以进行断句了。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通过提示,“通论古代各体文艺的理论著作”“南北朝”,可以判断出是刘勰的《 文心雕龙》。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太史公文”的特点有“疏与密皆诣其极”“太史公时有河汉之言,而意理却细入无间”“叙事不合参入断语”“悲世之意多,愤世之意少”。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太史公的文章,疏与密的配合达到了极点。所谓密,就是文章创作的方法。苏辙称赞说他的文章“疏荡有奇气”,从义法上说还没有(真正)说到位。太史公当时有极度夸张的语言,但是意理上却细致入微。评论的人认为是“乱道却好”。实际上本来就不是乱道。《史记》中叙事,文外之意无穷无尽,哪怕是一溪一壑,其气势当与长江、黄河相似。叙事上不轻易下断语。太史公喜欢把意旨留给读者去体悟,称得上深奥玄妙。太史公的文章,悲叹世事的意图多,愤慨意图少,因此其立身处世常常处于高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需要弄清了一切的生活奥秘,生活才有意义;也有人说,对于生活的真相,不知,不尽知,生活才有滋味。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练习

历史是否有逻辑

陈乐民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走经世致用的路线,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多么博大精深,最终离不开当时的为世所用。中国人写史,离不了记言记事,到今天还是这样,脱不出以史为鉴。稍微有些哲学意味的史论几乎没有。

历史哲学是欧洲的特产,主要是因为欧洲的哲学比较发达。先也是从叙事开始,到近代便有了对历史的理性批判,把人文因素融进历史。伏尔泰、赫尔德、康德、费希特、黑格尔、马克思,这是几大家。他们的历史观,无论是唯心唯物,都是理性历史。

然而,大历史是理性的,人们经验的历史却不是理性的。理性批判的历史,是“宿命的”,似乎历史是按照人的理想意图安排的,所以是理想主义的。现实的历史却相反,它经常是不合逻辑的。例如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这是理性的;要以新代旧便难免发生革命,则革命是理性的。但历史是人表演的,革命是人干的;人是理性的动物,是说他有按理性行事的能力,但并不能由此说人天然就是理性的。否则古今中外就没有坏人、败类,没有疯子了。

历史是任人“装扮”的;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视角。道德学家从中看出道德律;崇尚格致之学者从中看出器物奇技的代代翻新;尚武者从中看到的是连绵不断的兵燹征战;博学深思者从中看出精神的升华和沉沦;唯理主义者说历史是理性的、有序的;经验论者说历史充斥了非理性,是无序的;乐观派说历史总是随着文明的脚步向好处发展的;悲观派说否!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负面的、无法克服的后果。19世纪的欧洲历史学家大多认为历史是沿着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路前进的;20世纪的史学家们则认为历史根本没有定向——施宾格勒在世纪初就曾问道:历史是否有逻辑?

20世纪的欧洲史学家们自有他们自己的特殊的时代经验——人们还是相信经验胜过理智——他们向19世纪的理性批判史学发难:你们太过相信人类的理智,你们的头脑清醒得把一切不符合理想的浑浊的秽物都滤掉了,历史绝没有那么透体通明。理智、理性,这些崇高无比的概念,可以作为一种人世间的理念,或者叫作目标;也可以适用于某人某时某事,如说某人在某时某事上是很理智的,但不可能说某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事上都是理智的。更何况,理智会异化,异化到它的反面,变成非理智、反理智;当把理智神圣化的时候,“理智”尤其会转为非理智,直到变为疯癫。

或许仍是东坡居士有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不清20世纪的真面目,是因为身在其中;等到下个世纪或再下个世纪可能就比较客观了。然而也不尽然;因为人既是理性的动物,又是有愿望、有情感、有利害关系缠身的动物,所以纯客观是没有的。于是在看历史问题时不免戴上今天利害关系的眼镜,历史终于还是客观不了。

有一种说法,说历史从来不是如黑格尔说的“精神的历史”,而是不折不扣的“行动的历史”“实践的历史”。诚然,实践是离不开精神的,但对历史进行判断的根据又总是人的行为。

选自《敬畏思想家》,三联书店出版社

1.阅读第⑤段,简要说说20世纪的史学家为什么要向19世纪理性批判史学发难。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⑥段的论述思路。

3.作者认为,历史常常是没有逻辑的,试结合全文概括其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练习

 

[美]约翰·斯坦贝克

萨利纳斯山谷笼罩在浓厚的、灰色绒布般的冬雾之中,上与天空下与世界完全隔绝了。浓雾像扣在周围山巅上的锅盖,把偌大一个山谷变成严丝合缝的一只铁锅。萨利纳斯河这边的山坡上有个农场,残存着庄稼茬的黄色田垄浴在薄薄的、冷冷的阳光中;但在这十二月份,阳光是射不到谷底的。

河这边,亨利·埃伦家位于丘陵上的农场里已经没什么活计了。爱丽莎·埃伦正在山坡的花园里干活。她三十五岁,脸庞瘦俏并透着坚毅,一双眼睛清澈如水。她头上戴着一顶男式的黑帽子,拉得很低,直到她的眼睛。她这会儿正用一把锋利的小剪子剪掉去年残留的菊茎,与她那充沛的精力相比,菊茎显得纤细柔弱、太不堪一击了。她的丈夫亨利正在篱笆外面和人谈着什么,她很好奇,又觉得有点无聊,瞧了一会,又接着干自己的活。

“又侍弄你的花儿啦,”亨利说,“它们今年长势好啊。嗨,对了,今年卖出的30头小公牛,成交的价钱和我要的差不多。”

听到丈夫搭话,爱丽莎直起身,顺手把那只手套又戴上:“对,今年长势会很好。”不管是言语中还是脸上,她都洋溢着得意。

“的确有点本事,”亨利说,“真希望你去侍弄果园,也结出那么大的苹果来。”

爱丽莎目光锐利地望着他。“也许我能,我确实有一套本事。”

这时,从公路那边传来了车轮的吱嘎声和马蹄的声响。一个男人赶着大篷车走来,对她说:“我是补锅磨刀的,我一天没找到活干,今晚多半吃不上晚饭了。”

“对不起,”她急躁地说,“我没东西让你修。”

他的目光离开她的脸落在地上,四处张望,最后看见她刚刚修整过的花床。“这是些什么花?菊花吗?公路那边的一个太太要我替她讨些良种菊花……”

爱丽莎听到这句话,十分兴奋,她立刻在花床边的土地上跪下,手套也忘了带,直接用手指挖出一些沙土,捧进花盆里,然后捏起她刚才掘起的菊苗。强有力的手指把菊苗栽进沙土里,用指关节把菊苗周围的松土捣实。她朝他递过花盆,轻轻地放到他的怀里。又来到后院破罐头堆里扒出两只变了形的平底铝锅,交给他。

(11)锅很快修好了。爱丽莎从屋里拿来五角硬币放在他手心上。“说不定有一天我也要出去,我也会磨剪刀、敲平锅底,我可以让你相信这些事女人也能做。”她高声说。

(12) 爱丽莎站在铁丝网前注视着缓缓离去驶向城里的篷车,她的唇动了几下,无声地说:“再见——再见!”接着她低语道,“那边真亮,那儿有发光的东西!”低语声把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她甩了甩头,使自己清醒过来,然后朝四周看看是否有人听见。

(13) 回到屋里,爱丽莎仔细地梳好头发,画了眉,涂上口红,穿上最漂亮的衣裙,在家里等亨利带她去城里看电影、下馆子。亨利回来后,匆匆拾掇,抬头看到爱丽莎后,一下子站住,盯着她看,“嘿嘿,爱丽莎,你真漂亮!”爱丽莎自豪地说:“我的确身强力壮,以前我从没发现自己这么身强力壮!”

(14) 那辆双人敞篷小汽车颠簸在沿河边,奔向城里。不一会,爱丽莎看见路前方远处有一个小黑点,她知道那是什么。他只带走了花盆,扔掉了她精心挑选的菊苗。

(15) 汽车转了一个弯,她看见篷车就在前面了。为了使汽车走过时不看见那篷车和牲口,她把整个身子扭过去,转向她的丈夫。她把大衣领子竖起来,为的是不让他看见她正像老妇人那样——虚弱地哀哀哭泣。

(16) 刹那间,汽车驶过去了,一切都结束了。她没有回头。

选自《人与鼠》,上海译文出版社,张澍智译,有删改

1.小说开头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爱丽莎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3.爱丽莎在文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试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

4.请结合全文,探究文中“菊花”这一意象的丰富意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前月浮梁买茶去。(白居易《琵琶行》)

(3)复道行空,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高山仰止,____________。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

(6)贫而无怨难,________________。(《论语》)

(7)政通人和,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8)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1.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隔”字的妙处。

2.第二首诗结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3.这两首诗在描写景物时都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试作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