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这本侦探小说,构思新颖, ,值...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本侦探小说,构思新颖,     ,值得一看。写事件,尽显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且对涉笔成趣的地方反复渲染;有的地方虽然      ,却显得含蓄浓缩。虽然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说,但由于写的都是自己办案时     的事情,因此写得新鲜,现实感强。

A.不落窠臼    三言两语    耳闻目睹

B.不落窠臼    片言只语    耳濡目染

C.独树一帜    三言两语    耳濡目染

D.独树一帜    片言只语    耳闻目睹

 

A 【解析】 试题分析:“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第一空由“构思新颖”可知要强调的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用“不落窠臼”合适。“三言两语”形容说的话很少,言语简短。“片言只语”简短零碎的话语、文字。形容语言文字数量极少。第二空形容有的地方言语简短,应该是“三言两语”。“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指受到好的影响。第三空形容自己办案时看见的、听到的,应该是“耳闻目睹”。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真正的权利意识,应是民众向政府吁求更好的广场舞环境,让政府多设立不影响市民又能方便娱乐的场所,而非一骂了事来解决问题。

B我国拥有的自主品牌较少、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出口产品质量不高的情况依然存在,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大。

C邵逸夫的传奇人生令人感慨,他随兄十几岁时闯南洋,饱尝20世纪上半叶的动荡之苦,从命运的夹缝里打拼出成功。

D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为老所“啃”理所应当,但正是这种理所应当深深伤害了“老啃族”的人生“肌体”。“老啃族”要么节衣缩食,牺牲掉生活品质,要么为求高薪放弃其他追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清风岭往事 

田际洲

扛着一袋衣物翻过清风岭,我到清风村时已是晌午了,可我还是顶着烈日不停地叫卖。大婶大姐小妹,买衣服裤子。随着我那脆亮的叫卖声,一下惊动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娘直朝我招手,我快步跑过去。老娘立即将我领进屋,问我吃了午饭没有,我说没有,老人家就叫我在她家吃饭。

一听老娘请我吃午饭,我十分感动,马上答应下来,并说只要老娘喜欢哪款,只管挑就是。

老娘告诉我,她本姓刘,婆家姓彭,儿子在村里当村长。老娘说时,显得十分自豪。不一会儿,彭家老娘就端出两盘菜子油炒的土豆片,外加一盘菜油炒的山鼠肉,山鼠是老人远房一个堂孙套来孝敬他的。我吃了午饭,就对老人家说,您看中哪款,随便挑就是,我少收两块算是饭钱。

看到我吃完饭,老人家打开我的行囊,拿出我卖的衣裤一件一件地上看下瞧,既喜爱却又迟迟不开口。我一时没有搞明白,如果老人不想买,那为什么要招呼自己过去,还请自己吃午饭。我跟老人家说,大妈真想要一套,一套女装二十块,我就收十六块,刚好保个本钱。那时我们当地大米的市场价是八角钱一斤。

看到我这么年轻,而又如此诚恳,彭家老娘就说。你可不要笑话,我上了年纪旧点儿破点儿没关系,可我就是想为我的儿媳买一条裤子,我的儿媳很勤啊,她一天下地干活,裤子破了好几个洞,连屁股都露了出来。可我手里没有现钱,但我儿子又不让给她买,我想用大米与你换,就怕你不干。

我很是感动,心想这位彭家老娘真好,这么关心自己的儿媳。但我又想不明白,为啥老娘的儿子还是村长,不给自己老婆买裤子不说,又不让老娘给她买。二话没说,我就答应下来,用两套女式衣裤换下老大妈的四十斤大米,一看时间不早了,我扛着就往回走。那段时间我患了一种眼疾,一过傍晚就看不清东西。

一爬上山梁,火红的晚霞把巍峨的清风岭涂抹得更加壮丽多彩。早已在山垭等侯多时的妹妹见我一到,马上接过我的背包觉得很沉,问我装的啥,为何这么沉。我说是大米,是一位大妈没有钱,就用大米换了一套衣裤,要我帮她带过来卖的。妹妹嘟着嘴说,你就不怕爸妈骂。

我说不就花一点儿力气,帮大妈扛过来卖一下一样是钱嘛。我们攀着山石,沿着来时的山道下了山。

回来不久,我的眼疾竟不治而愈。据当地一老中医讲,说我视力的恢复,完全得益那山鼠肉,那可是上等的滋补品,比天麻、人参、燕窝凑效多了。

过了几个月,我碰到中学同学陈一山,他从外面打工回来,他的家也是住在清风村,他的话更是让我吃惊。彭姓在清风村是大姓,彭立富又是村里唯一个高中生。选村长时,彭家老娘就以长奶的身份向全村的孙儿,孙女跪说好话让大家投他的票。

那时候的村干部待遇特低,一年就那六百来块钱的补贴,凡是有点儿文化的年轻人都跑到外地务工去了,没人愿当。彭姓一些孙儿孙女不敢不听长奶的话,只好都在彭立富的名字上画上圈儿。

三年之后,我在镇上开了一家百货批发部,这才与彭家老娘当村长的儿子彭立富和已当村女主任儿媳的刘玉玲见上一面,他们一家三口一起来这边镇上赶场,先到信用社取款,后到我开的百货批发部,付前次他为清风村几百名留守娃赊购鞋袜衣帽的货款。一些在外的家长都是将小孩的生活开支打在彭立富帐户上,由他代付。

你过去为啥不给你婆娘买新裤子,还不让你老娘给她买?递上一支烟,我笑着问彭立富。

他又摸出打火机,给我点上烟。不瞒你说,我就是怕她跑广东上海打工,她跑了咱村那两百多个娃咋办?他们的父母都出去了,他们每天都是要吃要穿,而且还要上学,我不委屈她又委屈谁去?是有点儿不近人情,可又有啥办法?我问,那她理解你吗?他说以前不理解,后来理解了。我又问,你现在还当村长。他说我不当谁又有来当,人都跑光了。但我没告诉他,自己不久前也接手了咱村的村主任一职。

雨过初晴,我远远地望着他们一家三口在赶场的人流中隐没,又抬头望了一眼左前方那座巍峨的峻岭,岭上跨着一道绚丽的彩虹。我仿佛望见,彭村长扶着老娘拉着媳妇背着沉重的背篓,一直沿着那条连接彩虹的山道一步一滑地向上爬行。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彭家老娘请“我”吃饭,用大米换衣服裤子的行为,既体现了老人对晚辈的关心和体贴,也流露了老人不谅解儿子苛刻对待儿媳妇的情绪。

B.小说对彭家媳妇刘玉玲的描写笔墨不多,主要采用了侧面介绍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一个生活简朴、勤劳坚韧、识大体的留守农村的妇女形象。

C.村长彭立富有担当的精神,有坚定的信念,为大家舍小家,造福于村民,在他的鼓动和影响下“我”也勇敢接手了自己村的村主任这一职务。

D.文中多次出现景物描写,这些描写不仅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渲染了气氛,还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强化了人物形象并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E.发生在清风村里的故事很感人,甚至略带悲怆。其反映的当下农村的生活状况特别是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与教育问题,引人深思。

2.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清风村,文章为何以“清风岭往事”为题?请简析作者的用意。

3.请简要分析“我”在文章中的作用。

4.“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是小说情节设计的重要技巧,请在文中找出四处这种技巧的运用并分析其各自的作用。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琵琶声暂停之后产生的巨大的艺术感染力的一句是                           

(2)诗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3)《登高》中杜甫漂泊流浪,登高望远,见秋风落叶、大江东去,吟出应景诗句“                           ”,可见诗人内心是多么的凄凉。

(4)《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5)《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6)《寡人之于国也》中描述办好学校教育后产生的效果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苏秀道中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哪些内容来表现的?请简要概括。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祖父良,习《孟氏易》,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安少传良学。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明年,三府举安能理狱,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案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案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岁余,征为河南尹。政号严明,然未曾以臧罪鞫人。常称曰:“凡学仕者,高则望宰相,下则希牧守。锢人于圣世,尹所不忍为也。”闻之者皆感激自励。在职十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建初八年,迁太仆。

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北单于谓汉欺之,谋欲犯边。宜还其生口,以安慰之。”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即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安独曰:“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云以大臣典边,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司徒桓虞改议从安。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皆恨之。弘因大言激励虞曰:“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虞廷叱之,伦及大鸿胪韦彪各作色变容,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肃宗诏报曰:“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事以议从,策由众定,阁訚衍衍,得礼之容,寝嘿抑心,更非朝廷之福。君何尤而深谢?其各冠履。”帝竟从安议。

明年,代第五伦为司空。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

(选自《后汉书·袁安传》,有删改)

1.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

B.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

C.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

D.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

2.对下列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孝顺亲长、办事廉正”的意思,汉武帝时将它设立为察举考试科目,以后“举孝廉”就成为朝廷任用官员的重要来源。

B.“典边”在文中的意思是册封、奖励边防将士,甲骨文中的“典”字上边是“册”,下边是“手”,作动词意为“以圣贤古籍为据主持事务”。

C.“邮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信和交通形式,通常由政府管理,主要为政治、军事服务,承担传递文书、接待使客以及转运物资的任务。

D.《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长于细节描写,所写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安甘于清贫,严于自律。有一年大雪成灾,大家都在扫雪开路,有人出门寻食,袁安却僵卧在床,他不愿在大天人人挨饿时影响别人。

B.袁安执法严明,宽厚仁慈。在做楚郡太守处理楚王英阴谋叛乱的案件时,他把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逐一上奏,救出了四百多家人。

C.袁安清正廉明,爱惜名声。袁安任河南尹,政策号令严明却没有因罪审讯过人,他的言行感动激励了很多人,在朝廷上下很有名气。

D.袁安不畏权势,敢于直言。孟云上书请求将俘虏发还北匈奴,而公卿们不同意,只有袁安、司徒桓虞胸有大局,力排众议,最终皇帝也听从了袁安的建议。

4.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