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尽管中西医之间有竞争关系,但绝不能以否定和打压另一方为前提。    ,都无助于另一种医学的发展。中医西医有点像人的左右手,有的病以左手为主、右手为辅,有的病以右手为主、左手为辅。没中医能看病,没西医也能看病。但是,如果一个人光有一只手,    。中医西医各有侧重,各有所长,打法不一样,优势病种也不同。因此二者    ,共存于人类战胜疾病的过程中。

 

①无论是贬低中医还是贬低西医 ②总不如两只手配合起来有效 ③要携手合作 【解析】 试题分析:①句依据前文“绝不能以否定和打压另一方为前提”和后文“都无助于另一种医学的发展”,可见这里要强调的是中西医都不可贬低,即“无论是贬低中医还是贬低西医”。 ②句由前文“如果一个人光有一只手”的假设,提出“总不如两只手配合起来有效 ”的观点。③句由后文“共存于人类战胜疾病的过程中”,可见提倡的是中西医“要携手合作”。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经世致用”是我国历史长期积累的端正学风的文字表述,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不只是端正学风的一种要求和方法,而是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对于真理的追求精神。

①也常常是不畏强暴的求实精神的体现

②在一些思想家的著作中有比较充分的表现

③这种精神在明末清初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

④他们将“经世致用”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⑤它既指高尚的情操、境界和一种博大的胸怀

A.①②④⑤③   B.⑤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⑤③      D.③①④②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想方设法借助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是时下薄弱学校着力改变自身困境、一步步地打造自己的品牌。

B.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中,所有的人物关系都建立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上,如

秦王去楚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迎娶楚国嫡公主,完成秦楚联盟。

C.无论生活在省内或省外,中原作家都会把脚下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人民的生活当作创

作源泉,从中汲取写作灵感,再现中原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D.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移动化开始加速向传统行业渗入,各行业及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信息化建设和接轨互联网的需求显得异常迫切。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从社会发展来看,水与人们生活________,已经成为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

的命脉,所以大家要养成节水的习惯。

②建设法治中国,人人都是受益者、参与者和践行者,因此,“法治中国”并不仅限于

庙堂之论,而是与每个公民_________。 

③作为人民公仆,只有与国家和人民_________,把个人的荣辱、安危置之度外,才会

得到群众的赞成,受到百姓的拥护爱戴。

A.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B.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息息相关

C.息息相关  休戚与共  休戚相关    D.休戚相关  息息相关  休戚与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渐渐消散的炊烟

老了。这是老木最近的发现。

慢慢的,就没了热度,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老木挤巴几下眼睛,定定神,继续往山凹里望。

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也喜欢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往山凹里望。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顺的家。那长有一大团雪白梨花的梨树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眼睛虽瞎着,却灵醒得很,还没靠近梨树呢,就戳着棍子叫骂开了,龟孙子,又磨牙了吗。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户的娃,人手一个是棍打不动的。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声最好听。那是黑妹家的两间茅草屋,她家最穷,她也最不讨人喜欢。

老木闭着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小时候,老木还和伙伴玩过这样的游戏,就是根据各家屋顶上冒出来的炊烟,猜各家在烧什么好吃的东西。老木是赢得最多的,也正是这一点,让伙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其实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那时候,没有哪家有大鱼大肉吃,除了玉米、南瓜和山芋,就是想吃也吃不上。谁家种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种得多,哪天又收获了什么,在村子里窜上窜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吗?鼻子长,才是老木的神通。

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树林一样密的炊烟呢?怎么就不见了?二蛋的儿子是包工头,在城里买了房子,把二蛋老两口给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学,据说当了官,早就把家给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媳妇都在外打工,那一树梨子早就没人管了;三顺家的小子是最迟去打工的,据说也混得不错,一家人都带出去不说,连山场和田地都不要了。

一个个乡里乡亲,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来越模糊。每次走过已经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站上半天,总感觉门会突然打开,会有人笑嘻嘻地走出来,叫老木进去坐坐,喝口水,唠上一时半会。可除了一刻不离跟随自己的阿黄,什么也没有。总是阿黄的几声叫,把老木给唤醒,滞重的脚步才继续缓慢挪动。

汪,汪,汪。阿黄在叫了,有气无力的,就在身边。以前的阿黄可不是这样。记得儿子媳妇才出门那会,有老伴陪着,倒没感觉什么。地种着,田耕着,孙儿孙女带着,照样其乐融融,只是多受些累,但老木心里踏实。一场病,把老伴给送到了山上,再也不回来了。儿子媳妇要老木一起出门,说一家人在一起放心,可老木不愿意。

老木舍不下那几间土屋,只有在那屋里,身心才舒坦;舍不下田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那也是儿女呀,是自己的根;舍不下屋对面山上孤零零的老伴,谁去给她清除坟头上的杂草。

阿黄是老伴走后的第三天头上出现的。瘦得皮包骨头,一身的瘌子,是老木治好了它的病,然后收养了它,从此形影不离。老木到哪,阿黄一准到哪,听到阿黄的叫声,老木才踏实。可阿黄的皮也塌拉下来了,越发灰暗,声音早没了洪亮,以前一叫就是高亢的连声,现在成了短促沉闷的一下一下了。

柿子树后面,有炊烟升起来了,若隐若现,淡淡的白。老木来劲了,仔细地瞅。老木站起身来,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家。老木成木桩了,好半天才跌坐回冰冷的石头,那是李家的女儿在给她娘做“三七”,根本就不是什么炊烟。

想到李家嫂子的过世,老木又添了心事。全庄子的人都来了,还站不满一堂屋。最关键的,是没几个能做事的人。一个个佝腰驼背,稍微出点力,就动弹不了了。该走的程序省了大半,将就着才把人送上了山,抬棺的本家老二还闪了腰。

等自己老了的时候,儿子媳妇又到哪张罗帮忙的人呢?听说城里都是火化,以前老木一听到火化就动气。人活一辈子吃苦受累也就罢了,死了连个全尸都没有,造孽呀。可现在老木不这样想了,人死了,还知道什么呢,能肥几棵庄稼也算是做了好事。烧就烧吧,总比没人料理要好。

山凹里终于有炊烟袅袅地升起来了,甚至没有老木抽的烟锅里的烟浓厚,就那么稀稀落落着,不用风,转眼即逝。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

(选自《天池小小说》2012年第9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第二段的景物描写“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B.每次走过无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停留,觉得会有人走出来叫自己进去坐坐,写出老木人缘好,广受乡亲欢迎。

C.小说写老木对瞎眼奶奶、童年伙伴及游戏的回忆,又写昔日伙伴或搬走,或离乡外出打工,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使今昔形成对比。

D.老木不愿意和儿子媳妇一起出门是因为舍不下那几间土屋,舍不下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表现了老木对家园的眷恋。

E.老木以为杮子树后升起的若隐若现、淡淡的白烟是炊烟,结果不是,这引发了老木对李家嫂子丧事的感叹,引起了老木对自己身后事的担忧。

2.小说以“渐渐消散的炊烟”为题,有什么用意?

3.小说中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4.本文以“渐渐消散的炊烟”来反映农村人口渐渐向城镇转移、村庄渐渐消逝的城镇化事实。有人说,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描写妇孺相随饷田的场景的两句是“             

                。”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简要概括了山间四时之景,其中描写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                                     。”

(3杜甫《登高》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