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柳宗元 城上...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③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 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 ②飐 Zhăn:吹动。③文身:身上刺的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1.从全诗来看,作者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2.本诗颔联、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1.①从首联来看,作者登高临远,看到眼前苍茫的景象,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②从尾联来看,作者被贬蛮荒之地,难免有仕途失意之愁;③从诗歌标题和最后一句看,诗人与朋友彼此隔离,音讯不通;④加之远离故土,身居异乡,难免产生思念朋友、想念家人之愁。(答到两点,联系诗句,语言通顺即可满分。) 2.颔联与颈联主要运用了比喻(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也可)的艺术手法。颔联表面上好像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芙蓉薜荔”的 景象,实际上却是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 “曲似九回肠”的江流来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答出“手法”给2分,具体分析各1分;如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手法,分析合理也可给分)颔联、颈联在写景角度上有动与静、近与远的不同。颔联描绘风急雨骤中的景象,是近景、动景;颈联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是远景、静景。 【解析】 试题分析: 1.这是一道分析诗歌情感的题目,注意抓住诗中的标题“登柳州城楼”、注释“遭贬”和诗中的“百越文身地”“音书滞一乡”等重点词语回答。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诗歌情感的题目,首先要找到探究诗歌情感的突破口,主要是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此题的标题“登柳州城楼”可知是登临之作,因登临而感慨,诗中的注释“遭贬”明确原因,诗中的关键词语“音书滞”也是直接点名原因。颔联和颈联的景物描写借景抒情间接的点名原因。 2.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的题目,注意先明确手法,然后解释最后点名情感,此题主要从修辞的角度和写景的角度进行分析,修辞是比喻,写景主要是动静、远近结合。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赏析表现手法的题目,注意的表现手法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和即事感怀,表现收费注意有对比、衬托、用典、动静、虚实等,修辞重点考核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景物景物描写的特征主要是顺序、着眼点和手法,顺序有高低俯仰,上下远近,着眼点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手法多为对比、衬托以及动静、虚实等。答题时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解释,最后结合诗歌答出具体的效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乃语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孔子遂行。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五年后)秋,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

《史记·孔子世家》节选

1.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盍地焉             致:得到

C.由大司寇行相事     摄:代理

B.羔豚者弗饰贾       粥:通”鬻”,卖

D.而见鲁城           辇:乘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我为先并矣                吾即没,必师

B.陈女乐文马鲁城南高门外    以吾获罪孔子

C.乐其贵下人                夫子罪我群婢故也夫

D.沮之而不可致地            霸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年少好礼,得到了鲁国的大夫釐子的赞誉。厘子要求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

B.孔子为政有方,鲁国上下知礼守序,齐人闻风恐惧。

C.桓子在病重将死时承认当初没有任用孔子是个错误。

D.孔子离开鲁国的原因之一是季桓子耽于女色,怠于政事。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

(2)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就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狭隘。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D.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争取的一项是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去买警犬,香港的要10万元,而德国的要100万元。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买主拿了一包海洛因给它们闻,然后藏起来。两条警犬同时被放出来,它们同时去找海洛因。

“10万和100万的差不多嘛!”买主说。但卖警犬的人提议再试一次。同样是藏海洛因,但这次在路上出现了一条母狗。两条警犬同时被放出后,同样直奔海洛因所在地。区别出来了:香港警犬开始注意母狗,越跑越慢,并且与母狗亲热起来了;而德国警犬视而不见。狂奔至终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波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随着“私家车”进入寻常百姓家,“车标语”文化也越来越值得我们品味把玩。请从下面车标与中任选一则,写一段鉴赏性文字(不少于40字),并自拟一车标语。

离产生美。②你让我也让,心宽路更宽。③别追了,本人已婚。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谚语有云:“与人玫瑰,手有余香。”然而,        ,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对健康的好处超过你的想象。给予不仅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而且还能保护心脏,提高免疫力,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延长寿命的,总之,       。其实,只要愿意,      ,你可以做慈善,帮助困难之人,你可以常怀感恩之心,谅解和尊重别人,你还可以绽放一个动人的微笑,说出一句由衷的赞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