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 刘 娟 ①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嘲讽新月派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孰料有人据此提出“魏晋文学自觉说”。中国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②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正如曹丕《典论·论文》所说:“文本同而末异。”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近代以前,中国文人的主要学习及研究对象是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但20世纪以来,中国受西方文学观念尤其是19世纪初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论文学》的影响,认为文学的特质为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照此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六经、诸子就不是文学,至多含有文学因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符合西洋近代文学分类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的研究,这种现象限制了学者研究的范围,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这种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的否定。探讨中国文学史,不能背离与古代文学共生共长的学术传统。更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畏。若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从中国文学史中剥离,中国文学将失去自身特色,中国文学研究将不具有完整性。

③在斯达尔夫人《论文学》之前的欧洲,文学观念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历史、哲学和宗教等复杂内容,并非仅限于在虚构意义上。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观既不适用于中国古代文学,也不能涵盖18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学。有学者提出要兼容并包,汇通中西,但我们的“兼容并包”,应有选择性,“汇通中西”应坚持立足中国文学本位。有责任的当代学人并非一味排斥西方文学观念,而是在披沙拣金、去粗取精的过程之后,借鉴吸收其中契合中国实际的文学观念。

④倡“魏晋文学自觉说”者多以曹丕《典论·论文》之“诗赋欲丽”为据,认为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重视表现个人情感。对艺术审美性有了自觉追求。事实上“文学的自觉”这一概念并不适合中国文学的实际状况,中国文学自产生起就有自身的审美标准与价值追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言说目的很明确,即言志载道;二是先秦文学已对文辞之类有深刻认识并自觉追求。《文心雕龙·宗经》说六经“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的叙述特点,说的就是六经的审美价值。《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之言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钱基博《中国文学史》说“孔子以前,有言有文,直言者谓之言,修辞者谓之文”,足见孔子之前中国文学已有建言修辞的良好传统。

⑤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曹丕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载的“三不朽”思想一致,都表达了建功立业、名垂后世的终极人生理想。陆机《文赋》最早系统地探讨文学创作的问题,他将文学的根本目的归结到载道教化一途。

⑥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终将明德、载道与经世致用作为首要目的,这一社会价值被历代作者和读者共同认可。研究中国文学史,描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就不能否定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这个根本特征。

(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文学就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用“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等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就忽视了中国文学的“本”。

B.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

C.研究中国文学史,不能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排除在外,否则中国文学将失去自身特色,中国文学研究将不具有完整性。

D.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除了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出来,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终将明德、载道与经世致用作为首要目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要坚持自己的标准,不能用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来否定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

B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受西方文学观念影响,更侧重于研究具有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

C.在学习、借鉴西方的文学观念时,只要坚持“兼容并包,汇通中西”的原则,就能保持中国文学的自身特色和完整性。

D.研究中国文学史,不能背离古代文学生长的学术传统,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畏,不能否定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根本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月派与创造社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没有立足中国文学本位.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

B.近代以前,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包含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这和19世纪之前的欧洲的文学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历史、哲学和宗教等复杂内容,有相似之处。

C.“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体现了中国文学对文辞之美有深刻认识和自觉追求;“‘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体现了中国文学“言志载道”的价值追求。

D.曹丕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载的“三不朽”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时代的一个明证。

 

1.D 2.C 3.A 【解析】 1. 试题分析:D“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是倡“魏晋文学自觉说”者的看法,作者随后就进行了反驳并在⑤段首强调: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一些不同的对应关系、程度、范围等上,多多熟悉误区设置的点,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根据第三段,我们的“兼容并包”应有选择性,“汇通中西”应坚持立足中国文学本位,因而,C项表述不够准确。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A新月派与创造社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不会破坏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根据第二段,若将六经、诸子从中国文学史中剥离,将会破坏中国文学完整性和深刻性。此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文化自信方能文化自强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实践表明,文化强国建立在自信自觉的思想基础上,有文化自信方能成就文化自强。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千百年来的思想积淀,是其生产生活方式的精神升华,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有别于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基因身份证”。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精神家园。文化能担当起这一使命的法宝在于其独特性,即每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均不尽相同,这一不同让一个民族、国家立身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

从现实情况看,丧失文化自信、丢弃“自家宝”,就容易使我们面临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唾弃。现在社会上一些错谬观念的流行,说到底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讲文化自信不是想当然,更不是一厢情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容并蓄、与时俱进,让我们有资格自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璨若星辰,不仅哺育着中华民族,也滋养着世界。当世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时,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可为人类修复自己的家园送上一剂良方;当世界因各种利益纠纷与冲突而可能擦枪走火时,中华文化“协和万邦”的世界观恐怕是实现各得其所的最佳选择;当西方社会越来越沉湎于社会发展方式“唯一解”的时候,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观表明世界还有别样的可能性、别样的精彩。

中华文化五千余年的演进是一部“有容乃大”的发展史。我们应秉持这样的视域和胸襟来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选自20151129 《人民日报》)

1.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基因身份证”?

答:                                                                       

2.试分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

答:                                                                       

3.试举两例说明“中华文化五千余年的演进是一部‘有容乃大’的发展史”。

答:                                                                       

 

查看答案

简答题

1.填人物并探讨性格形象

刘姥姥被凤姐和鸳鸯戏弄所引发众人发笑百态:     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       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      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    叫“心肝”,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①是           ,性格是                                                   

②是           ,形象特点是                                               

③是          

2.小说《子夜》中,民族资本家吴荪甫说:“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请结合小说相关情节说说吴荪甫这样说的原因。

答: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曾引后人诗“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赞誉关羽,说的是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关羽的谈笑自若、单刀赴会的英雄气概吓得鲁肃魂不附体,东吴伏兵也不敢妄动。

B沈从文在小说《边城》中着力表现湘西的人情人性之美,比如当天保和傩送爱上同一个姑娘的时候,虽然哥哥天保走了车路占了先,却一定要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痛苦远走他乡。

C郭沫若的《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精神,主人公以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者形象出现,反抗旧世界,积极进取,比如《天狗》。艺术上,格式自由,形式多变,采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并借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表达感情,形成了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

D小说集《呐喊》表现出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古训筑成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比如阿Q、孔乙己、闰土、单四嫂子的遭遇,这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

E《欧也尼·葛朗台》中,葛朗台经常假装口吃耳聋,每到关键时刻,尤为严重。这是他独创的谈判绝招,在生意上叫敌人不耐烦,假装口吃耳聋,逼对方替自己想主意,借此装疯卖傻,隐藏自己的思想,控制金钱、榨取金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谓君曰:“君之国小,尽君子重宝珠玉以事诸侯,不可不察也。 。今君将施于大人,大人轻君;施于小人,小人无可以求,又费财焉。君必施于今之穷士,不必且为大人者,故能得欲矣。”

(选自《战国策·东周》)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2.《战国策》是一部                (体例)史书,由西汉         整理编订。

3. 杜赫认为周君应该投资给什么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红楼梦》这本伟大的经典文学作品 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它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本身就具有一种无限的力量。(苏童)

影响我最大的作品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当年活现在我脑海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莫言)

中国学生必须背诵几种大部的经典,这种聚集成功的大资产,以供中国著名作家任意的使用,在文辞的修饰上自然能得到有效的结果。(瑞典语言学家、世界著名汉学家高本汉)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全面理解材料,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