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小题。 玉楼春 钱惟演①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题。

玉楼春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钱惟演,北宋临安人。一生仕宦显达,晚年被贬外放,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作。

鸾镜:背后饰有鸾鸟的镜子。

1.城上风光莺语乱”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请找出,并加以分析。

答:                                                               

2.简析上阕写景、抒情的主要艺术特色。

答:                                                               

3.说说你对结句“今日芳尊惟恐浅”的理解。

答:                                                               

 

1.“乱“字 。“乱”字写出了黄莺鸟叫声繁杂的热闹春景 ,暗寓了词人不宁的心绪。 2.视觉、听觉相结合, 烟波柳岸、绿杨芳草是视觉描写,黄莺乱语是听觉描写;以乐景衬哀情。作者以明丽的景色反衬自己凄怆的心情。 3.昔日多病厌酒,如今只能借酒浇 愁,唯恐美酒不够;表达了诗人宦海沉浮的惆怅,仕途失意的绝望。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上片起首两句,从城上和城下两处着墨,声形兼备、富于动感地描绘春景,勾勒出一幅城头上莺语阵阵、风光无限;城脚下烟波浩淼、春水拍岸的图画,使读者隐然感觉到主人公的伤春愁绪,从而为下文的遣怀抒情作好了铺垫。上片结末两句转而抒情,言绿杨芳草年年生发,而词人已是眼泪流尽,愁肠先断,愁惨之气溢于言表。从表现手法上讲,用绿杨芳草来渲染泪眼愁肠,也就达到了情景相生的效果,情致极为凄婉。此二句由景入情,词意陡转,波澜突起。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这首词是作者临死前不久的一首伤春之作。上阕由景入情,下阕直抒愁怀。“情怀渐觉”、“衰晚”,一“渐”字,表达出时间的推移催老世人的历程,接着,作者又惊异地发现镜中“朱颜”已“暗换”,进一步表达“衰晚”之感。“今日”虽仍有病,可愁比病更强烈,因而不顾病情而痛饮狂喝,将全词愁绪推向高潮。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后入翰林为学士。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沆曰:“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遂谓之“圣相”。

景德元年七月,沆疾作而薨,年五十八。上闻之惊叹,驾而往,临哭之恸。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

沆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家人劝治居第,未尝答。弟维因语次及之,沆曰:“身食厚禄,时有赐,计囊装亦可以治第,但念内典以此世界为缺陷,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今市新宅,须一年缮完,人生朝暮不可保,又岂能久居?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丰屋哉?”

                                                 选自《宋史》,有删节

【注】①封岱祠汾:封泰山、祭汾阴。②蒐:同“搜”。③坠典: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议遂               寝:停止,搁置      

B.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   旰食:晚食,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

C.驾而往               趣:趋向,奔赴    

D.身食厚禄,时有    横:出乎意料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沆从不上呈秘密奏章,他认为既然办公事,有想法有看法就应该公开地表达,没有必要呈现密奏。

B.李沆担心真宗正值年轻,血气方刚,不让他知道天下诸事艰难,就会纵情声色犬马,或者劳民伤财。

C.李沆有先识之远,他当初预言之事后来大都应验。他担任宰相时,同僚对他赞叹不已,称其为“圣相”。

D.李沆认同佛教关于世界本来就不完美的理念,认为人也不可能求得圆满如意,还是应该知足常乐。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

答:                                                               

(2)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

答:                                                                

4.请简要概括李沆得到宋真宗信任、同僚赞誉的原因。

答:                                                                

 

查看答案

对该漫画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漫画中人物戴的帽子表明了人物身份,且对他个人品性有暗讽。

B.漫画中人物的眼睛比例严重失调,这点小失误可以说是白璧微瑕。

C.漫画的标题“跑题”指的是研究“科研标本”变成了研究“科研经费”。

D.“怎样发财…?”揭示了人物心理,但与画面传达出的含义有重复之嫌。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C.刘娟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请问您芳龄。”

D.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按顺序排列成为一首完整的诗歌正确的是   

门前树已秋  窗里人将老  寒山独过雁  结茅临古渡

日夕逢归客  暮雨远来舟  卧见长淮流  那能忘

A.⑤①③⑦②⑧④⑥               

B.⑤⑦③⑥①②④⑧

C.④①⑦②③⑤⑧⑥               

D.④⑦②①③⑥⑤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驻部纪检组坚决贯彻中央从严治党要求,积极配合中央巡视组开展工作,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对干部的日常监督。

B.专家们认为,在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的严峻情况下,中国经济不管增长有所放缓,并面临下行压力,但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C.昨日起,铁路部门开始发售2016年1月1日以后的车票,根据过去几年春运情况显示,除夕前三天将进入乘客返乡高峰期,因此春运抢票也将迎来高峰期。

D.个人所得税改革何时才能“破茧”?个税起征点是否会有提高的可能?调整个税起征点能解决课税公平问题吗?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