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选项中,对于相关语文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

下列选项中,对于相关语文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成语。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

B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修辞可分为“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和“语句修辞”。

C前人认为汉字的构成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现代学者认为,“转注”、“假借”实际上只是用字的方法。

D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A 【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分析判断,A项,“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表述不正确,应是“汉语成语承载着……”所以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对于相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是五四以后才出现的、用白话写作、继承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但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适合表达现代人思想情感的新体诗歌。

B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但又不同于新闻,它强调文学性,要求作者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

C《兰亭集序》中所引用的“死生亦大矣”出自《庄子·德充符》。

D《诗经》中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15国风,全是民间歌谣,《氓》属于“卫风”。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加横线字的写法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A訾詈      隰则有畔  陨身不恤      棹将移而藻挂

B房檩      方锐圆凿  契阔谈宴      不胜杯勺

C凭栏远眺  凭虚御风  晤言一室之内  何方圆之能周兮

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横搠赋诗      长乐王回深甫  意愤填膺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岌可危    荷以为衣兮  人才

B              之狐          甘之如

C鱼服  不有初    靡之音        一时

D夫教子  儿已薄禄  道义        吉人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莫言

①我五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的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教育人们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行为那是可以理解和可行的。

B.文章写了爷爷、父亲都“严厉地批评了我”,目的是为了反衬母亲对自己教育的不足,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母亲只能用自己的勤劳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无暇顾及我。

C.本文通过回忆母亲在苦难日子里顽强生活的勇气与信念,以及对我的启悟与激励,表现了母亲的坚韧、勤劳、朴实与伟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由衷感激和尊敬。

D.作者认为许多像母亲一样的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

E.文章第二段“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体现了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地面对困难的坚毅品质,让我敬佩。

2.第③段中,画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行文上有何作用?

3.作者为什么说母亲捶打野菜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问苍茫大地,谁住沉浮?(《沁园春·长沙》)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记念刘和珍君》)

3.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荷塘月色》)

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诗经·氓》)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采薇》)

6.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离骚》)

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短歌行》)

8.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兰亭集序》)

9.其声呜呜然,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赤壁赋》)

10.                    ,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