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1)《氓》中用斑鸠和桑葚作比,告诫女孩子不要沉迷爱情以免上当受骗的句子“ , ...

(1)《氓》中用斑鸠和桑葚作比,告诫女孩子不要沉迷爱情以免上当受骗的句子“                                 !”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流泪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3)《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此地有__________________, 茂林修竹又有__________________,映带左右。

4)《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无穷的语句是:                                                      !”

 

(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崇山峻岭 清流激湍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清燕堂

贺铸

雀声啧啧燕飞飞,在得残红一两枝。

睡思乍来还乍去,日长披卷下帘时。

(1)诗的一、二句体现了什么时令?描绘的是怎样的情景。

(2)全诗着意表现怎样的情绪?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

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史记·刺客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为悦己者            容:打扮

B襄子如厕,心          动:感动

C则虽死不               恨:遗憾

D乃使使持衣豫让         :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

①去而事智伯②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③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④我故国士报之⑤子之为之伯,名既成矣⑥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3.关于文章内容的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豫让改名换姓,入赵襄子宫中修治厕所领着刺客埋伏在其中,但被赵襄子发现,未能成功。

B.豫让埋伏在赵襄子出行必经的桥下企图行刺,又被擒获。这一次遭到襄子的严厉斥责:“你这是自以为得计啊,我不再放过你了。”

C.豫让信奉“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条,智伯对于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他想方设法要为之复仇。对于这种“义”,赵襄子也是赏识的。

D.豫让伏剑自杀前作了最后一搏,三次跳起来向赵襄子扑去,但只是刺破了赵襄子的衣裳,最终未能替智伯报仇。

4.下列课本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游褒蝉山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听莫言获诺奖演讲,我的感受是:本色。本色就是他的最大特色。

没有拔高自己,也没有自我矮化,他展现的就是他这么一个人,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爱谁谁。他可不会为讨你的欢心而改变自己,更不会因桂冠加冕而自我戏剧化,仿佛真的铁肩担社稷似的。

是大英雄自本色。本色其实很难得。尤其在众人无限的期许与无限的挑剔面前。

莫言以不变应万变:我就这么着了,你能怎么样?我是来领奖的,又不是来拉选票的。难不成还要为别人的喜怒哀乐而活吗?让你失望了,那活该。别怪我,在你认识我之前我就这样了。你有更好的演讲稿,那你来讲啊。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我估计他心里还是有点火的。这几个月撒向他的鲜花,没有使他更温柔,因为泼向他的口水,反倒使他更坚强了。

其实,作家的定义和角色有很多种,莫言选择了最原始也最基础的一种:讲故事的人。好像挺低调,可把中国故事讲到万众瞩目的诺贝尔领奖台上,就牛逼了。

潜台词是:许多作家自以为真理在握,自我戏剧化地传道乃至殉道,却连故事都讲不好。基本功都不过硬,最好别自命为作家。

作家还是要拿作品说话的。任何口号都可能随风而逝,文学经典才是铁板钉钉,光靠嘴皮功夫是拿不下来的。

作家可以像上帝一样置身度外地俯视瞬间政治风云(他的参照系是几千年人类文明史,再辉煌或再黑暗的朝代都只能算作插曲),缄口莫言,守口如瓶,保持要么纯个人要么立足于全人类的独立思考。

大作家大诗人的功绩显现在:众生内讧之时,巴比塔土崩瓦解之际,他却独辟蹊径地以个人之神力“建造了一座非人工所能建的纪念碑”(普希金语),其流传久远一点不逊色于亚力山大的功德碑。

不管怎么说,能看出莫言是个感恩的人,对母亲的感恩,对故乡的感恩,对军艺导师徐怀中的感恩,对改革开放的感恩,甚至对中国小说先驱蒲松龄的感恩,以及对外国先驱马尔克斯与福克纳的感恩。哪怕这些恩情有的只是之于他个人而言的。但一个功成名就后懂得感恩的人,比忘恩负义或恩将仇报的人在我眼中更朴实,更有人味儿,也更感人。

昨天晚上记者采访我,问莫言获诺奖对整个中国文学复兴是否有效用?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纯文学在八十年代高居于中国文化的金字塔尖,才造就出莫言等一代新作家及北岛、舒婷等一代新诗人的横空出世。后来,过度的市场化(或者说过度商业化)又使纯文学快变成文化金字塔垫底的了。

从莫言获奖开始,纯文学终于把颠倒的乾坤扭转过来,重新荣登金字塔尖的位置。

1.下列关于莫言演讲“本色”的特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莫言的演讲不为讨好听众而改变自己,有铁肩担社稷的精神与气概。

B莫言获诺奖的演讲,既不拔高自己,也不贬低自己,表现出了本色的特点。

C在众人无限的期许与挑剔面前,莫言以不变的本色应对各式不同听众。

D莫言在功成名就之时懂得感恩,这表现出更朴实、更感人的本色特征。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莫言的演讲不因为别人喜怒哀乐而改变,表现其一贯的做人态度。

B莫言在文学界算是个大英雄,所以他的演讲才能表现出本色的特点。

C莫言获奖后既有对他的赞扬,也有对他的不理解甚至是贬抑攻击。

D不少作家自以为真理在握,自我戏剧化,可连把故事讲好的这一基本功都不过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莫言获奖演讲给人最突出的感受是他的本色特点,这也是其魅力所在。

B过度商业化使纯文学的地位下降,从莫言获奖开始,纯文学重新回到了它至高无上的位置。

C作家可有多种角色,作者推崇那样的把自己低调地定位为一个讲故事的人。

D作家是要用作品讲话,不能光靠自我宣传,空喊口号,文学经典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查看答案

作文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安提斯泰尼:“你从哲学中获得了什么呢?”他回答说:“同自己谈话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的获得,人的思想和情感才有了往高尚和纯粹境界提升的可能。

请以“同自己谈话”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某中学于9月10日教师节举办诗歌朗诵会,请根据对下面诗歌内容、风格等方面的理解或评价,为主持人在三首诗词之间设计两段衔接语。(每段不超过50字)

徐志摩《再别康桥》

衔接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戴望舒《雨巷》

衔接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