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跨马行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其地。嗜奇之士焉。

天台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椽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余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水有上瞿塘滟澦之          虞:担忧

B.嗜奇之士                恨:怨恨

C.诗人文士游眺饮            射:射箭

D.盖得于山水之助者        侈:奢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竹间山高者 /  水行江石悍利

B.杳莫测所穷 /    庭学试归而求焉

C.余齿益加耄矣 /  志意常充然

D.多老死其地 /    会予京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首段写川蜀山水之险,为下文赞扬陈庭学饱览川蜀山水而达到“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作铺垫。

B.作者羡慕陈庭学游历了川蜀的奇山异水、名胜古迹,同时也希望他还能以“坐守陋室,蓬蒿没户”的颜回、原宪为学习榜样。

C.作者认为,山水能使一个人“气充”“语壮”“志意高”,但人的“意气”并不一定都从山水之中而来。

D.作者指出陈庭学之所以能够“其诗益工”,是游历川蜀山水后的结果,认为这与古人所强调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是一致的,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这个道理。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2)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1.A 2.B 3.D 4.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椽/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屡从大将北征/有劳”中可以不停顿) 5. (1)骑在马上走,那么,在密密麻麻的竹林中,山又高,走几十天都不能看见山顶 (2)当我年轻时,对于外出游历天下,曾经抱有大志,但是因为学业还没有成就,所以没空闲时间去。 【解析】 1. 试卷分析: A.“水有上瞿塘滟澦之虞”一句的大意理解是“水路上有瞿塘峡、滟滪堆之类的忧虑”可见这里的“虞”理解为“担忧”。B.“嗜奇之士恨焉”的理解是“喜欢寻奇探胜的人因而心存憾恨”,可见这里的“恨”是“遗憾”。C.“诗人文士游眺饮射 ”的理解是“诗人文土游览登临、饮酒射投”,可见这里的“射”是“投射”的游戏。D.“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理解是“这大概是因为在川蜀山水中得到了很多的助益吧”,可见这里的“侈”是“多”。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卷分析: B.“杳莫测其所穷” 句中的“其”是代词,它的;“庭学其试归而求焉”句中的“其”是副词,表希望语气。A.“则竹间山高者” “水行则江石悍利”两句中的“则”都是“那么”。C.“而余齿益加耄矣” “而志意常充然”两句中的“而”都是连词,表递进。D.“多老死于其地 ”“会予于京师 ”两句中的“于”都是介词,“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卷分析:D.“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这个道理”理解不准。作者写本文是为了通过写陈庭学饱览山水而且因之“其诗益工”来突出山水对人的情操的陶冶,从而指出应该去寻求山水之外更高的东西,即孔学儒道,勉励陈庭学辞归以后,像颜回、原宪那样“坐守陋室”,修身养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卷分析:文言断句要先了解句子大意,本句大意是“天台士陈庭学君,会写诗。他由中书左司掾,屡次随从大将北征,颇有功劳,升任四川都指挥司照磨,从水路到了成都” 。再联系断句的一般规律,“由”等介词处断开。这样就可以进行正确的断句了。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1)试卷分析:文言翻译要先确定考点,本题涉及的考点有①“跨马行”骑在马上走,“累”多,“旬日”几十天,“巅际”山顶。②“尝”曾经,“出游天下”游历天下,“顾”但是,“不暇”没空闲时间。解决了这些考点,再在补充省略成分的基础上翻译整句,要使翻译的句子语意通顺。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翻译】我国西南一带的山水,只四川境内最为奇特。但那里与中原一带相距万里之遥,陆路上有剑阁、栈道之类的险阻;水路上有瞿塘峡、滟滪堆之类的忧虑。骑着马走,沿路层层竹林遮蔽高山,连续十来天,仰头看不到山顶;登上高处往下俯瞰,绝险的山谷有几万尺深,茫茫渺渺看不到谷底,令人惊恐万状,肝胆颤抖。乘船在水中行,江水悍猛,礁石尖利,波涛险恶,漩涡诡异,船只一旦稍微失去控驭,偏离航道仅有尺寸大小,就被撞得粉碎像泥土般下沉,船中人便喂饱了江中鱼鳖之腹,通往四川的道路艰难到这种地步。因此,不是做官出仕富有财力的人不能前往游历;不是天生富有文才的人,即使游览了也无所得;不是身壮体强的人,大多老死在那里。喜欢寻奇探胜的人因而心存憾恨。 天台士陈庭学君,会写诗。他由中书左司掾,屡次随从大将北征,颇有功劳,升任四川都指挥司照磨,从水路到了成都。成都,是四川的要地,扬雄、司马相如、诸葛亮等名人住过的地方。入川后,凡是英雄俊杰争战攻取、驻扎戍守的遗迹,诗人文土游览登临、饮酒射投、赋诗咏诗、歌唱呼啸的处所,庭学没有不去游历观览的。他既经游览,就必定写诗抒发感受,来记写那景物时世的变迁。于是他的诗歌愈加工妙。过了三年,庭学依照惯例辞官归家,在京城和我会遇。他的精神更加饱满,言谈愈发宏壮,志向意趣益加高远,这大概是因为在川蜀山水中得到了很多的助益吧。 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到了壮年可以出游时,四面八方战火纷飞,没有落脚的地方。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边,合为一家,而我已经年龄更加大了。想要再像庭学君那样去游历,还能够实现吗? 不过,我听说古代的贤士,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原宪等,大都坐守乡间甘居陋室,蓬蒿杂草遮没了门户,但他们的志向意趣却经常是很充沛的,好像他们的胸中存在足以包容天地万物的精神力量。这是什么原因呢?莫非有超出于山水之外的东西吗?希望庭学君归去之后,尝试探求一番。如果有什么新的体会,就请把它告诉给我,我将不仅仅因为庭学曾经游历川蜀这一点而惭愧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练习

捕蝶者

筱敏

你痴迷于捕蝶事业。

你爱蝶,研究蝶,珍藏蝶。你自信你是蝶的知已,蝶亦恍惚成了你的生命,你甚至反复地梦过化蝶了。

你备好捕蝶网,这种网轻、软,纤维细而滑,不易损伤蝶翼及其鳞片。你把必备的工具缚在腰间:采集盒、三角纸袋、记录本、铅笔、剪刀、镊子,还有毒杀蝶的广口瓶。你把呵护美丽的一切都想得极其周密,你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你出发去捕蝶,你去往原野、山林、洲屿的幽寂处寻捕蝶中奇珍。蝶在你眼前飞舞。看那蛱蝶,多美!但比不上凤蝶:翅表斑斓七彩,通身闪耀灿烂的金属光泽,飞舞时异彩耀目,体态优雅,尾突飘逸,如飘带,似轻丝,当风起落,若仙若幻。

你的捕蝶网在操纵你了,神助一般的手感。迎头下网,追尾兜网,网网必有所获。手腕轻抖扭转纱网,封死网口,网中的精灵徒然挣扎,在你手中逃脱的可能已经是零。

隔着纱网,你清楚地看到你的猎物的处境,清楚地辨别出它们的价值。你一手轻提网底,小心翼翼取出那只眼蝶或蛱蝶,将它两翅朝后并拢,像它停在叶间歇息时的样子,然后用手指在其胸肌上轻轻一捏,非常之轻,然而必须是致命的,你要保持它外观的完整。你感觉到那里有不可挽回的破裂声,这声音除你与它之外,连片刻之间与它双飞双栖的情侣也不能听见。你用质地柔软光滑的三角纸袋把它装好。

然而有一些蝶你不这样处理,你不要那胸节间的破裂声,你要一个更完整的标本。于是,你并拢了它的双翼之后,轻轻往它的腹部注射一丁点儿酒精。它在你手中颤栗了一下,是挣扎吧?它很快就不动了,杀死一只大尾凤蝶只需要05毫升酒精。

但若是命运垂青于你,遇到太珍稀的,太宝贵的,颤栗的就应该是你了:一只刚刚出蛹的新蝶,双翅还是润湿的,鳞片鲜丽,纤尘未染,就在你的网里。你激动得几乎昏厥,眼窝潮热,倚着树干大口吸气。你果断地启用了你的毒瓶。它即刻就不动了,即刻。这造物的绝世精灵,连挣扎的瞬间也没有,它完美如初。

你曾经想过生与死的问题吗?从前有一位远方的诗人,悲恸于另一位诗之精灵被凌虐,他要与帝王谈谈生与死的问题,那就像被你捕获了的这蝶之精灵的伴侣,竟从逃亡之路返回来,停在你的环罗纱网之上,要与你谈谈生与死的问题。你们能以什么方式交谈呢?

你想谈谈美,谈谈你全身心的珍爱,谈谈你的贡献和牺牲。这是你的宗教,你坚信这是世上惟一的宗教,决然的美和决然的虔诚。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成为一个珍稀标本名扬世界,还是默默耗损掉美丽终老山林?

你隐身树丛等了许久,那只精灵的伴侣到底没有回来。

你想着毒瓶内的那只蝶,你急不可耐,取出一支细小的钢针,自蝶的胸背中央插入穿透,将它固定在凹槽内的软木条上。蝴蝶有没有心脏?你是专家,你清楚。如果有,这一针正好就从它的心脏穿过。谁会听到那破裂之声?

现在,趁它的翅膀还未僵硬,你用拔针轻轻将它们左右展开,使前翅的后缘与身体成直角,后翅前缘脉与前翅的后缘相称。那宽大透明的翅膜何等完美,翅膜内贯穿的纵脉以及横脉,惟上帝之手能创造出来。刚刚羽化成蝶,还没来得及振翅,还没有经风吹拂。鳞片呈砌瓦状密密排列在翅膜之上,洁净,流利,鲜亮,没有丝毫磨损。在你的展翅板上,你用拔针为它展翅,是它平生第一次的展翅,也是最后一次的展翅,这或许就叫做永恒吧?它娇艳的色泽之上,覆过一层银质的灰色,像是由外而内镀着溪涧的月光,也像是由内而外渗着绝世的悲伤。

你用拨针将蝶的触须拨正,左右对称摆在头的前方,轻轻把长纸带压覆过蝶翅的基部及外缘,远远用虫针固定好。这是一个绝好的标本。在你珍藏的标本盒里,它将走遍世界,赢得无尽的惊叹。它将永远栩栩如生。它价值连城。它属于你。

现在你掏出记录本,写编号、采集地点、时间、海拔高度、采集人……蝴蝶名称那一栏你空着。空着!午时的太阳穿过林木,在你周边溅起一道道光芒,像在布置一个祭奠。这是蝶类专家最辉煌的时刻,你感觉自己如同帝王。那一栏空着,那意味着这绝世的精灵将以你的名字来命名。

那位远方的诗人来了,带一个很瘦很长的影子,现在他要与你谈谈生与死的问题。是生与死,而不是美、价值或声誉。

你们对峙良久。你一时有些恍惚,分不清那是诗的精灵还是蝶的精灵。然而有一个信念在你是明确的:

你是胜者。

这事实不再能改变。无论它是什么精灵,你已建立了伟业它已失去了生命

1.“它即刻就不动了,即刻。”句中连用两个“即刻”,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捕蝶者“痴迷于捕蝶事业”,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

3.结合文章内容,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蝴蝶有没有心脏?你是专家,你清楚。如果有,这一针正好就从它的心脏穿过。

②午时的太阳穿过林木,在你周边溅起一道道光芒,像在布置一个祭奠。

4.本文采用第二人称来写,请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5.文章末尾说:“你已建立了伟业,它已失去了生命。”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评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练习

风干的名著

有关名著的改编缩写问题多年以来聚讼纷纭议论不断。但不管不同的声音有多少各种各样的改编本依然源源不断流行坊间。这些改编缩写本其数量之多简直有把天下名著一网打尽之势纷纷冠之以“中国古典名著普及本”“外国名著学生读本”还有什么“袖珍本”“卡通本”“速读手册”等名目繁多如乱花撩眼。

我认为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是不能改编缩写的至于用戏剧、影视等其他艺术形式表现则另当别论。单从文学这种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说来改编缩写之举便有违常理。文学作品是一个生气贯注的有机整体是各组成要素之间撕裂不开的、血肉关联的组合。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一经成形便由不得别人来改动了。压缩了篇幅减少了字数不仅仅是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异和退化或干脆就是仅仅与原作名字相同的另一部东西。

著名学者陆建德指出“文学名著必须维持原貌正如阿凡提的汤必须原汁原味我们爱读《红楼梦》因为那是曹雪芹的文字”“一部伟大的作品多‘潜在的魅力’人物头上小小的饰物或下意识的细微举动都暗含了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如此文学名著才发散出千古如斯的永恒魅力给人以经久的艺术享受。改写者往往遗神取貌地抽取所谓“故事”而对那些看似无关宏旨其实又充满意味的细节都看成可有可无的无谓枝蔓难逃朱笔的杀伐。有完整情节的作品尚不能改动更遑论那些异乎传统路子的作品。别的不说就如汪曾祺和阿城吧他们在作品里营造的那种境界流淌着的那种诗性语言依样画瓢都学不像更不要说什么改写了。

我想起了有阵子对京剧的改造。据说为了让这个传统艺术能叫年轻人接受便去掉京胡月琴的悠悠京韵代之以“嘭嘭嚓嚓”的动感摇滚。这种被改造后非驴非马的东西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倒是和时下名著的遭遇惊人相似。原本沉甸甸的东西变得轻飘飘醇美的诗情变得淡乎寡味丰饶的意蕴变得肤浅稀薄形象苍白语言温吞乏善可陈。这类东西不可能引起读者进一步阅读原著的欲望而恰恰相反会严重地败坏读者原本不错的胃口。在他们看来这些所谓名著还不如小时候老爷爷讲的故事那般亲切有味。

在速食快餐速配一次性等快捷型消费成为时尚的今天名著改写之大行其道不是偶然的。这种短平快的东西无论对阅读上只想浅尝辄止装点门面的成人还是考试应急的学生无疑适销对路。但提高素质实在是一件旷日持久的事情特别是在文学艺术方面更需要长期的浸润和熏染这是一种作用于灵魂的过程急于求成不得。那些风干的名著那些被榨干了艺术汁液的纸页能给读者留些什么呢?

1.列有关“名著改写”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由于没有多少不同的声音所以名著的改编本源源不断流行坊间。

B改写者只是抽取名著中的“故事”而忽略了那些充满意味的细节。

C有完整情节的作品不能改动那些异乎传统路子的作品则更不可以。

D在改写者看来那些所谓的名著不如老爷爷讲的故事那般亲切有味。

2.下列不属于“文学名著是不能改编缩写的”理由的一项是   

A文学名著是特殊的精神产业改编后导致聚讼纷纭议论不断。

B文学名著是一个有机整体和组合改编后质就会产生变异和退化。

C文学作品内容丰富改编后就失去了原汁原味不能维持原貌。

D文学作品意蕴丰饶改编后引不起阅读欲望倒了读者胃口。

3.用文中的观点简要指出归有光《项脊轩志》片段的“潜在魅力”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查看答案

2015年九月上旬,一名两岁多的小萝莉即将进行心脏手术,她很害怕,一直在哭,为让小家伙平静下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脏外科的副主任医师石卓抱着她一起看卡通视频。在温暖的怀抱里,小姑娘渐渐放松下来萌萌哒照片迅速刷爆朋友圈。请你为这名医生点个赞,并说说点赞的原因,不少于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个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1)春节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端午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找出下面四个话语情境的表述不当之处,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

情境一  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写道: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爱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情境二  某电视节目这样评价汉献帝:“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情境三  腾讯体育消息: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情境四  某律师在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中说: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

【情境一】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情境二】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情境三】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情境四】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