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抗生素滥用与DNA污染 青霉素问世后,抗生素成了人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抗生素滥用与DNA污染

青霉素问世后,抗生素成了人类战胜病菌的神奇武器。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新的抗生素层出不穷,但是,抗生素奈何不了的耐药菌也越来越多,耐药菌的传播令人担忧。2003年的一项关于幼儿园口腔卫生情况的研究发现,儿童口腔细菌约有15%是耐药菌,97%的儿童口腔中藏有耐4—6中抗生素的细菌,虽然这些儿童在次前3个月中都没有使用过抗生素。

从某种意思上说,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有利地抑制了普通细菌,客观上减少了微生物世界的竞争者,因而促进了耐药性细菌的增长。

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机突变来解释的。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事实上,这些年来,每一种已知的致病菌都已或多或少获得了耐药基因。研究人员对一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分析表明,它的基因组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基因,包括所有耐抗生素基因,都是外来的。耐多种抗生素的鲍氏不动杆菌也是在与其他菌种交换基因中获得了大部分耐药基因。

研究人员正在梳理链霉菌之类土壤微生物的DNA,他们对近500个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都检测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平均每种链霉菌能够耐受七八种抗生素,有许多能够耐受十四五种。对于实验中用到的21种抗生素,包括泰利霉素和利奈唑胺这两种全新的合成抗生素,研究人员在链霉菌中都发现了耐药基因。研究发现,这些耐药基因与致病菌中耐药基因有着细微的差异。有证据表明,耐药基因在从土壤到重危病人的旅途中,经过了许多次转移。

人类已经认识到滥用抗生素对自身健康的严重威胁,并且也认识到在牲畜饲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的严重危害。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进牲畜的生长,但同时也会是牲畜体内的病菌产生耐药性。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为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抑制耐药菌的传播,世界各国应限制对牲畜使用抗生素。欧盟决定从20061月起,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剂。

人畜粪便如果流入河道,或是作为饲料的一部分被撒入农田,其中的细菌就更加容易繁殖和传播其耐药基因。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调查,人畜粪便是如何在耐抗生素基因的蔓延中起作用的。

抗生素滥用造成的DNA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1.对上文划线句子中“付出代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各种耐药菌的快速传播现状令人担忧。

B 现在抗生素无法对付的细菌越来越多。

C 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很快。

D 细菌能从死亡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

2.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基因是可以从其体外获得的。

B 土壤中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

C 只要彻底杀死各种细菌就可阻断耐药基因的传播途径。

D 欧盟已经全面禁止在牲畜饲养过程中使用各种抗生素。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需要不断开发各种新型抗生素来战胜各种不通的耐抗生素病菌。

B  土壤中的耐药基因经过多次转移,传播给人后其耐药性会逐步下降。

C  检测牲畜排泄物中有无耐药基因即可判定其饲料是否添加了抗生素。

D  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人们就不会感染各种耐抗生素病菌。

 

1.D 2.A 3.A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D项答非所问,不符合划线句子的语境,原文说的是“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 细菌能从死亡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不属于“现代医学”范畴,不符合题干 “付出代价”。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 试题分析:B项以偏概全,文中说“他们对近500个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都检测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平均每种链霉菌能够耐受七八种抗生素,有许多能够耐受十四五种。”只是检测了近500种,但不能得出“每一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C项无中生有,文中说“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可见,即使杀死细菌,同样不能阻止耐药菌的传播。D项以偏概全,文中说“欧盟决定从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剂。”并没有说要禁止各种抗生素。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3】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需要根据原文信息和科学知识推断。B项无中生有,文中说“有证据表明,耐药基因在从土壤到重危病人的旅途中,经过了许多次转移。”但并没有说明其耐药性会逐步下降。C.已然和未然混淆,文中说“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调查,人畜粪便是如何在耐抗生素基因的蔓延中起作用的。”也就是说,目前还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检测。D.以偏概 全,抗生素滥用只是产生耐抗生素病菌的其中一个途径。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

拥有爱心,尊重他人,温文尔雅,心胸宽阔,正派真诚……这些高尚的“教养”在我们的生活中,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教养的芬芳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         ,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⑵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

⑻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氓》)

(9)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10)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这首五言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⑴简析这首诗颔联的意境。

⑵“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联系本诗意境加以分析。

⑶结合全诗看,这首诗是如何写出诗人的“寂寞”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白居易传

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馀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元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注:①勋庸:功勋。此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②履道里:洛阳里巷名。唐白居易居处。 ③科头:指不戴冠帽。 ④鸡林国:国家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捕贼                     亟:立即,迅速

B.会昌初致仕                   致仕:获得官职

C.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忠鲠:忠诚耿直

D.如山东父老农桑             课:讲,谈论

2.下列句子中,全都说明白居易诗歌受到人们欢迎的一组是

①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②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③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馀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

④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⑤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⑥及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抓捕盗贼,遭到了权贵的嫉恨,后来就被贬为江州司马。

B.有一年,黄河以北地区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

C.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译:

⑵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译:

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那年,那猴

柳边河

秋收过后,生产队会计稀里哗啦拨弄算珠,根据每一个社员家庭的人口、出工和分配的多少得出哪家该进钱哪家该补钱,准备开分红会。每年此时,段二爷和他的母亲总会有盼头。他和他的母亲,都是能出工的劳力。

段二爷其实并不姓段,也并不是能够称得上“爷”的老头。他叫佟寿,虚岁二十的年轻壮小伙。为何叫段二爷,都是那回看猴戏看出来的。耍猴戏的人姓段,叫段二爷,身材瘦瘦的,佟寿和他差不多。那年秋收后耍猴戏的段二爷牵着一只可爱的小猴来到小村庄里耍猴戏。吃完晚饭老老少少早早地来到生产队的晒谷场上围坐上了。佟寿家离晒谷场近,自然就来得早坐在最前面。耍猴戏的段二爷牵着戴了官帽穿着官服的小猴,提着个小锣咣咣咣的绕场一周就算开场了。猴戏耍得精彩就不必说了,大家正全神贯注地看着,不知那耍猴戏的段二爷变了个什么戏法,把坐在前排的佟寿变成了他自己的模样,那小猴把佟寿当作段二爷在他身上又抓又抚,弄得佟寿不知所措,头发被抓得乱蓬蓬的。身边的人明明看着坐的是佟寿,怎么会成了段二爷,都感到不解。从此,佟寿就没有哪一个叫他佟寿,不管大人小孩都叫他“段二爷”了。

分红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进钱的人家不必说,补钱的人家就得一五一十地把钱拿出来,补给那些劳动日挣得多的。可钱从哪里来?那时候是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要想把什么变一分钱是没有什么可变的,唯独自留地里种点辣椒或其他的经济作物,秋后按国家牌价卖给供销社才能变出点钱来,所以每到要分红的时候该补钱的人是愁上眉头。

有的进钱人家与补钱人家相互谈好,答应喊着,等哪时有了哪时给。段二爷没有找哪一家喊,自己的劳力,癞子头上的虱子——跑不脱。他想到的是进现钱,好实现他的愿望。

分红会上,各自揣着的心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像灯火苗一样摆动,跳跃,或被灯蛾扑打得东倒西歪。桌上摆着一沓钞票。段二爷看着那沓钞票逐渐地矮下去,完全消失了,会计还没有叫到他的名字,他全身冰凉。

会计终于叫到他的名字,宣布他应进一百三十元,比去年多了十五元。尽管多了十五元,段二爷心里高兴不起来,当他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会计接着念了下一个人的名字。

下一个是佟金银,生产队长,是段二爷亲幺爸,人多劳力少,应补一百五十元。

佟金银当场把二十元现钞搭在桌子上交给了出纳,剩余一百三十元。他望了望段二爷,大声地喊,段二爷,喊到哈,过几天给你。

说话算话哟,幺爸。段二爷只得应承了一句。你放心,男儿汉大丈夫。佟金银拍着胸膛慷慨答道。

腊月说到就到,家家户户置办年货忙。段二爷分红该进的钱还没有到手。心里着急,亲自登门要账。佟金银满口答应,行,没问题,等会赶场就给你找来。你放心,好侄儿,下午我亲自给你送来。下午六点钟了,段二爷还不见幺爸拿钱来。一下午他都死盯着佟金银赶场回家的路,眼都望穿了。天色渐渐朦胧起来,他终于看到了一个模糊的人影朝这边晃动。那影子他很熟,不错,是佟幺爸,喝醉了酒,一路乱七八糟地唱着京戏:咣扯咣扯咣……

段二爷心急火燎,不等他咣过来就扑了上去。佟幺爸一把抱住段二爷,好侄儿,我晓得,我晓得,然后用醉气熏熏的嘴对着段二爷的耳朵耳语了几句,段二爷还没愣过神来,佟幺爸用京腔大笑着大摇大摆地走开了。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了,段二爷的钱还是一分没得,别人家热热闹闹,自己家里冷屁熏烟,再也按捺不住,怒火中烧,再次登门催帐。这次段二爷是麻了脸,甚至是开黄腔不认亲了。佟金银,你跟老子拿钱不,不拿老子今天跟你拼了。

佟金银看到一个晚辈指名道姓骂到自己脸上来,又是堂堂的一队之长,顿觉不光彩,恼羞成怒,站出来指着段二爷一阵骂,腊时腊月的你吼哪样?老子又不是说不拿,你那点老子拿不起是不是,老子少喝两杯……

邻居七八个男劳力汉上前各自劝说才算把火扑灭。

年三十,佟幺爸为了表示歉意,置办了年饭把段二爷母子俩请到家里。佟幺爸一阵甜言蜜语劝下三杯酒,然后又亲情加感情滔滔不绝,乖侄儿,幺爸实在是对不起你,今年幺爸确有难处……摆了摆头,叹一口气,举杯同段二爷又连干了两杯接着说,明年,明年补偿你,让你工分挣得更多,幺爸说话算话,绝对不骗你……又是两杯下肚,段二爷不胜酒力,有些昏昏的了。佟幺爸接着话茬把他的意思讲完,明年佟石川家饲养耕牛到期了,我把它转让给你,一年多挣三百多个劳动日呢。你想想,三百多个劳动日一年多收入几十块啦……

段二爷懵懵懂懂地听着,不知什么时候进入了梦乡。等他一觉醒来,已是家家户户桃符更新,噼里啪啦燃放鞭炮贺新春。段二爷被鞭炮声震醒,模糊中仿佛又看到那只猴在他身上抓捞……

1.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段二爷什么样的情感?

2.小说中的佟金银是什么形象?请简要概括。

3.小说叙写“可钱从哪里来,那时候是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秋后按国家牌价卖给供销社才能变出点钱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主要内容是围绕秋收分红展开的,却花了不少笔墨交代“段二爷”名字的由来。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