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的文字在表述上有几处错误,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尊敬的屠呦呦研究员: 请允许我...

下面的文字在表述上有几处错误,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尊敬的屠呦呦研究员:

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工程院和我本人妁名义,衷心祝贺您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为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健康的目的一直不懈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今天又看到您成为我国首位医学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我感到非常激动,这是我国科技界的骄傲!

×××

×月×日

……

 

①“请允许……名义”句中“和”改为“并以”;②“为了……目的”一句中“的目的”删除;③“今天又看到您成为我国首位医学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改为“今天又看到您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医学科学家”。(改对一处2分,改对两处4分,改对三处5分) 【解析】 试题分析:“和”并列不当;“的目的”句式杂糅;就“今天”句,语意不连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通读语段,整体感知,逐句辨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无名氏的《全相三国志平话》都在评述三国的故事,    。这不仅因为它们各有不同的哲学深度和时代精神,更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叙述人口吻”;陈寿用的是史臣的口吻,罗贯中用的是文人小说家的口吻,    。近代以降,“各位看官”,“却说”、“且说”等这些作者用于自白的陈词套语渐被丢弃,汉语小说作者那类传统的说者形象开始退出叙事舞台,正如人们常提及的:现代小说史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就是作者的隐退.尽量不要站出来说话,    ,这几乎成了当代小说家不约而同遵守的一个规则。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中华文化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在思维方式上注重整体性,_____________,从具体鲜活的生活中去体味身心的怡悦与精神的自由,倡导在最痛苦最艰难的生活中品出人生的甘美和诗意。

A.既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也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B,不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而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C.既不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也不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D.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而不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媒体对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关注颇多,尤其对随之而来的宅基地闲置问题甚

为忧虑,一些专家认为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B.不少人都会用眼镜布来擦拭眼镜上的灰尘,一些专家表示并不认同这一做法是正确

的,因为多数眼镜布造价低廉,纤维间隙较大,用它擦眼镜只会适得其反。

C.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体现,是指导我们党夯实

执政之基、永不脱离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

D.没有经历痛苦的人生很肤浅、很简单,挫折、磨难、痛苦可以使人冷静,使人深邃,

使人清朗,让人生变得更丰富、更深刻。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毛泽东习字兼学并蓄,广采博收,有自己的创新,他的书法行追羲之,草赛米芾,狂

傲不羁,挥洒飘逸,龙飞凤舞,___________。

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遭遇罕见干旱,洛杉矶市___________,往水库里投放了近1亿个

塑料球,以期高效节水,这种塑料球能有效阻止湖水蒸发。

③南怀瑾儿子南一鹏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与父亲的缘分里,我感受到亲情,也受教如

学生。我父亲对社会现象非常理解,所以告诫我们,不以___________来哗众取宠。”

A.独辟蹊径  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B.独树一帜  独辟蹊径  标新立异

C.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独辟蹊径    D.标新立异  独辟蹊径  独树一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

“真人”熊十力

熊十力(1885~1968)原名继智,号子真,晚年号漆固老人,湖北黄冈县人,哲学家.曾任教于南开中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

哲学家牟宗三记叙他与老师熊十力的初见.那是1932年冬,熊十力“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好像一位走方郎中,在寒风瑟肃中,刚解完小手走进来”。

言谈中,他忽一拍桌子,大喊:“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

    再看熊十力,眼睛瞪起,“目光清而且锐,前额饱满,口方大,颧骨端正,笑声震屋宇,直从丹田发”.此情此景此人,牟宗三以“真人”二字冠之

熊氏天性张狂.他师从欧阳竟无学佛,却不尊经,常自称菩萨,后来却写成《新唯识论》破旧立新,气得欧阳痛骂不已.有人撰《破新唯识论》,对他进行驳斥,他马上又著《破<破新唯识论>》,破来破去,颇有意思.

论者称,熊十力天性旷迭,不喜雕饰.一次,王元化来访,他恰在沐浴,于是招呼王进门,自己赤身坐澡盆之中,与王谈话,一派魏晋风度。而他的信札、著作,常写在已用过的纸背上,字迹潦草不堪.

不过,熊十力最有“真人”风范之处,当数他一身牛气,平生绝不媚俗.徐复现当时官拜少将,是蒋介石面前的红人,常问学于熊.一次,他替蒋带给熊100万元支票,熊十力盛怒拒绝,并破口大骂徐和蒋,声音之大,自后山一直传到院里.

熊十力喜欢骂人是出了名的.徐复观初次拜见熊十力,请教应读何书.熊教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说那书早年已经读过了.熊十力不高兴地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不久后,徐再见熊十力,说已经读完.熊问有什么心得?徐便接二连三地说出许多不太满意处.熊十力未听完便斥骂道:“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它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比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经此—骂,徐复观立起来了.

即使是好友,也难逃熊氏一骂.

在北大时,熊十力常与废名探讨佛经,每每意见不合,争得面红耳赤,声音越辩越高.一日,两人身着单衣,正辩到紧张时刻,忽然陷入寂静,全无声响。众人忙去探看,发现二人扭打在—起,互相卡住脖子,难发一言.

发生在两位学人中间的这场殴斗,后来被演绎成无数版本。有说法称二人是在桌子底下扭成一团,还有人说打架时,熊正“坐在马桶”上.据传,熊十力不敌废名,被叉出门外,仍然“边逃边骂”.不过,二人过几天相聚,又谈笑风生,和好如初.

又一次,熊十力因学问与梁漱溟发生争论.争论结束,熊十力不甚解气,趁梁漱溟转身,跑上去打他三拳头,口骂“笨蛋”方休.

不过,熊十力并非一味狂妄之人.早在1919年,梁漱溟与熊十力尚未谋面,即收到熊的信,说梁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文章中,“骂我的话却不错,希望有机会晤面仔细谈淡”.

熊曾自我辩白,“人谓我孤冷,吾以为人不孤冷到极度,不堪与世谐和.”“凡有志于根本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

1949年以后,熊十力脾性依旧,坚持不肯改造自己,数次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建立哲学研究所,允许旧学传播。

而熊十力写书,仍然批判唯物论之缺失,被当做“反动复古主义”而遭到痛批。

“文革”开始,熊十力不挂领袖像,只设孔子、王阳明、王船山座位,朝夕膜拜.但此时,他目光不再炯炯有神,谈吐不再潇洒自如,情绪也不再热烈激昂,而是“常独坐桌边,面前放一叠白纸,手中握枝秃笔,良久呆坐”。

后来,由于抄家、批判等变故,熊十力精神有些错乱,不断给中央领导写信,连裤袜之上,都写着对“文革”的抗议.

当年意兴豪放的这位“真人”,在他80余岁时,穿一件褪色灰布长衫,扣子全无,腰间胡乱扎一根麻绳,独自一人走在街上,跌跌撞撞,双泪长流,口中念念有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熊十力与牟宗三初见,“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好像一位在寒风瑟肃

中刚解完小手的走方郎中,言谈中狂傲地称只有他能讲晚周诸子。

B.熊十力性情狂放,不拘小节,他赤身坐在澡盆里和王元化交谈,颇有魏晋风度:他

不媚权贵,不接受蒋介石的馈赠,并高声大骂,狂性毕现。

C.熊十力喜欢辩论,每次说不过对手就大打出手,打不过就跑,边跑还要边骂,这表

现了他醉心学术、有孤往精神的的一面。

D.熊十力“文革”期间受到严重打击,造成精神错乱,狂放不羁的性格也发生了很大

变化,变得沉稳少语,其晚年的境遇令人惋惜和同情。

E.本文叙事生动,语言简洁,描写细致入微,作者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

写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出一个真性情的狂士形象。

(2)文章第二、三、四自然段引用牟宗三对熊十力的有关记述,有什么作用?

(3)文章两次写到熊十力大骂徐复观,这样写有有什么好处? 

(4)文章称熊十力为“真人”,熊十力的“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