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治 学(节选) [魏]徐干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学(节选)

[魏]徐干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选思,治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民之初载,其曚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别群物斯辨矣。学者,心之白日也。故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曰:智,仁、圣,义、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教以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三教备而人道毕矣。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襄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诗》云“高山仲止,景行行止”,好学之谓也。

倦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循雌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是以情性合人,而德音相继也,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谓师人矣。马虽有逸足,而不闲舆,则不为良骏;人虽有美质,而不习道,则不为君子。故学者,求习道也,若有似乎画采,玄黄之色既著,而纯皓之体斯亡,敞而不渝,孰知其素欤?

子夏曰:“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亟闻天下之大言,则志益广。”故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

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忘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易》曰:“君子以自强不息。”

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然鄙儒之博学也,务于物名,详于器械,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此无异乎女史诵诗,内竖传令也。故使学者劳思虑而不知道,费日月而无成功,故君子必择师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教而人道毕矣             备:具备

B.然后知被褐之               陋:粗陋

C.终身亹亹,而后已           没:死亡

D.学者不患才之不             赡:供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譬如宝在玄室/乃设九宾礼

B.而不闲舆,不为良骏/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C.志者,学师也/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

D.故君子必择师/犹且从师而问

3.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B.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C.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D.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刚出生是蒙昧无知的,有如珍宝放在暗室里,想寻找却看不出,太阳的光辉照进去,各种东西就一目了然,而学习就是这太阳。

B.只有接受过学校的教育,然后才知道不学习的困惑,所以学习这件事,就好像是登山一样,越走越高,就好像是睡眠,越久越充足。

C.作者认为,学习是君子能够成德立行的原因。他们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就好像是天空的运转,好像是日月的运行,终身勤勉不倦。

D.学习上要以博大要旨为首务,不能斤斤计较于诘训名物,寻章摘句,但如果老师选得好,即使致力于诂训名物,也会有很大的成就。

 

1.D 2.A 3.A 4.D 【解析】 1. 试题分析:D项“赡”应是“充裕,足够”的意思,理解文言实词应结合其语境考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项的两个“于”都是介词,“在”的意思。B.表假设连词,于是、就/表转折连词,却; C.助词,的/代词,代歌声;D.句尾语气词,可不译/代词,相当于“之”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根据句式对称和虚词的用法特点,可知“如登山焉”和“如寤寐焉”、“动而益高”和“久而愈足”是对称句式,且“焉”字是虚词,放在句末,因此“高”“足”“焉”后应断开。这样可排除C.D两项;而后面“则”要放在句首,“然”字是形容词词尾,“杳然”不能断开,这样就排除了B项,故答案为A。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D项后一分句内容错误,致力于训诂名物,只会徒劳无功,没有成就。这个跟选项没有关系。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的“于”字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A.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与时俯仰,以其狂惑      通:疏通

B.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适才

C.若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望:希望

D.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修列:著述,编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今臣亡国贱俘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刘备天下枭雄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奚以之九万里而             B.而刘病

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D.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悟言一室之内                   B.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其翼若垂天之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