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分句。要求句式、内容与画线部分保持一致,语言有文采。...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分句。要求句式、内容与画线部分保持一致,语言有文采。

深度阅读似品茗,须细品:在风静人定的夏夜想起那“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逸致         

                                                    

 

示例:在秋风萧瑟的黄昏,想起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 在寒风肆虐的早晨,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纯净。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句式仿写类试题,句式仿写类试题一般要看句式和修辞。作答本题的时候首先要观察句式的特点,本题句式是“季节”“引用诗句”“诠释诗句内涵”。根据对本题的理解,可以得出以下参考:在秋风萧瑟的黄昏,想起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 在寒风肆虐的早晨,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纯净。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被称为高考“梦工厂”的河北省著名学府——衡水中学有近万名在校生,连续15年的高考升学率均为河北省最高;去年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有104名,占全省的80%以上;2014年高考,理科700分以上的学生河北省共有61人,其中衡中54人,全省文科前100名衡中占了98人,河北省文理科状元也均出自该校。

材料二:“像黑洞一样”吸纳全省优秀生源的衡水中学实行“无死角管理”,学生的作息时间从早晨5:30起床到晚上22:10下晚自习都在紧张的学习中度过,甚至有些班级要求学生课堂上达到“零抬头”。学生的成绩、德行、卫生、出勤全部纳入“量化管理”,包括“男女生频繁交往”、发呆、吃零食等都属扣分范畴。学校的老师会把你的每一分钟规划好,让你时刻处在卷子、课本、笔记本、积累本的包围中。

(1)请用一句话向别人介绍衡水中学,不超过30个字。

(2)你对衡水中学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不超过个50字。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古代中国城市,无论是都城还是州县所在地,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      ,广大乡村则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轨范内生存。国与野、都与鄙、城与乡之间,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这使中国古代城市不仅是政治性的,而且是消费性的,城市手工业基本是为官府服务的官手工业。

A.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

B.即城市一般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而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

C.即乡村向城市缴纳贡赋、提供劳役,一般却较少从城市获得产品

D.即乡村一般较少从城市获得产品,而向城市缴纳贡赋、提供劳役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发展良好与否,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着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B.电视剧《离婚律师》围绕着“相信爱情,经营婚姻”为主题,讲述了两个原本不再相信爱情的离婚律师最终走进婚姻殿堂的故事。

C.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使得我国的舞台技术管理人才十分匮乏,懂得舞台技术、精通演出项目管理的高级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D.《变形金刚4》引爆了电影市场,成为第一部中国电影史上“首日票房超2亿”的电影。这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电影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查看答案

在下列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服装鞋帽的尺码号型该如何确定?这些与日常生活________的设计,都有赖于人类工效学基础数据的采集分析。

(2)房市升温回暖,银行却________,究竟是临近年末“没钱贷”,还是挑肥拣瘦“不愿贷”,调控升级“不敢贷”?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       

A.休戚相关 扬汤止沸 养痈遗患       B.休戚相关 釜底抽薪 养虎遗患

C.息息相关 釜底抽薪 养痈遗患       D.息息相关 扬汤止沸 养虎遗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然而贡献的归属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4 年,泰国玛希敦奖将 5 万美元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 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2011年9月,81岁的屠呦呦登上了拉斯克医学奖的领奖台,斩获临床医学研究奖,那是彼时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拉斯克医学奖认为,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可见这个奖项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

四年后,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位中国女科学家,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并不认可集体成就的诺贝尔奖,把奖项颁给了在青蒿素研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无穷的魔力。屠呦呦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屠呦呦从小树立治病救人理想到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奋钻研,不懈追求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B.“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

C.由于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试验中患上了多种慢性疾病,但她没有退缩,坚持工作,先后完成了抽取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研制、开发双氢青蒿素等工作。

D.屠呦呦因《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受到启发,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很快便成功发现青蒿素。

E.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2.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3.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上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屠呦呦因维护个人权益的行为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一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