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荀子《劝学》)

(3)是故无贵无贱,                  。道之所存,                。(《师说》)

(4)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5)桂棹兮兰桨,             。渺渺兮予怀,               。(苏轼《赤壁赋》)

 

(1)恰同学少年 挥斥方遒(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也(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5)击空明兮溯流光 望美人兮天一方 【解析】 试卷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反复记忆,注意字形的正确书写,尤其是散文中的虚词和通假字。本题中 涉及的难写的字比较多,如“挥斥方遒、参省乎己、师之所存也、冯虚御风、溯流光”等字要特别注意正确书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余自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隙:暇,空闲的时候

B.上高山,入深林,穷 :曲折

C.到则草而坐,倾壶而醉 :拨开

D.过湘江,染溪,斫榛莽 :攀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1)凡是州山水有异态者

(2)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B.(1)攀援而登,箕踞

(2)吾尝终日思矣

C.(1)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D.(1)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

(2)生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用来说明“西山之怪特”的一组是(   

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4.以下对本文有关内容和写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游众山写起,然后笔锋一转,写宴游西山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愉悦,第一段对第二段起衬托作用。

B.全文紧扣“始”字落笔,从“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到“始指异之”,再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结束全文。

C.西山之怪特美和作者受到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美相互映照,作者的“情”与西山的“景”完全融为一体,最后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

D.作者陶醉于西山风景的“怪特”之中,不觉“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作者醉倒山中,无法行走,以致天黑了还没有能够回去。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故乡的沉沦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我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

(取材于耿立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文中台湾老兵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2.请简要分析“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3.本文以“故乡的沉沦”为题,有什么作用?

4.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这句话的认识和感悟。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曾在齐国稷下讲学,后游历秦国,晚年任楚国兰陵令。今存《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B.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曾任吏部侍郎,谥“文”,后人又称“韩吏部”、“韩文公”,有《昌黎先生集》。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D.毛泽东同志喜欢用旧体诗的形式来表现现代生活的思想内容,这些诗其实属于古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A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因诗人巧用对比和夸张而意境深邃,富于情味。

B.诗中一、二两句前后呼应,既是纪事写景,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C.诗中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构思灵巧,戏语雅趣中又启人神思。

D.这首短诗表达了诗人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也表现了诗人的一片童心。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月明星稀,乌鹊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D.攀援而登,踞而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