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含苞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D 【解析】 试题分析:排列句子顺序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如何学会排列句子呢?我们按下列方法进行。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 (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 。训练五步骤:(1)粗读知大意 (2)细读找顺序 (3)精读巧排列 (4)朗读细审定 (5)品读活运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视/抵   /目尽裂   烙/根问底    持/汗流

B.首/   赘/危如   伤/满目    使/往不咎

C.言/   怪/目而视   望/眼花    /紫嫣红

D.刀/   益/官野史   /头晕目    声/引高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文。

(1)所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王勃《滕王阁序》

(2)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王勃《滕王阁序》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4)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要求:(1)任选一个角度立意。(2)题目自拟。

(3)写一篇内容充实、说理深刻的议论文。

(4)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语境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3分)

唐宋诗词歌赋是一座座巍巍丰碑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唐宋诗词歌赋又是一顶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珍宝。这里你既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    既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       在这里既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床前明月的故乡情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有草长莺飞的忆江南有春光明媚的蝶恋花        

 

查看答案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3分)

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题。(16分)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李汉荣

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虽然,喧嚣膨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离开人群。

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可能不是欲望,他不可能不思考他在人群里的角色、位置、分量和份额。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化验自己的灵魂,会发现置身人群的时候,灵魂的透明度较低,精神含量较低,而欲望的成分较高,征服的冲动较高。一颗神性的灵魂,超越的灵魂,丰富而高远的灵魂,不大容易在人群里挤压、发酵出来。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庄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孔子独对大河而感叹时间的不可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佛静坐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智慧;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寂静旷野发出哲人浩叹:“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不羁的诗魂飞越无限,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怀;爱因斯坦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科学探究和哲学思考的对象,他认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界不过是通过对真理的求索,获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由此,人变得辽阔而谦卑,对这个无限地存在着也永恒地包裹我们的伟大宇宙献上发自内心的敬意……正是这些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为人群带来了太丰盛的精神礼物,在人群之上利益之外追寻被人群遗忘了的终极命题,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而走出人群,去与天空商量,与更高的存在商量,与横卧在远方也横卧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商量,然后将思想的星光带给人群,带进生存的夜晚。

为此我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什么“单位”,在“单位”里、在沙发上制作的思想,多半只有单位那么大的体积和分量,没有普世价值。把存在、把时间、把宇宙作为我们的单位吧,去热爱、去痛苦、去思想吧。

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也不愿总是泡在低处的池塘里,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有限时光。我需要登高,需要望远,我需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需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泽的内心。

我正在攀登我的南山。目光和灵魂正渐渐变得清澈、宽广,绿色越来越多,白云越来越多,我正在靠近伟大的天空……

[注]这是作者《南山》系列散文中的一篇,南山位于作者故乡。

1.作者认为“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是。(不超过20个字)(2分)

2.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文章列举这些人物有何作用?(6分)

3.从全文看,“精神的天空”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者期望自己“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原因。(4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开头以排比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个人与人群之间的紧密联系,接着笔锋一转,写人群“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为后文提出远离人群的主张作了暗示和铺垫。

B.第二段中“挤压”、“发酵”’、“挤兑”等动词的运用,避免了与下文“提炼”一词的重复,并使文章的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变化。

C.通过深沉的思考、努力的探索,“我”的眼界变得开阔,思想变得澄明,琐碎而陈旧的生活也由此得到改变。

D.作者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单位,认为这种机构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使人无法达到精神的高处。

E.“低处的池塘”和“高处的白云”在文中是一对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作者借它们含蓄地表达了对两种不同境界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