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句式对应、内容相关。(4分) 勾践卧薪尝胆,国家...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句式对应、内容相关。(4分)

勾践卧薪尝胆,国家得以光复;                ;唐明皇沉迷声色,导致生灵涂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真是至理名言啊!

 

李煜国破为虏,词境为之一新;隋炀帝荒淫无度,致使身死国灭。(内容2分,句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做仿写题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1.结构一致。结构一致不仅包括句式、语气的一致,还包括句子之间的一致;2.话题一致。包括陈述对象一致和中心主旨一致;3.修辞一致。仿句必须严格遵守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4.格调一致。仿写句子不仅要求正确掌握基本的语言操作技能,而且要求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例句的立意一般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有一定的神韵趣味,仿句的格调应该与其保持一致。本题注意联系历史人物,加以分析写作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4分

记者从山东省政府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获悉,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山东省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作出了明确规定:山东消费者举报食品安全事件如果查证属实可获得奖励,举报奖励设四个等级,最高可按涉案货值金额的8%~l0%奖励举报人。

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或者其他涉及人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进行举报,并积极协助调查处理的,山东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将给予举报人1千元至1万元的奖励。对于举报违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地下“黑窝点”“黑作坊”以及违法生产经营单位内部或者食品行业内部的举报人员,应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一个奖励等级。每次举报奖励最高金额一般不超过30万元。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征帆去棹残阳里,                  。(王安石《金陵怀古》)

(4)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杯两盏淡酒,        。(李清照《声声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卜算子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注】这首词是辛弃疾因力主抗金遭贬,赋闲在江西农村时所作。李蔡:李广堂弟,才能平庸,元朔五年被封为乐安侯。力田:汉代掌管农事的小官。

1.赏析这首词上阕所运用的主要手法。4分

2.词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12分)

杜伏威,齐州章丘人也。少落拓,不治产业,家贫无以自给,每穿窬为盗。与辅公祏(shí)为刎颈之交。公祏姑家以牧羊为业,全祏数攘羊以馈之,姑有憾焉,因发其盗事。郡县捕之急,伏威与公祏遂俱亡命,聚众为群盗,时年十六。

时下邳有苗海潮,亦聚众为盗,伏威使公祏谓曰:“今同苦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何不合以为强,则不患隋军相制。若公能为主,吾当敬从,自不堪,可来听命,不则一战以决雄雌。”海潮惧,即以其众归于伏威。江都留守遣校尉宋颢率兵讨之,伏威与战,阳为奔北,引入葭芦中,而从上风纵火,迫其步骑陷于大泽,火至皆烧死。有海陵贼帅赵破阵,闻伏威兵少而轻之,遣使召伏威,请与并力。伏威令公祏严兵居外以待变,亲将十人持牛酒入谒。破阵大悦,引伏威入幕,尽集其酋帅纵酒高会。伏威子坐斩破阵而并其众。由此兵威稍盛,复康安宜。

宇文化及之反也,署为历阳太守,伏威不受。又移居丹阳,进用人士,大修器械,薄赋敛,除殉葬法,其犯奸盗及官人贪浊者,无轻重皆杀之。太宗之国王世充,遣使招之,伏威请降。封吴王,赐姓李氏。

武德四年,遣其将军王雄诞讨李子通于杭州,擒之以献。又破汪华于歙州,尽有江东、淮南之地,南接于岭,东至于海。寻间太宗平刘黑闼,进攻徐圆朗,伏威惧而来朝,拜为太子太保,仍兼行台尚书今。留于京师,礼之甚厚,位在齐王元吉之上,以宠异之。辅公祏之反也,诈称伏威之令,以其众,高祖遣赵郡王孝恭讨之。时伏威在长安暴年。及公祏平,孝恭收得公祏反辞,不晓其诈,遽以奏闻.乃除伏威名,籍没其妻子。贞观元年,太宗知其冤,赦之,复其官爵,葬以公礼。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不堪,可来听命         揆:估计、揣度

B.阳为奔北,引入葭芦中       奔北:逃向北方

C.进用人士,大修器械         进用:提拔、任用

D.诈称伏威之令,以其众     绐:蒙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即以其众归伏威         冰,水为之而寒

B.犯奸盗及官人贪浊者     为惑也,终不解矣

C.辅公祏反也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谋臣

D.复其官爵,葬公礼       泊牧谗诛,邯郸为郡

3.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了杜伏威“有勇有谋的一组是   

①伏威与公祏遂俱亡命,聚众为群盗

②何不合以为强,则不患隋车相制

③阳为奔北,引入葭芦中,而从上风纵火

④伏威令公祏严兵居外以待变,亲将十人持牛酒入谒

⑤由此兵威稍盛,复屠安宜

其犯奸盗及官人贪浊者,无轻重皆杀之

A.①⑤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辅公祏在杜伏威落拓时接济他,后来又成为杜军事上的得力助手,但他最终的谋反却给杜伏威一家带来灾祸。

B.杜伏威利用海陵贼帅赵破阵的狂妄自大,在酒席上斩杀了他,由此使得自己的军队逐渐强盛起来。

C.杜伏威率部转移到丹阳后,提拔任用有名望的人,大力修整器械,减轻赋税,废除殉葬法,显示了自己的治理才能。

D.杜伏威归降太宗后,凭借自己的才能受到优厚礼遇,但后来受到朝廷猜忌,最终被高祖赐死。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祏数攘羊以馈之,姑有傅焉,因发其盗事。(3分)

(2)今同苦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3分)

(3)闻伏威兵少而轻之,遣使召伏威,请与并力。(4)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网络文学的新贡献    桫椤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始终在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中摇摆前进。但是,基于人类情感的稳定性,文学所要表达的人的内心世界已是“常量”状态,唯有文学的形式才是“变量”。从甲骨文到当代长篇小说,

从希腊神话到后现代主义诗歌,我们看到的多是形式上的变化,文本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写并无太大的差别。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技术下的文学样式,其“新”也在形式上。

网络文学的出现颠覆了文学要以“书”的形式存在的历史,网络成为文学的载体,文学的传播方式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文字的黑白意境被光怪陆离的光电幻境所取代。如同从原始岩画、陶器到青铜,从竹木简到帛和纸,文学又一次迎了载体形式的变化,这是文学最典型的“当代性”。

除了载体和传播形式的变化,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注入的另一股新力量,是它所引起的文本形式的变化。从早期的《悟空传》到改编为电视剧走红的《甄嬛传》,它们都在以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文本样式发挥着吸引读者的优势。叙述以对话为主,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模仿网络聊天的样式;段落容量短小,甚至以句号分段,每一句话都成为一段,令读者从冗长、复杂的文本段落中解脱出,以轻松、快捷的愉悦体验完成阅读。受此影响,当代文学作品在文本形式上正在悄然变革,一些传统文学期刊上的作品,大段的描写或抒情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短小精悍的对话和叙述。

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另一个贡献,是对新的语言形式的吸收和运用,这主要体现在对日常生活用语和对网络语言的大量运用上。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学所使用的话言已经完全没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特别是在大量的对话描写中,基本上是日常口语的翻版,具有鲜活的现实元素。

当然,任何艺术形式都不会是纯粹的形式艺术,即便是那些“无厘头”的篇章,也一定在表达某种意义。望文生义地理解“网络文学”,仿佛网络是形式,而文学是内容,但事情远非这样简单,网络文学也不是文学在网络上流传这样简单。在天马行空的瑰丽想象和简朴随意的表达中,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进行着新的探索。

以网络小说为例。网络文学的某些类型正走在一条文学的“返祖”道路上,诸如那些神魔、仙侠、玄幻等类型化作品,它们的创作甚至直逼文学头的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所不同的是它们的作者并非像文学的祖先们那样,以懵懂的目光认知世界,而是怀揣现代科技重新审视人的存在。

不过在所谓“快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语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作者代替读者进行文学性思考,将作品所反映的文字背后的意义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不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晓作品的内涵。信息时代临,网络充当着这个时代的主流表达方式,网络文学也是当代史学的重要特征之一。面对争论和质疑,网络文学也亟待进行自我调整与变革,努力呈现出新的面貌。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网络文学”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它作为互联网技术下的文学样式,“新”在形式上,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写没有变化。

B.它的载体形式发生变化,由以“书”为载体转为以网络为载体,传播方式由静态转为动态。

C.它影响当代文学作品的文本形式,使传统文学期刊的作品用对话和叙述代替描写或抒情。

D.网络文学所使用的语言已经基本没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都是日常口语的翻版。

2.关于网络文学的贡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本样式上,网络文学的叙述以对话为主,段落容量短小,阅读体验轻松、快捷。

B.在语言形式上,网络文学大量运用日常生活用语和网络语言,具有鲜活的现实元素。

C.在寻求意义表达上,网络文学某些类型的作者怀揣现代科技重新审视人的存在。

D.它将文字背后的意义直接呈现,读者不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晓作品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上,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是“常量”,文学的形式是“变量”,文学的变化多是形式上的变化。

B.在文学的“返祖”方面,网络文学追求的是天马行空的瑰丽想象和简朴随意的表达。

C.“快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作者代替读者进行思考,因为语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

D.网络文学是信息时代的文学主流表达方式,面对争论和质疑,要讲行自我调整与变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