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人应有一种贵族精神 博华 中国经济发达了,神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人应有一种贵族精神

博华

中国经济发达了,神州富人雨后春笋般地崛起。富裕起来的暴发户们,大都以贵族自居,自以为有了钱就是贵族。我们现在大部分中国人所理解的贵族生活就是住别墅、买宾利车、打高尔夫,就是挥金如土、花天酒地,就是对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实际上,这不是贵族精神,这是暴发户精神。在我们中国人的概念中,贵族学校就应该享受贵族般的优越条件,有贵族样的优越生活。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里,富与贵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但事实上这是两回事儿。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正因为我们对贵族精神存在着严重的误读,导致我们中国人过去不但不提倡贵族精神,反而极力批判贵族精神。

英文里的noble,除了有“贵族”的含义外,还有“出身高贵的”“高尚的”“伟大的”“崇高的”“卓越的”“辉煌的”等含义。英国人所指的贵族并不一定是那些非常有钱的人,主要是指那些有着高贵气质,做人很绅士的那部分人,也就是具有贵族精神的人。他们心目中的“贵族精神”包括高贵的气质、宽厚的爱心、悲悯的情怀、清洁的精神、承担的勇气;以及坚韧的生命力、人格的尊严、人性的良知、不媚、不娇、不乞、不怜;始终恪守“美德和荣誉高于一切”的原则。因此,“贵族精神”并不必然地为那些出身“贵族”的人所垄断,普通的平民只要不断努力学习,坚持塑造自己的人格状态,同样是具有“贵族精神”的贵族。贵族精神,首先就意味着这个人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献自己,服务国家。中国人提倡“富贵”,但“富”和“贵”却是两码事。“富”是物质层面的,“贵”是精神层面的。中国人虽然实现了物质层面的富裕,但很多人却无法逾越精神层面的障碍,达到“贵”的高度。这其中的原因与我们不提倡贵族精神不无关系。

贵族精神的高贵之处,那就是干净地活着,优雅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孟子所提倡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就是一种贵族精神。儒家鼓励人们做君子,不做小人。儒家所推崇的君子,就是一种富有贵族精神气质的人。今天,国人普遍缺乏贵族精神,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素养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

基于这样一种意义,精神的贵族和所谓富有之人应该是没有关系的。精神的贵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贵族。因为这种贵族精神不是用钱可以买来的。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未来的国民素质决定着它发展的方向和发达的程度。让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充盈一种贵族精神对提升和改善中国人的素质来说实在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大好事情。

(节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各项中,对“贵族精神”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高贵的气质、宽厚的爱心、悲悯的情怀、清洁的精神、承担的勇气都是贵族精神。

B.坚韧的生命力、人格的尊严、人性的良知、不媚、不娇、不乞、不怜也是贵族精神。

C.孔子所提倡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就是一种贵族精神。

D.贵族精神,首先就意味着这个人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献自己,服务国家。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国人普遍缺乏贵族精神”的原因的一项是(  

A.与我们中国人不提倡贵族精神,极力批判贵族精神有关。

B.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素养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

C.很多人无法逾越精神层面的障碍,达到“贵”的高度。

D.“贵族精神”为那些出身“贵族”的人所垄断,普通的平民无法具有。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贵族生活就是住别墅、买宾利车、打高尔夫,就是挥金如土、花天酒地,就是对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B.在英国,贵族是指那些有着高贵气质、做人很绅士、具有贵族精神的人,而不是那些非常有钱的人。

C.“富”是物质层面的,“贵”是精神层面的,富与贵是一样的,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D.因为贵族精神不是用钱可以买来的,所以,精神的贵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贵族。

 

1.C 2.D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与“贵族精神”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C项,不是孔子提倡的。所以选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抓住关键词语“国人普遍缺乏贵族精神”,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理解句意。然后将选项分别代入进行比较分析,D项,原文说“贵族精神”并不必然地为那些出身“贵族”的人所垄断,普通的平民只要不断努力学习,坚持塑造自己的人格状态,同样是具有“贵族精神”的贵族。所以选D。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A项,只是大多数中国人的观点;B项,原文中说“不一定是那些非常有钱的人”,并不完全排除有钱人;C项,与文意不符。所以选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用一句中国传统白话,形象地点出了当前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是忧患,更是承诺。

B.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在财富、权力等社会资源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决不能忽视教育权力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是保证教育公平的两个主要因素。

C.一篇文章写得好与坏,不在于它文辞多么优美,形式多么新颖,而在于它要有思想有风骨,惟有此才能永恒。

D.不但毛泽东思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使国民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的指南针,也是我们现代社会经济中实现安定团结和和谐发展的一架导航仪。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3分)(   

A.最近,“中国式”过马路一词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引发了人们热议和思考。网友口中的“中国式”过马路等交通违规现象在我市怎样,原因何在,又该如何根治这一现象?

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C.这是一句禅语啊!幸福指数全在自己掌握。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啊”,(这是应该经常说的)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

D.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特殊的想象天赋成全了莫言,使他在从取材炼意乃至细节描写诸方面都获得了高度自由,在创作的“自由王国”里如鱼得水,几近达到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点石成金的境界。

B.很多同学总是认为,平时因为时间关系,马虎点没关系,考试时认真就可以了。因而对卷面不以为然。殊不知,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C.在久居大陆的人的眼里,大海的一吟一荡都是诗。可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人,早已司空见惯了归帆片片,鸥影点点。

D.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精粹     坐阵     休闲装     出奇不意

B瑕疵     鄙薄     熟稔      陪礼道歉 

C厮杀     蜡梅     两全其美     凋敝

D徇私     观摩     元霄节     伶牙俐齿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园/逮   托/   /超   /贬

B.伛∕佝          窃∕  祷∕

C.切∕        冕∕           伏∕海

D.遒    ∕冷       制∕    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