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网友在微博上曝光了一组图片,显示为几名...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满分5 manfen5.com

    有网友在微博上曝光了一组图片,显示为几名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内摆拍,可以看到后面手术台上躺有病人。“医生手术室自拍”经网络和部分媒体的传播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为此,西安市卫生局通报了此事的调查处理结果,称该照片发生在民营二级甲等医院西安凤城医院,拍摄于2014年8月15日,经过连续7个小时的手术,保住了一位40多岁农民工的左腿,在完成手术后,因手术室即将搬迁,医务人员拍照留念。根据通报,涉事医院及医生被处以多项行政处罚,其中包括对常务副院长记过处分、留职察看一年,分管副院长免职等决定。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常怀悲悯之心 常怀悲悯之心,世界就会到处充溢着温馨。总忘不了那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常怀悲悯之心而可爱。 与休斯敦火箭队续约五年的姚明,身价高达7600万美元,对他来说,一场重要的比赛,可以为他赢得数百万美元的收入。 在我们的心里,姚明是一个巨人,一个一心扑在体育事业上的运动员。2005年,姚明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列,记者为此采访了他:“现在你是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是真的捐献还是仅作为一个形象代言人?” “我已经签过意向书了,一旦匹配成功的话,马上就捐。” “如果你正在举行一场重要的比赛呢?” “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姚明用反问做了最好的回答。姚明的心中,深埋着对生命的尊重,对不幸者由衷的悲悯之情。姚明也因此变得更加可爱更加璀璨夺目。姚明用行动告诉我们,要常怀一颗悲悯之心,为生命、为人类。 悲天悯人之心是一种人文情怀,慈善之举并非只是富人、名人的专利,只要怀着一颗爱心,对他人充满关怀之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慈善家。洪战辉从11岁起就照料身患精神疾病的父亲,抚养捡来的“妹妹”,12年含辛茹苦,感动中国。每个人的悲悯之心都同样可贵,都值得我们尊重。困境中的相濡以沫、相互扶持最令人感动! 记得《新安晚报》曾登载了一则新闻《一个儿子与36位“爹”和“娘”》,事情是这样的:25年来,普通工人王玉林义务赡养了36位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让他们安享晚年。王玉林悲天悯人的情怀唤起了更多人心底的美好情感。“王玉林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10年里,志愿者形成了4000人的庞大队伍。 对待任何人,都应该常怀悲悯之心。人因怀有一颗悲悯之心而更加可爱、更加高尚,现在如此,历史上也是这样。 19世纪中叶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成为南北 一天,刚结束了一场战斗,林肯遇见了一位狂热的北方军支持者。“这场战役中,他们死了2700人,而我们只牺牲了800人,这对我们来说是大获全胜的一战啊!太棒了!”该女士激动地欢呼道。林肯却严肃地说:“3500个手足同胞为此丧生,这样的战斗能称之为大获全胜吗?”“哦,总统先生,您可别这么说。”女士辩解,“事实上,我方只损失了800人,不是吗?”林肯低下头,泪水涌出了他的眼眶。他简短而有力地回答道:“女士,看来我只能说,这个世界远远大于你的心灵世界。” 林肯之所以能够推动世界文明向前发展,是因为他的心灵世界比平常人的心灵世界要博大得多,是因为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比一般人更多的悲悯之情。 常怀悲悯之心,你的心灵会因此而更加充实、更加广阔、更加纯洁。人人常怀悲悯之心,社会将会更加和谐,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比较新,思考的角度很多。 立意参考: (一)从医院医生的角度: 1.医涉事生在病人还没有离开时拍照,是“对生命的轻视”;缺乏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职业精神;医生的拍照行为应该考虑社会的影响;医生的行为不合理,但合情;未考虑医患关系。院方存在管理漏洞和医风建设问题。 2.手术成功,医生高兴,理所应当。医生手术成功后的喜悦是善意的。医生的劳动应尊重。医生并非不尊重生命。医生治病救人后的行为无关医德。 (二)从行政部门的角度: 1.严厉快速,对社会负责;惩前毖后,教育后人。 2.处罚过当,以处罚推卸管理责任;被媒体绑架,缺乏担当;行政部门缺乏引导教育。 (三)从媒体的角度: 1.应当起到喉舌和监督作用;为媒体的正义呼声叫好;网络时代的媒体监督理更有效。 2.媒体恶意挑拨医患关系,对人性善良的忽视暴露了不少网络媒体还缺乏作为大众媒体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心。媒体为博取公众眼球而恶意炒作。媒体应当张扬社会正能量。媒体的效益与责任。医生用手术刀救人,媒体却可以用手中的笔伤人。 (四)从公众的角度: 1.面对社会丑恶现象要有正义感;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关注社会,担当责任。 2.对传闻要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断,不可轻信。眼看未必是实;公众不要成为媒体和舆论的奴隶。胸怀悲悯,理性宽容。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一则漫画,请你用两句话概括该漫画的内容。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押韵;③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意象,常常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从下列意象中选择一个作为对象,写一段话描绘你所想象的情景。要求:①体现意象特征;②句式不限;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④字数不超过60字。(4分)

羽扇纶巾    梧桐细雨

大漠孤烟    渔舟唱晚

 

查看答案

“微博”已成为新的文化现象,不少人都选择通过“微博”方式和自己的粉丝互动,或者发表自己对于社会文化热点的点评。“微博”产生了大量的经典语录,为网民津津乐道。请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主题,写一则微博,要求凸显个性,令人回味,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字。(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神针

墨中白

    泗州人喜食鱼,善捕鱼。人常下水,会受风寒,年纪大,腿脚胳膊会酸痛。有病就要治,汴河桥头的许三楼就能医。许三楼治病,很少开药,他常告诫人说,是药三分毒,人生病,是身体中了邪气。有人就医,问清病因,许三楼便拿来细银针,找准穴位,扎进去。一般扎针七天,准好。

    许三楼每天太阳偏西准时关门。如来晚了,不管是平民乞丐,还是达官贵人,对不起,明天再医。也有破例时候,一次,钱家当铺少爷上树掏鸟窝摔下后昏迷不醒,钱家人急抱孩子找许三楼。听见哭声,许三楼快步出屋,钱家人一见,扑通跪下,求他救人。许三楼猛一转身说,拿针来。说着话,接过银针,一二三四,银针瞬间扎下,不一会儿,孩子嘴角开始抖动,许三楼脸上露出笑意,紧接着,五六七,又飞快扎下三根银针,孩子睁开眼睛。

    钱家送来白银百两,可许三楼只收十文钱。

    还有一次破例。新来知府白一品腿酸疼不能站立。师爷上门请许三楼。许三楼认真对师爷说,家中病人多,实不敢离开半步,还请知府上门才好。师爷回去告诉知府,白一品没有生气,坐轿去见许三楼。

    白一品亲自登门,许三楼握针出门迎接,并示意知府不要下轿,就坐在里面扎针。

    一二三四……十二根银针扎上腿,白一品顿感觉疼痛减轻许多。半个时辰过后,许三楼将白一品腿上银针起了,告诉他明天还来,要接连针七天,才好。

    针腿时,透过轿窗,白一品看到前来找许三楼看病的人排着长队。

    第二天中午,白一品到许三楼家门外和百姓一起排队。

    看见等候在外的白一品,许三楼心想,都说新知府清正廉明,关心百姓,看来是真的。自己昨天破例针腿没错,知府离开腿哪行哟?许三楼走到知府面前,要为他扎针。白一品摇头说,等吧。白一品坚持排队。许三楼很感动。

    第三天再针腿时,白一品发现自己是第一个,等腿针好,看病的人才陆续赶来。几天都这样。七天后,知府腿好了。白一品开心说,这下不用坐轿啦。说着话,他从怀中掏出七十文钱,许三楼也不拒绝,伸手接下。

    傍晚,许三楼收拾好银针,正准备关门,忽然从汴河桥飞奔一匹马来,跑到门前,从马上跳下一个红脸大汉。来者双手抱起许三楼准备将他送上马背。

    何事?许三楼也不惊慌。随俺上山治病。不带针,去何用?红脸大汉一听,放开他。

    许三楼进屋拿把银针,顺从地坐到他身后,双手紧紧抱着红脸大汉后腰。白马急驰。半袋烟工夫,马已跑到重岗山。进了山门,红脸大汉下马一看,傻了,身后坐的人不是许三楼,是个十岁男童。

    男孩告诉他说,自己是许三楼的五公子,父亲坐上马后,准备亲自前来,可想到明天还有许多病人来扎针,无奈临时改变主意,让其前来,还请谅解。你也会针?红脸大汉满脸疑问。男童点头,一脸认真。红脸大汉半信半疑将他领到母亲身边。问清病情,男童拿过银针,一二三四……瞬间针已扎好。感觉如何?红脸大汉抱着母双肩,不放心地问。舒服。见母亲闭上双眼很享受,红脸大汉悬着的心才放下来。连针七天,母亲腰不疼了。红脸大汉拿出金银珠宝,男童谢了,只取七十文钱,下山。

    知府得知消息后,去找许三楼,让他帮助劝说山匪孙飞虎,把劫去的救济粮归还给府衙。

    许三楼点头说,试试看吧。

    重岗山寨。红脸大汉热情款待五公子。那可是救命粮。山上的弟兄也等米下锅呀……

    五公子告辞。孙飞虎一直送到山下。临别,孙飞虎左脸上停落一只苍蝇,他刚想伸手拍。只听五公子说,去。话音刚落,孙飞虎就看到眼前立着根细银针,针尖上的苍蝇正挣扎拍打着翅膀。有的钱该拿,有的米不能吃呀。丢下这句话,五公子飞身上马。

    瞅着一路扬起的尘土,孙飞虎禁不住摸了摸左脸,感觉脸有点木。孙飞虎发现嘴歪时,满山正飘着细雨。

    汴河桥头,一个蒙面人找到许三楼,求见五公子。五公子出远门了。何时回来?你的脸不是受一般风寒,要马上针。许三楼答非所问。半个时辰,取针。许三楼交代说,嘴歪最怕风寒,如你用心医治,也不必前来扎针,每天此时只须面向阳光,双手抚心,我便在家为你下针,十天,准好。

    歪嘴人将信将疑骑马回山。想到一路上遇到那么多讨饭灾民,再摸下自己的歪脸,他叫人把救济米全部送还给府衙后,这才安心下来。

    中午十二时,孙飞虎面南朝泗州城许三楼家方向坐好,他刚把双手放在心口,就觉得左脸上,仿佛真有银针一根接着一根扎下,半个时辰后,孙飞虎感觉左脸上针又被一根根拧下。

隔水隔山又隔城的,许三楼真能在他脸上扎针?孙飞虎不信。不过,许三楼没有骗他,十天后,他的歪嘴真的恢复了原形。

    (选自《小说月刊》2013年第4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两项都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有错项得0分)

A 全篇以自然、生动的叙述,交代了许三楼和五公子治病救人的经历,故事算不上复杂,但情节扣人心弦。

B 小说开头关于泗州人喜食鱼、善捕鱼的环境描写,具有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的重要作用。

C 五公子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五公子深受父亲的影响,面对金银珠宝时,也只取七十文钱。

D 文章通过白一品亲自登门以及坚持排队的细节描写,刻画了清正廉明、自尊心强、关心百姓的形象。

E 小说结尾处银针显露出神奇的功效,实则与前文“人生病,是身体中了邪气”相照应,使人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五公子”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3.“许三楼”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4.小说以“神针”为题非常妙,请从标题含意、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小说主题的角度加以探究。(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2)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6)怀良辰以孤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