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韩非子·和氏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韩非子·和氏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  ),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虽献璞而未美,未为主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乃论,论宝(  )此其难也!今人主之于法术也,未必和璧之急也,而禁群臣士民之私邪;然则有道者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②不敢卖重;官行法则浮萌③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陈,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注释】 ①有道者: 法、术之士。②近指君主宠爱亲信的人。③浮萌:游民。萌,通“ ”。:认可。

昔者起教楚悼王以楚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若此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三世而收爵绝灭百吏之秩,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起枝解于楚。商君教秦孝公以什伍,告坐⑤之,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而遂⑥公家之禁游宦之民而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以富,八年而薨,商君裂于秦。楚不用起而削,秦行商君法而富,二子之言也已矣,然而枝解起而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也。今之世,大臣重,民安,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悼王、孝公之听,(  )法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哉!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

【注释】⑤告坐:被告发而连坐。遂:举荐。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武王,文王即位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死去

B士而之以         名:命名

    C不急之枝官          损害

    D.大臣苦法而细民恶也      治:社会安定太平

2.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B.       

    C.                        D.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A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B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C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D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4.下列对课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和氏得到玉璞后,先后两次进献君王,均以欺骗罪被处以刖足之刑。后至文王时他才得以献玉而正名,并将玉命名为和氏之璧

B.第二段,韩非指出若以法、术治国的话,臣则失去擅权弄权的自由,士民则失去游说游荡的自由,法、术也就成了群臣士民的祸害。

C.第三段,韩非借吴起与商君之例,阐明了法、术能否施行于世,取决于君主的判断力以及臣子细民的处世态度。然后借此针砭时弊,指出当世乱而无霸主的原因。

D.文章除了运用和氏之喻、吴起商鞅之例外,还拿悼王孝公楚秦两国君主对法的态度及其结果作对比,文笔犀利而深入浅出,叙议相间而富于变化。

5.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3分)

(2)然则有道者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4分)

(3)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3分)

 

1.C 2.B 3.D 4.C 5.(1)(3分)而是为它本是宝玉却用石来称呼它而悲伤。 (4分)既然这样,那么法、术之士还没被杀戮,只是因为促成帝王之业的法宝还没进献罢了。 (3分)约束靠游说求官的人而使从事耕作与为国作战的人显贵起来。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可以代入原文,也可以联系课内文言文或熟知的成语。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本文是人物传记,可以抓住人物形象,联系上下文来推断。C项“损不急之枝官”中的“损”如解释为“损害”在文意上讲不通,因为前面说“大臣太重,封君太众”“绝灭百吏之禄秩”,后面又说“以奉选练之士”,故应理解为“减少、裁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与前后词的词性有关。第一处“天下之刖者多( )”,此处应是句末语气词,应是表陈述语气,而紧跟着的句子“子奚哭之悲也”中已经使用“也”,故此处应使用“矣”,解释为“了”。第二处“论宝( )此其难也”,这句应是对上文的感叹,前面说“和虽献璞而未美,未为主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乃论”,而第二处的句子就是感叹说鉴定宝玉就是如此的困难,由此可以知道应是“若”。第三处“( )法术之士”,用“则”表示“那么”连接起前后两个句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本句中的句末语气词“也”处可以先断开;“则”一般放在句首连接两个句子,也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倍大臣之议”和“越民萌之诽”结构一致;“道”是名词,在句中一般担当主语或宾语。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本题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首先要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最好将文中的句子划下来,便于比较,也便于理解),然后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A项,“将玉命名为“和氏之璧”,应是楚文王。B项“法术也就成了群臣士民的祸害”有错,原文“所祸”,所字结构,“祸”应为动词,根据前后文,其意应为:(被群臣士民)看作祸害;另,依据选项表述,“法术也就成了群臣士民的祸害”是韩非的观点,这与文章的观点是相违背的。D项,“拿悼王孝公楚秦两国君主对法术的不同态度及其结果进行对比”有错,文中楚悼王与秦孝公并非对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文言翻译。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计分点:宝玉、而、介宾短语后置各1分。宝玉,名词用作动词,是宝玉。而,表转折,却。题之以石,循直译原则,应为介宾短语后置,还原应为“以石题之”,以,用;题,称作、称呼等。悲,为动用法,为……感到悲伤,也可灵活译为动词“悲伤、悲叹”。另,夫,助词,表感叹语气。第二句中计分点:然则、特、帝王、句意各1分。然则,古汉语常见固定结构,古今异义词,此处译为“既然这样,那么”或“这样,那么”。特,只是。帝王,能促成帝王之业,或类似意思,直接译为帝王的,不计分。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译时删去;不戮,含被动义,没有被杀。璞。是一个喻词。第三句中计分点:禁、游宦、显各1分。禁,约束,译为禁止,不计分,译为制止,勉强算对。游宦,靠游说求官,若译为“游说求官”,也给分(游宦: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离开本国至他国谋求官职)。显,使动用法,使……显贵。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楚人卞和在荆山中得到一块玉璞,捧着进献给楚厉王。厉王让玉匠鉴定。玉匠说:“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是行骗,就砍掉了他的左脚。到厉王死,武王继位。卞和又捧着那块玉璞去献给武王。武王让玉匠鉴定,玉匠又说:“是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是行骗,就砍掉了他的右脚。武王死,文王登基。卞和就抱着那块玉璞在荆山下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干了,跟着流出的是血。文王听说后,派人去了解他哭的原因,问道:“天下受断足刑的人多了,你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卞和说:“我不是悲伤脚被砍掉,而是悲伤把宝玉称作石头,把忠贞的人称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文王就让玉匠加工这块玉璞并得到了宝玉,于是命名为“和氏之璧”。 珍珠宝玉是君主急需的,即使卞和献的玉璞不够完美,也并不构成对君主的损害,但还是在双脚被砍后宝玉才得以论定,鉴定宝玉就是如此的困难。如今君主对于法术,未必像对和氏璧那样急需,还要用来禁止群臣百姓的自私邪恶行为。既然这样,那么法术之士还没被杀戮的原因,只是促成帝王之业的法宝还没进献罢了。君主运用法术,大臣就不能擅权独断,左右近侍就不敢卖弄权势;官府执行法令,游民就得从事农耕,游说之士就得冒着危险去当兵打仗;那么法术就被群臣百姓看成是祸害了。君主如果不能抵制大臣的议论,摆脱黎民百姓的诽谤,单要完全采纳法术之言,那么法术之士即使到死,他们的学说也一定不会被认可。 从前吴起向楚悼王指出楚国的风气说:“大臣的权势太重,分封的贵族太多。像这样下去,他们就会上逼主而下虐民,这是造成国贫兵弱的途径。不如使分封贵族的子孙到第三代时君主就收回爵禄,取消百官的俸禄等级,裁减多余的官吏,来供养经过选拔和训练的士兵。”楚悼王施行此法一年就死了,吴起在楚遭到肢解。商君教秦孝公建立什伍组织,设置告密连坐的制度,焚烧书,彰明法令,堵塞私人的请托而进用对国家有功的人,约束靠游说做官的人而使农民士兵显贵起来。孝公实行这些主张,君主因此尊贵安稳,国家因此富庶强大。八年后秦孝公死了,商鞅在秦受到车裂。楚国不用吴起变法而削弱混乱,秦国推行商鞅变法而富庶强大。二人的主张已够正确的了,但是肢解吴起,车裂商鞅,又为的什么呢?为的是大臣苦于法令而小民憎恨社会安定啊。当今之世,大臣贪权,小民安于动乱,比秦、楚的坏风气还要严重,而君主又没有楚悼王、秦孝公那样的判断力,那么法术之士又怎能冒吴起、商鞅的危险来阐明自己的法术主张呢?这就是社会混乱而没有霸王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儒家看重道德,反对沉溺物质生活。下列《论语》中语录,无关这种意旨的一项是(    )

A.君子忧道不忧贫

  B.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C.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D.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虽有九十高龄,但以无尽赤忱善待病人,以赤子之爱对待肝胆外科事业,他凭医术,更凭仁爱感动了世人。

B.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C.智能机器人所处的环境往往是未知的、变化的和难以预测的,因此需要具备思考、行动和感觉三个要素,即能感知识别环境状态,具有学习能力,能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思考和规划,从而对外界做出适应性反应。

D.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得益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采取限行机动车,禁止露天烧烤等措施密不可分。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除非海盗们在攀爬过程中被货船上的水手使用高压水龙赶走,否则,这些身手矫健的人登上甲板后,往往能在10多分钟内摆平大惊失色的船员。接下来,得意洋洋的海盗们就会押着自己的“俘虏”返回索马里北部港口,然后囤积居奇,向船东们“待价而沽”了。尽管各方都呼吁船东“不要向邪恶势力低头”,拒绝支付赎金,以免助纣为虐,刺激海盗更加猖狂地开展打劫活动,但几乎所有的船东都反其道而行之,交钱了事。

大惊失色        B.囤积居奇      C.助纣为虐    D.反其道而行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凌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B.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降服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减低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的品行分数,把他们禁闭起来。

C.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园满。

D.永远膨胀下去的宇宙的未来相当泛味。但是一点也不能肯定宇宙是否会永远膨胀。我们只有大约为使宇宙坍缩的需要密度十分之一的确定证据。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酒(zhuàn)   寂(cén)    (miǎn)     未雨绸(móu)

   B.鱼(zūn)     石(jié)    休(xī)       命运多(chuǎn)

   C.发(jī)      逦(yǐ)     雾(mái)      鼎之作(gāng)

   D.仓(áo)      水(tuān)   结(shù)      流水潺(yuá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