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倾听蛙鼓 杨军 ①蛙鼓,顾名思义。夏秋之交,蛙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倾听蛙鼓

杨军

①蛙鼓,顾名思义。夏秋之交,蛙鼓在经过了一年的蛰伏和历练后,终于在一片潮湿的、漫溢着湿润的氛围中开始欢鸣。一声声,如浪如波,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声势浩大中又透出一份精慎细腻,且不烦耳,让人听了心旷神怡。

②故乡在滇西,那里气候温和,水量充沛,是蛙鼓栖身的理想之地。在美丽的故乡,我是枕着蛙鼓声长大的。那曼妙动听的蛙鼓,在我听来,如一首清雅高亢的诗,又如一曲遒劲有力的生命进行曲。

③蛙鼓唱起来的时候是激越壮观的。日落西山,当最后一抹红云隐退时,蛙鼓终于沿着清风流动的方向,沿着水草间的缝隙,在草芽拔节、花苞绽放的瞬间来了。开始是一两声,接着是蛙声一片。在乡间的一角,借着空气和微风这无声的翅膀,蛙鼓透着细瓷的质感清清脆脆地传过来,只闻蛙声,不见蛙影,让人可以随意想象蛙的模样。

④在乡村的黄昏,张开耳膜,最先听到的一定是这像镰刀放倒麦子一样的放倒夜色的蛙鸣。蛙鼓来时,一如淅淅沥沥的雨声,循序渐进,坚韧激越,恍然间,已是气势磅礴却又整齐有序的一片。屏息静听,又宛如一曲来自城市的金属管弦合奏,如此清丽,如此跌宕起伏,如此雄浑壮观;这时,暮风也微微的、柔柔的,夹杂着泥香吹来了,伴着蛙鼓声拂过人的发梢眉间、眼角耳际……

⑤我常常被那些熟悉亲切的来自蛙鼓的乡音所感动。在灰蒙蒙的城市高楼中,许多陌生面孔的话语和负重的心绪常常将我折磨得不堪憔悴。唯有那欢悦的、了无愁绪的蛙鼓声,飘荡着,拥挤着,声声入耳,从遥远且熟悉的乡间向我的梦境中传来。那一声一声刻进心灵深处的亲切乡音,用它高亢的鼓点快慢有致地抚慰着我的内心世界,愈合我的忧伤,熨帖我的困乏,让我跟随着这生命律动的声音,在灵魂深处与一生走不出的故乡临近。

⑥蛙鼓这东西是有灵性的。它此起彼伏,前呼后应,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在短短的瞬间便唤醒天空,唤醒大地,唤醒庄稼,唤醒花草……在蛙鼓的合唱声中醒来,耳畔飘拂着大自然幻化出来的美妙灵息。这丝丝缕缕的天籁之音,宛如行云流水,又仿佛我故乡土地上父老乡亲脱手而出的种子,撒到哪里,长到哪里。无时无刻不在我的灵魂深处流淌着生命的韵律。那种源于生命,发自内心的美妙音乐,一如天籁,一丝一丝叩击着耳膜,撞击着生命的动感。

⑦在温暖的乡间,蛙鼓唱的时间长了,累了,随着一声清亮而感染力极强的蛙鸣,更多的蛙鼓便会四声三声,以至两声一声,慢慢的越来越稀薄,瞬间便了无声息,那流动的韵脚也随之化为弥散的音符,在大地和天空之间洇染溶化开去。这时只有人的内心还在强烈地跳跃,在脉搏震颤的节律中感悟那从自然时空中迸涌而出的、富有生命穿透力的鼓点。

⑧蛙鼓这东西又是极富诗意极富含蓄的。不是么?看到一片落叶,听到一声蝉鸣,你或许会想到一首意境深远的诗,一段难忘难了的情。而倾听蛙鼓,你会感到这之中不仅有诗、有情,还有画;有寓意深邃的哲理,也有耐人寻味的意韵。这是对生命的本质感悟。它夹杂着泥巴味、青草味、乡土味的歌唱,是乡村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的确,没有蛙鼓的乡村,又怎么称得上是完美的乡村呢?

⑨蛙鼓最让人受用的不是它的鼓噪,而是它鼓噪中渗透了哲理意味和活力的那种不屈不挠展示其生命力和生命态度的精神。蛙鼓给人的永远是一种坚定的无畏的生命韧性,一种激昂的奋发向上的斗志和豪情。蛙鼓所昭示的,永远是一种伟大的生命力的存在。

⑩我曾经痴痴地聆听过蛙鼓,对那种执着的生命表白方式产生了一份浓厚的情结,以至不愿走出那浓郁的氛围。但我终究走出了。我想我是明白蛙鼓的意味的。对我来说,蛙鼓蕴含着简洁、生动的生命过程。在内心需要清洗的时候,在平淡、诗意的生活中偶尔睁开眼睛,张开耳朵,倾听一下蛙鼓,那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佛山文艺》2013年第7期,有改动)

1.从全文看,蛙鼓有那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2.简要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3.简要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在短短的瞬间便唤醒天空,唤醒大地,唤醒庄稼,唤醒花草……在蛙鼓的合唱声中醒来,耳畔飘拂着大自然幻化出来的美妙灵息。这丝丝缕缕的天籁之音,宛如行云流水,又仿佛我故乡土地上父老乡亲脱手而出的种子,撒到哪里,长到哪里。

4.本文写蛙鼓,却多次提到“生命”一词,你认为作者借写蛙鼓表现了那些“生命之思”?

 

1.①铺天盖地,声势浩大,激越壮观;②富有灵性;③极富诗意,含蓄;④渗透了哲理意味和活力(展示了生命力和生命态度)(每点1分) 2.①表明了欢悦的、了无愁绪和高亢的蛙鼓对身处异乡憔悴不堪的我的抚慰,强调了蛙鼓对人的灵魂的作用。(2分) ②承上启下,由上文对蛙鼓声音的具体描写过渡到蛙鼓对人的生命和灵魂的影响,由实到虚,升华主题。(2分) 3.①运用排比(比拟),连用几个“唤醒”,句式整齐,富有气势,充分表现了蛙鼓的灵性和生气。②运用比喻,将蛙鼓比作“行云流水”“种子”,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蛙鼓的美妙和强大的生命力。(每点2分,手法和作用各1分) 4..①要像蛙鼓一样有源于生命,发自内心的表现,这样才能撞击着生命的动感。 ②要像蛙鼓一样具有不屈不挠展示其生命力和生命态度的精神、坚定的无畏的生命韧性和一种激昂的奋发向上的斗志和豪情。 ③要像蛙鼓一样在简洁、生动的生命过程中,进行执着地生命表白。 ④蛙鼓一样的乡音刻进灵魂深处,成为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清洗人的内心。(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根据题干中的提问“蛙鼓”哪些特点到文中找写蛙鼓的句子。第一节“一声声,如浪如波,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声势浩大中又透出一份精慎细腻,且不烦耳,让人听了心旷神怡”,写出蛙鼓的“声势浩大”“精慎细腻”;第二节“那曼妙动听的蛙鼓,在我听来,如一首清雅高亢的诗,又如一曲遒劲有力的生命进行曲”,写出蛙鼓的生命力;第三节“蛙鼓唱起来的时候是激越壮观的”,写出蛙鼓的“激越壮观”;第六节“蛙鼓这东西是有灵性的”,写其灵性;第八节“蛙鼓这东西又是极富诗意极富含蓄的”,写其诗意;第九节“蛙鼓最让人受用的不是它的鼓噪,而是它鼓噪中渗透了哲理意味和活力的那种不屈不挠展示其生命力和生命态度的精神”,写其精神上的力量。这篇文章按照由实到虚的顺序写出了蛙鼓声音上的特点和精神上的特点。相同的可以合并同类项。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段落作用题。段落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二是结构上的特点,这与段落在文中的位置有关系。本题所说的第五段处于文章中间,一般结构上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本文1——4节都是写蛙鼓声音上的特点,而6——9都是写蛙鼓给人的精神上的影响,因而第五段就起到了纽带的作用;从内容上来看是写身处异地,蛙鼓抚慰了“我”的乡思之情,体现了蛙鼓对人精神上的影响。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是鉴赏题。鉴赏句子的特色角度很多:一是修辞,二是感官,三是动静,四是空间,五是句式,六是用词,七是选材,八是虚实。首先考虑修辞,“唤醒天空,唤醒大地,唤醒庄稼,唤醒花草”,连续四个句式相同,内容相关的句子放在一起,自然是排比,其中的“唤醒”用于“蛙鼓”之上,又是用了比拟(拟人),赋予蛙鼓以生命力;“宛如行云流水,又仿佛我故乡土地上父老乡亲脱手而出的种子”,“宛如”“仿佛”这些比喻词和“行云流水”“种子”这些喻体,说明此处用了“比喻”,“行云流水”说其美妙动听,“种子”又体现了其生命力之强大。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文章的主旨。题干中问“写蛙鼓表现了那些‘生命之思’”,首先到文中找到写“生命”的句子,然后概括归纳关于生命的思考。“那种源于生命,发自内心的美妙音乐,一如天籁,一丝一丝叩击着耳膜,撞击着生命的动感”,“鼓噪中渗透了哲理意味和活力的那种不屈不挠展示其生命力和生命态度的精神”,“蛙鼓给人的永远是一种坚定的无畏的生命韧性”,“一种激昂的奋发向上的斗志和豪情”,“蛙鼓所昭示的,永远是一种伟大的生命力的存在”,“对我来说,蛙鼓蕴含着简洁、生动的生命过程。在内心需要清洗的时候,在平淡、诗意的生活中偶尔睁开眼睛”,结合这些句子再分条陈述即可。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4分)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勉励李翊在治学作文上下工夫,希望他能达到古人立言境地。治学作文要像种植果树.施肥养根,等待它结果;像点油灯,加上油,期望它发光;像                 。他说树根深厚的,果实才能丰美灯油充足的发光才能明亮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四个连贯的短句,可以适当调整语序,增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通过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目录、索引等形式组成的文本直观、简明、醒目、概括的,并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的阅读材料。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序号)(4分)

  ①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天职是治病救人,这是共识。

②当然,不可否认这其中确有因医疗不当或过错造成的非正常死亡,医院和医护人员对此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换句话说,患者或其家属依法维权,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④因为,“过度维权”是刺向医患关系的一把尖刀,既伤人又伤己,其结果只能是“双输”,而不可能是“双赢”。   

⑤但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患者及其家属一定要依法理性维权,不可抛开法律而“过度维权”和“过 激维权”。

   ⑥但面对千差万别的疾病和人类医疗技术的局限,也注定了在许多情况下医院和医护人员并无回天之力。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2)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诗经·氓》)

(5)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6)                          ,凝绝不通声渐歇。                    (白居易《琵琶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题目。(8分)

鹧鸪天

纳兰性德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1.请赏析本词上阕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及效果。(4分)

2.请分条简答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