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时外...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时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镜内?窗外 一镜一自己,一窗一世界 ---- 题记 很难想象,若在早晨没有一束阳光透过窗子晒在被子上该如何苏醒;也很难想象,没有了那面镶嵌在墙上的镜子,偌大的房间里,手捧着毛巾牙刷该如何洗漱。失去了窗子和镜子,就好像失去了阳光失去了芬芳,也失去了清爽整洁的自己。 夏日的午后常常让人困乏,于是推开窗,一阵清风迎面,赶走了些许烦躁,我总会在这个时候感激窗子,给我注入力量。 我们都需要窗子,它联通了我们与外面的世界。透过窗子,才能看见外面世界的明亮。卞之琳透过窗子看到了桥上的风景;李白透过窗子看到了一轮明月,勾起相思无数;你,我,他,透过窗子看到了精彩的世界,大大的世界就在这小小的窗前定格。 镜子里是自己的脸,你笑它也笑,你哭她也会伤心地落泪。它是你最忠实的伙伴,毫无保留地将你看不见的自己展现。我专注地看着镜面,当年木兰也是这么对镜贴花黄的吧!是的,是镜子让她更美,让她懂得去改变,去追寻最好的自己。 使用镜子,面对的是自己,看见自己的一切。 一镜一自己,一窗一世界。镜子与窗子气势只差一层镀银,有了它便成了镜子,照出你的喜怒哀乐;没有它便成是窗子,给你世界,给你明亮。 那二月的春风伴着草长莺飞,那也是我的窗子,给予我属于春天的希望与生机;那慢慢成长中的你们,也是我的镜子,挑出我的不足,指出我的好,让我以人为镜明心志。还有很多很多出现在生活里的人与事,谢谢你们让我觉得像透过了窗而被世界拥抱,谢谢你们当我的镜子教我成长,让我学会爱学会成长。 一镜一自己,一窗一世界。林清玄说:“一个人面对自己时需要的是镜子,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 我说:“镜中的自己需要我们好好去审视;镜外的世界需要我们去好好的拥抱。” 简评:优点 1.形象说理;2.用材精当;3.技巧娴熟;4.内涵深入 不足 1.行文单薄;2.联想不足;3.分段随意。 【解析】 试题分析: 一、关于审题 1.作文供料摘自林清玄的《窗子与镜子》。原文中写道: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才能看见自己的污点。其实,窗子或镜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广大,书房就大了;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你的心如窗,就看见了世界;你的心如镜,就观照了自我。 2.新材料作文最大的特点在于“选好角度”,即允许自选角度。具体到本题,写“窗子”、 写“镜子”以及兼写“窗子与镜子”,这三个立意方向均是可以成立的,并无高下优劣之分。 3.写“窗子”,一般应与“外面的世界”相联系;写“镜子”,一般应针对“自我”。换言之,材料中的“窗子”,说的是开阔的视野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而“镜子,指的是每个人都要用心审视自己,勇于自我完善。 二、关于立意. 如果从“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切入题意,具体可写知识上的视野、心灵上的视野、国际视野、文化视野;可以写超越自我、走出个人狭小的天地;可以描写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景、物、情、理给人带来境界上的提升或心灵的顿悟;也可直接论述自己对于“开阔视野”的看法、见解。 如果从“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入题,可以由己及彼地洞察人生百态,借“镜子”探讨人性的弱点(如爱听表扬话,听不进逆耳忠言;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实质,等等),也可颂扬自我审视、自我解剖的勇气与精神——具体对象可以是某人,也可是某个群体、某一民族。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据所给的内容提示,以“鲁迅散文当属第一种”为中心句,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列举两篇(部)以上的作品名,内容具体,表达准确,80字左右。(6分)

现代学者散文的分化之途有三:一是趋于火热的现实斗争生活;二是趋于历史的凭吊和自然的踪迹;三是趋于个人闲适生活的孤情雅趣。这三种分化之途,丰富了现代学者散文的视野。

鲁迅散文当属第一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用不超过55个字的一段话概括其主要内容。(4分)

由于缺水和严重污染,四川盆地特别是新成立不久的天府新区(原行政管辖范围)特产的“天府稻”的种植面积将从今年起大幅压缩。今后,市民吃到这种在全国小有名气的大米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

近几年,天府新区原有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效益不断下降,尤其是水稻的生产成本高,市场价格持续走低,效益较差,再加上水稻种植过程中大量耗水与盆地逐渐缺水和严重污染的现状形成了矛盾,压缩水稻生产势在必行。

为此,天府新区管委会、农管局及时组织实施盆地农村产业调整,积极发展设施、籽种、精品、加工、创汇、观光农业,据了解,此次压缩的土地将用于绿化或种植蔬菜、花卉、牧草等效益较好的项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水兵

①五月的麦浪就要在隆隆的机声中倒下,田野里充满新麦的清香,外出的人们回来了,连老人孩子也出动了,村庄再一次因麦芒和成熟的歌唱,热热闹闹,排排场场。可再有一二场夏雨或一二声炸雷,麦客们依次而去,乡村又将空空荡荡。

②在城市的深处,在一幢楼的高层,在一个深夜,我听到了一种隐隐的声响,这声响仿佛发自天边或大地深处,引起一阵沉闷孕育的震荡。

③那是去年,我正走在深秋的乡下,乡下寂静得有些吓人,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还没有返回村庄。田野似油画,亮色是那满枝的的棉花、金黄的谷穗和红红的高粱。这些曾被遗弃的庄稼兄弟重又回到了我的村庄,它们羞涩地挂在枝头上。这时,有噼剥的豆荚炸响,几粒忧伤的豆子在我眼前坠落。我听到的那种隐隐的响声,肯定是来自于这个过程,我知道,那是土地发出的回声。一株庄稼在角落里的成长会引来阳光下的回声,这种回声甚至携着土地的名字穿越历史,长久地留在一代一代农人的记忆中。

④土地是能发出声响的,它承载着万物,万物发出的声响,就是它的声响。春耕时,稻田水响,那是冬眠后的土地舒展筋骨的声响;七八月问,原野上一片金黄,风过处,谷穗点头,沙沙作响,土地奏起金子般的乐章。就是这声响,唤醒炊烟,于是,每个清晨,每家每户的主人将大门推开,“吱呀”的一声,震开薄雾,村庄就醒了。老村长燃一筒旱烟走在田埂上,他的咳嗽声在田野里回荡。春天里,我们都能听到杨柳枝条摩挲的声音,听到花苞抽长的声音。而在夏夜,小河泛着月色在村旁流过,叮叮咚咚,那是土地在为我们的梦境伴唱……   

⑤而现在,你走在乡间,你会惊讶于那红红的大枣柿子为何老挂在枝头,你也许觉得那是风景,根本没有察觉到土地的黯然神伤。我常常在梦里返回村庄,那枝叶问的果实,像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欲滴未滴,那其中的一颗,两颗,终于坠落下来时,有谁能倾听到那是来自土地的回响?

⑥有个在城里打工的女孩曾这样告诉我,她一天只要洗脚三个人,就可以挣得六十元,一月两千多,一年可挣几万元,那是她父母种地十年的积累,她家的柿子、红枣都挂在树上,让它红,由它落。即使麦收秋忙,她也不回去。她很热爱城市。我们无法去责怪这个现实的女孩,我们只能垂下头颅,面向土地。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越来越淡漠对土地的依偎和亲昵,而把城市崛起作为现代的标志?一座座的城市就要联成一体,城与城之间的土地,一座小桥、一条小溪、一汪水塘、一片草地,就在这机声隆隆中被吞噬;当打桩机将钢筋水泥柱深深地刺入土地时,你听到了土地发出的阵阵呻吟了吗?

⑦我庆幸我在城市的一角,在一幢楼的高层大凉台上,还藏有来自家乡的泥土,在一个个深夜,还能听到果坠叶落的声音,并通过我的笔端,把大地的回声传递给外界。

⑧一个人,一株植物,都会有青春和浪漫的季节,但随着时间和岁月,亮色、光泽、力量都会慢慢消失,直到形容枯槁,肢体变得比榆树皮还要皲裂。惟有土地,永远青春和浪漫依旧。哈尼夫库雷在《身体》这部小说中警告:你终究会发现,世间只有一件无价之宝,既非金子,亦非爱情,而是时间。而我要说:世问最金贵的,既非金子,亦非时间,而是土地,能发出声响的土地。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土地上万物发出的声响就是土地的回声,这些回声本应当是自然愉悦的欢歌,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却变成了令人闻之垂泪的呻吟。

B.文章的第⑥段写了一个不愿意回乡的打工女孩对城市的热爱,表达了对乡村失落的隐忧,批判了本应回归乡村的人对土地的背叛。

C.由于现代人越来越现实,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越来越淡漠对土地的情感,这种对土地的淡漠很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恶果。

D.土地永远青春和浪漫依旧。曾经,土地以生长在它上面的农作物养育了我们;如今,又以现代化的城市,给人们提供崭新的生活。

E.作者在文章中不止一处描写了秋天的乡村田野飘香、果挂枝头的丰收景象,是为了告诉我们:养育我们的许多物质都来自于土地。

2.文章第①段写五月的乡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结合全文,概括“回声”的具体内容。  (5分)

4.现代化进程正在对传统的生产方式提出挑战,土地作为农耕社会赖以生存的根本,其最基本的粮食生产功能正在被人们忽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6小题)(6分)

(1)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易《琵琶行》)

(2)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贾谊《过秦论》)

(3)                ,尽西风,季鹰归未?

(4)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5)                   ,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6)或取诸怀抱,           。(王羲之 《兰亭集序》)

(7)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8)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帐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圆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只诗人所居之地。)

1.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4分)

2.诗人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