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2)空山新雨后,   。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暝》)

(3)高低冥迷,   。歌台暖响,   。(杜牧《阿房宫赋》)

(4)梧桐更兼细雨,   。这次第,   !(李清照《声声慢》)

 

(l)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2)天气晚来秋 清泉石上流 (3)不知西东 春光融融 (4)到黄昏点点滴滴 怎一个愁字了得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注意下列字形:镂、融融、滴。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清]姜宸英

一春强半是春愁,浅白长红付乱流。

剩有垂杨吹不断,丝丝绾恨[注]上高楼。

[注]绾恨:把恨绕住。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后面题目

刘之遴,字思贞,南阳涅阳人也。父虯,齐国子博士,谥文范先生。之遴八岁能属文,十五举茂才对策,沈约、任昉见□异之。起家宁朔主簿。吏部尚书王瞻尝候任昉,值之遴在坐,昉谓瞻曰:“此南阳刘之遴,学优未仕,水镜所宜甄擢。”瞻即辟为太学博士。时张稷新除尚书仆射,托昉为让表,昉令之遴代作,操笔立成。昉曰:“荆南秀气,果有异才,后仕必当过仆。”御史中丞乐蔼,即之遴舅,宪台奏弹,皆之遴草焉。迁平南行参军,尚书起部郎,延陵令,荆州治中。太宗临荆州,仍迁宣惠记室。之遴笃学明审,博览群籍。时刘显、韦棱并强记,每与之讨论,咸不能过也。

还除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迁正员郎,尚书右丞,荆州大中正。累迁中书侍郎,鸿胪卿,复兼中书舍人。出为征西鄱阳王长史、南郡太守,高祖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后转为西中郎湘东王长史,太守如故。初,之遴在荆府,尝寄居南郡廨,忽梦前太守袁彖谓曰:“卿后当为折臂太守,即居此中。”之遴后果损臂,遂临此郡。丁母忧,服阕,征秘书监,领步兵校尉。出为郢州行事,之遴意不愿出,固辞,高祖手敕曰:“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遂为有司□奏免。久之,为太府卿,都官尚书,太常卿。

之遴好属文,多学古体,与河东裴子野、沛国刘显常共讨论书籍,因为交好。是时《周易》、《尚书》、《礼记》、《毛诗》并有高祖义疏,惟《左氏传》尚阙。之遴□著《春秋大意》十科,《左氏》十科,《三传同异》十科,合三十事以上之。高祖大悦。

太清二年,侯景乱,之遴避难还乡,未至,卒于夏口,时年七十二。前后文集五十卷,行于世。

(选自《梁书·刘之遴列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之遴在坐            值:遇到     B瞻即为太学博士      辟:征召

C操笔              立:立即     D丁母,服阕          忧:忧虑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沈约、任昉见□异之

遂为有司□奏免

之遴□著《春秋大意》十科

A   B

C   D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

B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

C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

D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吏部尚书王瞻曾探望任昉,任昉极力向王瞻推荐刘之遴,说明鉴的人应当选拔任用刘之遴。

B刘之遴的舅舅乐蔼是御史台中丞,御史台的奏弹,都由刘之遴起草。刘之遴曾担任宣惠记室。

C高祖在刘之遴坚决推辞郢州行事一职的情况下,亲自写诏书留住了他,刘之遴后又担任多职。

D当时只有《左传》没有高祖的义疏,刘之遴就著《左氏》十科等合三十事上奏,高祖很高兴。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荆南秀气,果有异才,后仕必当过仆。(3分)

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4分)

(2)刘之遴的奇特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维护自然的稳定和谐、保持地球物种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也恰恰是保护人类自己。

自然界各物种之间只有相互依存、彼此协调才能互利共生。

建立良好的人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保持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才是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的出路所在。

因此,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

人类并不是能够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特殊物种,而是和其他物种一起,共同构成了自然这个活的有机整体。

现代生态伦理学将人类置于整个自然界来考虑人类的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

A②③④①⑥⑤   B③①⑥⑤②④    C⑤⑥④③①②    D⑥⑤④②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瑞典文学院将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此前曾多次被认为是最有希望获奖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仍无缘奖项。

B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不能违背,过得好的人都活在平衡的哲学里;能否保持平衡的状态,是人生的大智慧,这是我们必须谨记的真理。

C关于我国文学名著《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D据有关方面报道,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学博览会,它用语言输入,用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小巧、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埃博拉在西非多国肆虐之际,这种病毒的发现者之一、现居英国的彼得· 皮奥特博士说,如今发生在西非国家的埃博拉疫情,与30多年前刚果(金)暴发的大规模埃博拉疫情如出一辙。为防止埃博拉病毒曼延,他呼吁英国政府加紧测试试验性疫苗,尽快让这些疫苗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且获得实质性成效,这样,才能积极应对疫情,而不致于措手不及

A肆虐      B如出一辙    C曼延      D措手不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