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瑞典文学院将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瑞典文学院将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此前曾多次被认为是最有希望获奖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仍无缘奖项。

B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不能违背,过得好的人都活在平衡的哲学里;能否保持平衡的状态,是人生的大智慧,这是我们必须谨记的真理。

C关于我国文学名著《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D据有关方面报道,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学博览会,它用语言输入,用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小巧、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A 【解析】 试题分析:B 两面对一面。C “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鹦续作这一说法为准”句式杂揉。可改为“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高鹦续作这一说法”,或“现在大家一般是以高鹦续作这一说法为准”。D 搭配不当。“高雅、时尚、小巧”不属于“功能和作用”。辨析病句的十个看点:一、看两面词,有些句子的语病往往就在两面词上,句子中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能不能”“成败”“好坏”“优劣”这类词;我们就要仔细分析该句是否有“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语病。二、看代词,病句试题中,如出现代词,我们要特别注意。要看清代词指代的对象。三、看介词,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易造成主语残缺或主客体颠倒等语病。因此我们要看清介词和介词短语的使用。四、看否定词,很多句子的语病出现在否定词上,常见错误有多重否定中由于多用了否定词,而表意相反了,或者多重否定句与反问句连用造成表意不符。五、看并列词语,有些句子的语病出现在并列词语上,有时并列短语中的某一个词语与相应的词语搭配不当;有时并列词语出现交叉关系和种属关系;有时并列词语间有一种前后对应关系,因不恰当的排列造成对应关系混乱。六、看多义词,有些句子的语病就出现在词语的多义性上,有些词语因其意义和用法具有多义性,出现在句子中,往往会造成误解。七、看关联词语,有些病句的病因,往往出现在关联词语上:有的搭配不当,有的位置不当,有的强加关联词语,有的不合语境等。八、看数量短语,有些病句的病因出现在数量短语上,如降低,减少不能用倍数,却用了倍数;约数后不能有重复表述的文字却有;修饰不当,或前后矛盾等。 九、看多层定语或状语,当句字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往往造成语序不当或产生歧义。十、看副词,有副词修饰强调的句子,应该审查是否有不合逻辑和语意重复的毛病。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埃博拉在西非多国肆虐之际,这种病毒的发现者之一、现居英国的彼得· 皮奥特博士说,如今发生在西非国家的埃博拉疫情,与30多年前刚果(金)暴发的大规模埃博拉疫情如出一辙。为防止埃博拉病毒曼延,他呼吁英国政府加紧测试试验性疫苗,尽快让这些疫苗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且获得实质性成效,这样,才能积极应对疫情,而不致于措手不及

A肆虐      B如出一辙    C曼延      D措手不及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丽/   腾/   使/日月如

B巡/   /绸   /金蝉脱

C佑/   服/游   妙/顺摸瓜

D烂/   /羊   养/宫折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老师去为学生准备咖啡,回来时端着一大壶咖啡和各式各样的杯子,这些杯子有陶瓷的、塑料的、玻璃的、水晶的,有的普通,有的昂贵,有的精致,老师让大家随意享用。

等每个学生都端起一杯咖啡,老师说话了:“你们注意到了吗?所有好看昂贵的杯子都被用了,剩下了那些朴素便宜的杯子。杯子不会让咖啡的质量变得更好,很多时候,只是让它变得更贵一些,甚至,有时候,让人忽略了我们到底在喝什么。”

看完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要明确;(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机构对目前高中教材内容与现实联系程度的调查表,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满分5 manfen5.com

1.请概括图表所反映的主要情况(不出现具体数字)。

2.该图表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如果你是新教材编写者,可从中获得什么启示?请写出至少2点。

 

查看答案

教育部2013年8月22日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下面是部分朋友对“史上最严”的减负新规的评论,请你针对网友的评论,提炼出“减负”效果不理想的三条原因。要求语言准确、简明,每条不超过10个字。(6分)

@“踏雪寻镅75”:减负新规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首要原因是我国庞大人口基数造成的就业、竞争压力,以及压力带来的社会焦虑与急功近利心态,这个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渡西死亡”:建议真正取消重点校、重点班,严格就近入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肩负起责任。

@“ts10000”:现在课程改革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弄得一人上学,全家繁忙。我是大学毕业生,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他的作业有时我都辅导不了,比如成语接龙什么的。

@“长沙网友”: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改革学制,提倡全面发展,拒绝一考定终身。

@“向玉36158”:减负迟迟不能见效,和政府部门抓升学率息息相关。建议建立规章制度,严防地方片面抓升学率。(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8月22日18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