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 秋斋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

秋斋独宿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金]赵秉文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1.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简单分析。(2分)

2.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1.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 2 分) 2.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4 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由题干可知,应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思考。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冷晕侵残烛,运用借代,用部分代整体。故回答时,结合诗句点明修辞手法并具体分析,后简洁点明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诗歌写作背景及诗歌注释,结合着具体诗句及关键词分析,两首诗都是即景抒情,作者的情感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从景物来看,“孤独”是他们情感的共同的地方。但景物表现的意境略有不同,前者恬淡自适,后者孤独清冷。从景物特征看出淡静与凄冷的不同,分析应结合诗歌中的景物意象。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长孙俭,河南洛阳人也。本名庆明。俭少方正,有操行,状貌魁梧,神彩严肃,虽在私室,终日俨然。性不妄交,非其同志,虽贵游造门,亦不与相见。孝昌中,起家员外散骑侍郎,从尔朱天破陇右。贺拔岳被害,太祖赴平凉,凡有经纶谋策,俭皆参预。时西夏州仍未内属,而东魏遣许和为刺史,俭以信义招之,举州归附。即以俭为西夏州刺史,总统三夏州。

时荆、襄初附,太祖表俭功绩尤美,宜委东南之任,授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所部郑县令泉璨为民所讼,推治获实。俭即大集僚属而谓之曰:“此由刺史教诲不明,是我之愆,非泉璨之罪。”遂于厅事前,肉袒自罚,舍璨不问。于是属城肃励,莫敢犯法。魏文帝玺书劳之。荆蛮旧俗,少不敬长。俭殷勤劝导,风俗大革。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在州遂历七载。

征授大行台尚书,兼相府司马。尝与群公侍坐于太祖。及退,太祖谓左右曰:“此公闲雅,孤每与语,尝肃然畏敬,恐有所失。”他日,太祖谓俭曰:“名实理须相称,尚书既志安贫素,可改名俭,以彰雅操。”

及梁元帝嗣位于江陵,外敦邻睦,内怀异计。俭密启太祖,陈攻取之谋。于是征俭入朝,问其经略,对答自若,太祖深然之。乃谓俭曰:"如公之言,吾取之晚矣。"令俭还州,密为之备。寻令柱国、燕公于谨总戎众伐江陵。事平,以俭元谋,赏奴婢三百口。

尝诣阙奏事,时值大雪,遂立于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其奉公勤至,皆此类也。天和三年,以疾还京。为夏州总管,薨,遗启,请葬于太祖陵侧,并以所赐之宅还官。诏皆从之。追封郐公。荆民仪同、赵超等七百人,感俭遗爱,诣阙请为俭立庙树碑,诏许之。建德四年,诏曰:"昔叔敖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惭曩?哲。而有司未达大体,遽以其第即便给外。今还其妻子。"子隆。

(选自《周书·列传第十八》,有删改)

【注】?曩(nǎng):先前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事平,以俭       元:开始

B以古今,无惭曩哲     方:比较

C州归附          举:发动

D是我之,非泉璨之罪      愆:过失

2.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直接表现长孙俭能力出众的一组是(3分)

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

于是属城肃励,莫敢犯法。

此公闲雅,孤每与语,尝肃然畏敬,恐有所失。

凡有经纶谋策,俭皆参预。

俭以信义招之,举州归附。

于是征俭入朝,问其经略,对答自若,太祖深然之。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孙俭年少时就品行端正,行为庄严谨慎,平日保持恭敬庄重的态度,更从不与人胡乱结交。孝昌年间,他被从家中起用担任员外散骑侍郎。

B百姓状告长孙俭的部下泉璨,后经审问查证情况属实,他立即召集部属并且宣布罪不在泉璨,而源于自己的失职,并且肉坦自罚,来警戒众人。

C长孙俭曾和众位大臣侍坐于太祖皇帝,太祖对长孙俭的进退举止十分满意,但是认为他的名字不好,所以赐他名为“俭”,来彰显他的高雅情操。

D长孙俭后来因病回京,不久病逝。在他的遗书中请求皇帝同意自己葬于太祖皇帝陵墓之侧,并且将所赐的府第归还给朝廷。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俭殷勤劝导,风俗大革。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3分)

尝诣阙奏事,时值大雪,遂立于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3分)

 

查看答案

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B.大王来何操?(谓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

C.吾属今且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D.问征夫以前路(介宾后置,即“以前路问征夫”)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2分)(   

A.完璧                B.宁许以秦曲

C.不知将军之至此也        D.毕礼而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2分)(    

A.以其无礼于晋            B.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C.其意常在沛公也           D.吾其还也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夙兴夜寐,               (《诗经·氓》)  

(2)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3)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4)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韩愈《师说》)

(5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6)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