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以“又是一年风起时”为标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1)不少于800字(...

请以“又是一年风起时”为标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

 

又是一年风起时 轻轻地,房间的门被推开了。 妈妈走过来,把一杯水放在桌上,小声问:“妮儿,学累了吧?快歇歇,喝口水。” “没事儿,我不累。”我头也没抬,随口应道。 屋子里一片沉寂。 “妮儿,要不……要不我们出去走走?”妈妈的话打破了沉寂,声音中有着些许期待。 “我还没做完作业呢!一会儿再说吧!” 母亲没再说什么,独自默默地向屋外走去。我忽然觉得刚才的话太生硬了,抬头看去,看到母亲那写满了失落的背影,她头上的那根根银发,在夕阳的映照下白得格外刺眼。刹那间,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不知为何,竟有种想哭的冲动。 我扔下笔,跑过去,拉住她的手。“妈,我们去走走吧!”母亲那黯淡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真的吗?……还是算了吧,你学习要紧。”“走吧!”我不由分说,快乐地拉着母亲来到小路上。 走在这熟悉的小路上,又勾起了我许多的回忆。小时候,我最爱做的事就是和母亲在这条小路上散步,拉着她的手,一起聊一些有趣的事。微风拂面,那风中,不知融进了我们多少甜蜜的笑声,承载了我们多少欢乐的记忆。 可长大后,我和母亲也渐渐地疏远了,我觉得自己长大了,怎么好意思总和妈妈粘在一起呢?我也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因此,我总是以学习等各种借口一次次地拒绝了母亲一同散步的请求。 看看身旁的母亲,她在微笑,笑得那么满足。我这才发觉,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忽略了身边那份最真挚的爱,以及那双期待被我牵起的手。 又是一年风起时,在这拂面的清风中,我再次感受到了那昔日的快乐与甜蜜,寻回了那淡漠已久的亲情的味道——那是暖暖的爱。而我,也在不经意间长大了。 拉起母亲的手,我撒娇地说:“妈妈,再给我唱首歌嘛!”“你这小丫头!”母亲笑着点了一下我的鼻子。我也笑了。风中,妈妈那熟悉的歌声又在小路上响起……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构思时,可根据“又是一年风起时”中的两个关键词:“又”和“风”分析, “又”,本身包括两个阶段,并且两个阶段有递进关系,两个阶段的间隔距离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几年;“风”是线索,可以是自然界的风,也可以是比喻意义的风。在取材立意方面,要做到广中取小,以小见大。根据“风”所提示的背景,考生可以写亲人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对自己的关心和教育,也可以写在学校发生的师生之间或朋友之间的故事,还可以是自己亲闻目睹或通过媒体等渠道了解到的社会焦点话题。在描写方面,可采用细节描写,做到细致描绘、生动感人。要注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如写记叙文,可以把议论、抒情、写景等表达方式有机融合进去,才使主题有深度,读起来也不至于单调。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文人为什么会钟情于山水?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看法。(8分)

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语言生动、流畅,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两句话,要求以你最近阅读的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开头。(6分)

安娜的人生如同一次飞蛾扑火的旅程,因向往幸福而遭遇不幸:她热情地追求着心目中的爱情,但从丈夫卡列宁到情人渥伦斯基,她饱尝了人情冷暖,最终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留给我们无限感伤。

         的人生                                              

         的人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后面

 

中国历史上,魏晋风度名气很大。竹林七贤是魏晋风度的一个缩影,其中走在最前面的是嵇康。

魏晋之交皇权更迭,嵇康不肯趋附,拒绝进入权力核心层,于是得罪了权臣钟会和司马昭。嵇康最终死于两样东西:名气太大,性格太直。直接的死因是两封绝交书,其中一封是写给高官兼老友山涛。

性格决定命运,嵇康可能是最好的例子。

嵇康是谯郡人,他和诸葛孔明都长得高大英俊,举止潇洒,都是弹琴的高手。孔明“面如冠玉”,嵇康喝醉酒时“若玉山之将崩”。两人都是自学成材,看书从不死记硬背,凭着极高的悟性,一个“观其大略”,一个“学不师授”。

嵇康是曹操集团的人,父亲嵇昭、哥哥嵇喜官职显赫,他本人“龙章凤质”,相貌才华都是超一流。本指望追随父兄一展鸿志,不幸碰上司马昭乱政。曹氏司马氏两大权力集团明争暗斗,他不像阮籍夹在中间,他的态度很明确: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搞吃里扒外。

嵇康担任的中散大夫是个闲职,俸禄有限,他打铁挣钱,既补贴家用,又为朋友们聚会买酒喝。他不打兵器,专打农具。史称他“性绝巧而好锻”,是生活中的能工巧匠,类似制造木牛流马的诸葛孔明。

当时的世族弟子,一般都会谋求当大官,但嵇康拒绝这样做,家园难免有些破败。不过他有酒,有琴,高朋满座。朝廷大员也仰慕他,不学他“固穷”,却希望有他的名气。

有一天钟会来了,钟会自幼博学多才,堪称神童,长大了,背弃父亲做了司马昭的大红人。他傲视天下,平生只忌惮两个人:大权在握的司马昭,大名鼎鼎的嵇康。钟会来的时候,嵇康正在打铁,没理他。一个衣饰华贵,神色倨傲;一个赤膊抡铁锤,面无表情。很长时间谁也不开口,而蝉在叫,铁花在飞。钟会撑不住,转身要走,嵇康徐徐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完愤然而去。

钟会对司马昭进谗言:嵇康是条卧龙,日后要掀大浪,您须防着他。诸葛亮人称卧龙,出山辅佐刘备,威胁曹魏几十年。钟会把嵇康比作诸葛亮,用意明显。

嵇康冷淡钟会,是轰动朝野的大事件。竹林成了一个符号,士人向往,朝廷侧目。钟会收集嵇康的言论,报告司马昭。

山涛做官受到重用,他在吏部郎的位置上升迁,推荐嵇康代替他。山涛多次推荐嵇康,不达目的不罢休。嵇康一忍再忍,终于发作了。嵇康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信件公开了,山涛被逐出竹林,在知识界一落千丈,从此铁了心奔官场。可是,没有资料表明,他曾向司马昭提供有关竹林自由言论的情报。

司马昭下令查办,钟会罗织罪名。不治嵇康的言论罪,却说他有过谋反的意图——几年前一个叫母丘俭的军人反叛朝廷,嵇康欲响应,被山涛阻止了。这是诬陷,但罪名成立。嵇康是曹操的孙女婿,谋反是可能的。唯一能证明他无罪的山涛一声不吭。

如果他在狱中写一封检讨书,保证以后不乱讲,就有出狱的可能。狱吏探他的口风,他一言不发。狱卒议论说:这人一根筋,只会写绝交书,写不来检讨书……

砍头的日子到了。

这一天,嵇康破例穿得很漂亮:一袭丝质的草绿色长袍。以前他经常打铁,穿戴很随意。今天不同,他要尽显“龙章凤质”。刑场也是舞台,他将完成他的生命之舞。脚下是厚厚的木屐,走动响声清脆,富于节奏感。他本来就高大挺拔,穿长袍与木屐,越发像个绿色巨人。围观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史料说超过一万人。其中名士数百,官员数百,族人数百,太学生三千……名士可不是浪得虚名,名士走向断头台,照样风度翩翩。

魏晋风度,被嵇康推向了极致。

《晋书》载:“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广陵散》于今绝矣!’”《广陵散》高亢激烈,抒情处婉转低回,是当时的第一名曲。嵇康视《广陵散》为圣物。悲怆的音乐竟书写了他的命运。

一代名士的最后风流,注入《广陵散》。琴音丝毫不乱,像《空城计》中的诸葛亮。

(根据刘小川《品中国文人》改写)

1.在嵇康身上,你看出魏晋风度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4分)

2.文中多次将嵇康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3.史传的作者,往往借助所叙写的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请以本文为例,简要阐述作者借写嵇康所要表达的两个主要观点。(6分)

 

查看答案

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十五)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十四)

(3)                     ,老使我怨。(《氓》)

(4)扈江离与辟芷兮,                         (《离骚》)

(5)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

6)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7)                   ,悠悠我心。(《短歌行》)

(8)__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入若耶溪

【南朝梁】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注:①艅艎yú huáng,舟名。

1.“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句使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分点概括。(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