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帐夜 吴兆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帐夜

吴兆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家。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二十余年,此时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苹:草;笳:一种乐器。④北庭: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诗歌的颔联(第二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5分)

2.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1)动静角度(动静结合),“雁飞”是动景,“白雪”是静景,动静结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景象。(2)视听角度,“雁飞”“白草”“雪”“黄榆”是目中所见,“笳”声是耳中所闻,视听结合,给人身临其境之感。(3)色彩角度。“白”“黄”的色彩点染,写出了边地景色的单调。(任答两点即可满分) 2.原因:妻子即便寄来了春装,但边地五月仍然寒意浓浓,“春衣”无法穿在身上。(3分)表达了诗人身处苦寒边地的忧愁与无奈。(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抓住描写边地景物的角度,本联中使用多种角度写景。“雁飞”是动景,“白雪”是静景,动静结合;“雁飞”“白草”“雪”“黄榆”是目中所见,“笳”声是耳中所闻,视听结合;“白”“黄”的色彩点染,色彩角度。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情感。解答第一问要抓住“空”字分析,结合后一句“五月近城未著花”,写出边地五月仍然寒意浓浓,“春衣”无法穿在身上。解答第二问要结合注释内容和前文“梦回孤客尚天涯”,表达了诗人身处苦寒边地的忧愁与无奈。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狂也。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咸丰初,广西盗起,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林翼敦劝之,乃出。叙守长沙功,由知县同知直隶州。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务,倚之如左右手。

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筹西事,尤以节兵裕饷为本谋。始西征,虑各行省协助饷不时至,请一借贷外国。沈葆桢尼其议,诏曰:“宗棠以西事自任,国家何惜千万金。为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老谋。既入觐,赐紫禁城骑马,使内侍二人扶掖上殿,授军机大臣,兼值译署。国家承平久,武备弛不振,而海外诸国争言富强,虽中国屡平大难,彼犹私议为脆弱也。及宗棠平帕夏,外国乃稍稍传说之。

    宗棠为人多智略,内行甚笃,刚峻自天性。穆宗尝戒其褊衷。始未出,与国籓、林翼交,气陵二人出其上。中兴诸将帅,大率国籓荐起,虽贵,皆尊事国籓。宗棠独抗行,不少屈,趣舍时合时不合。国籓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士论以此益附之。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籓之盛。

论曰:“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以诚信相感。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徠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宗棠初出治军,胡林翼为书告湖南曰:“左公不顾家,请岁筹三百六十金以赡其私。”曾国籓见其居幕小,为别制二幕贻之,其廉俭若此。初国籓论事不洽,及闻其,乃曰:“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志益远矣。

(《清史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试礼部不                   第:科举考中

B.由知县同知直隶州             擢:提拔

C.宗棠锋凛凛向敌矣             颖:聪明

D.及闻其                       薨:去世

2.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左宗棠善于谋划的一项是( 

①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

②虑各行省协助饷不时至,请一借贷外国。

③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

④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

⑤廉不言贫,勤不言劳。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3.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左宗棠很有才能,但中举后多次考进士都未成功;后因胡林翼游说巡抚湖南的张亮基,才得以走上仕途。

B.左宗棠刚开始西征时,担心各行省协助军饷不能按时到达,请求向外国做些借贷,沈葆桢反对这样做,不过皇上下诏同意他向外国借钱五百万。

C.当时朝廷各将帅,大多数是曾国藩举荐的,他们也都对他很尊敬。左宗棠是唯一与曾国藩抗衡的,一点也不退让,两人的志趣也完全不同。

D.左宗棠功勋卓著,品行也有过人之处,清廉勤政,爱护百姓,每攻克一座城池,都要将俘虏放回家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

(2) 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籓之盛。

 

查看答案

请对下面一则公益广告进行评点。(5分)

双面胶,不丢面。(倡导节约用纸广告)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人写给一位慕名已久的诗刊编辑的一封信的正文。信中三处明显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5分)

寄上拙作《秋月》,望拜读。敝人素喜诗歌,学习之余,附庸风雅,凑成几句,微瑕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望您于工作之暇给与修改并不吝赐教。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课文及作者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凭《桥边的老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还有《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

B.《桥边的老人》关注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战争毁了他们的家园,使他们流离失所。对战争的谴责、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对善良的人性的揭示是这部小说的主旨。

C.《墙上的斑点》作者是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伍尔芙。《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D.《桥边的老人》里的对话简单高效,蕴涵了所有该有的生动细节,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和心理。如老人提到故乡便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爱他生活的家园啊。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炮兽》节选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九三年》,这是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B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1982年以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受他影响,我国作家莫言于2012年以长篇小说《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作家获得次奖的第一人。

C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鲁迅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称他为“19世纪的俄国巨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宁娜》等。

D川端康成,日本作家,为“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在日本文学史上地位很高,甚至被誉为“小说之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