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乡人、宗人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

   王澄闻其名,引为别驾。澄终日酣饮,不以众务在意,舒常切谏之。及天下大乱,又劝澄修德养威,保完州境。澄虽不能从,然其忠亮。荆土士人宗庾廞尝因酒澄,澄怒,叱左右棒廞。舒厉色谓左右曰:“使君过醉,汝辈何敢妄动!”澄恚曰:“别驾狂邪,诳言我醉!”因遣掐其鼻,灸其眉头,舒跪而受之。澄意少释,而廞遂得免。

奔败也,欲将舒东下,舒曰:“舒万里纪纲,不能匡正,令使君奔亡,不忍渡江。”乃留屯沌口,采稆湖泽自给。乡人盗食舒牛,事觉,来谢。舒曰:“卿饥,所以食牛耳,余肉可共啖之。”世以此服其弘量。

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之。至是,澄又转舒为顺阳太守,曾密遣兵袭舒,遁逃得免。

王敦召为参军,转从事中郎。敦谋为逆,舒谏不从,使守武昌。高官督护缪坦尝请武昌城西地为营,太守乐凯言敦曰:“百姓久买此地,种菜自赡,不宜夺之。”敦大怒曰:“王处仲不来江湖,当有武昌地不,而人云是我地邪!”凯惧,不敢言。舒曰:“公听舒一言。”敦曰:“平子以卿病狂,故掐鼻灸眉头,旧疢复发邪!”舒曰:“古之狂也直。昔尧立诽谤之木,舜置敢谏之鼓,然后事无枉纵。公为胜尧、舜邪?乃逆折舒,使不得言。何与古人相远!”敦曰:“卿欲何言?”舒曰:“缪坦可谓小人,疑误视听,夺人私地,以强陵弱。晏子称:君曰其可,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敦即使还地。众咸之。敦重舒公亮,给赐转丰,数诣其家。表为梁州刺史。

                                         (选自《晋书·列传十三》,有删节)

【注】①纪纲:指州郡官员。②处仲:王敦的字。③平子:王澄的字。④疢(chèn):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忠亮                  重:敬重

B 荆土士人宗庾廞尝因酒澄    忤:违背

C 不往,曾之                衔:怀恨

D 众咸                    壮:豪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澄奔败也              ②臣固知公子还也

B①舒万里纪纲            ②请张唐先报赵

C①采稆湖泽自给          ②髡为诸侯主客

D①太守乐凯言敦曰        ②屠岸贾闻之,索宫中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郭舒“忠亮”的一组是( 

   ①王澄闻其名,引为别驾  ②又劝澄修德养威,保完州境   ③舒跪而受之   

④余肉可共啖之          ⑤缪坦可谓小人,疑误视听     ⑥表为梁州刺史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④⑤⑥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舒年幼时拜师求学,学习的时间不长,但已经粗略懂得了为人处事的要义,乡里人和宗族人都认为他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B.郭舒认为,自己不能匡正乱世,导致使君王澄失败而逃,于是以不忍渡江为由,谢绝了王澄带自己东下的要求

    C.郭舒被王敦征召担任参军,又转任从事中郎,曾经和王敦密谋造反,郭舒提出的意见,王敦没有听从,只让郭舒驻守武昌。

   D.高官督护缪坦曾请求把武昌城西百姓的菜地设为营地,太守乐凯面对勃然大怒的王敦不敢说话,郭舒却毫不畏惧,直言进谏。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4分)

(2)乡人盗食舒牛,事觉,来谢。(3分)

(3)乃逆折舒,使不得言。何与古人相远!(3分)

 

1.D 2.A 3.B 4.C 5.(1)郭舒开始做官担任领军校尉,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过,被廷尉拘囚,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 (2)乡下人偷吃了郭舒的牛,事情被发觉,偷牛的人来谢罪。 (3)竟然阻止我,不让我说话,您怎么跟古人相差那么远!(评分标准:原则上一句一分,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解析】 1. 试题分析:壮:意动用法,认为……豪壮。依据语境、词性理解实词含义。例如:①名词,壮年,大国之王,幼弱未壮;②形容词,雄壮,起灵光殿,甚壮丽。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都是主谓间助词B. ①判断词,是或者动词作为②介词,替C. ①目的连词,来②介词,把 D. ①介词,对②介词,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理解“忠亮”的含义。忠亮:忠诚坚贞。①是为人仗义;④是宽容;⑥间接表现忠亮。采用排除法应选B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C错在“曾和王敦密谋造反,郭舒提出的意见”,原文意思是“王敦谋划造反,郭舒劝谏他”。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要通读全文,依据语境理解词语。以直译为主,关键词语翻译准确,特殊句式要体现出来。注意下列词语和句式:(1)为、坐、系、义;(2)食、觉、谢,被动句,事觉;(3)乃、逆折、何。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附【参考译文】 郭舒,字稚行。他年幼的时候请求母亲让他拜师求学,学了一年多就回家了,粗略懂得了为人处事的要义。乡里人、宗族人都称他会是后起之秀,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郭舒开始做官担任领军校尉,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过,被廷尉拘囚,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     王澄听说了郭舒的声名,征召他担任别驾。王澄整天痛饮,不把政务放在心上。郭舒经常直言劝谏他。等到天下大乱的时候,郭舒又劝王澄修养德行,树立威望,保全州境。王澄虽然没有听从郭舒的劝告,但是敬重他的忠诚坚贞。荆州当地的读书人宗庾廒曾经因为饮酒得罪了王澄,王澄发怒,命令手下人棒打宗庾廒。郭舒神色严厉地对王澄的手下说:“使君喝得太多了,你们这些人怎么敢胡乱行动!”王澄发怒说:“别驾发狂了吗?诓骗说我醉了!”于是让人掐他的鼻子,烫他的眉头,郭舒跪着承受。王澄的怒气稍稍缓解,而宗庾廒也就免于处罚。     王澄失败奔逃的时候,想带郭舒渡江向东撤退,郭舒说:“我是(作为)州郡官员,却不能匡正乱世,令使君奔逃,我不忍心渡江。”于是留守在沌口,在湖泽里采集野生的稻子来养活自己。乡下人偷吃了郭舒的牛,事情被发觉,偷牛的人来谢罪。郭舒说:“你饿了,所以才吃我的牛,剩下的肉可以与我一起吃。”世人因此佩服他宽宏的度量。     郭舒年轻时与杜曾交情深厚,杜曾曾经征召郭舒,郭舒不肯前往,杜曾对他(这件事)怀恨在心。到这时候,王澄又调郭舒担任顺阳太守,杜曾暗中派兵袭击郭舒,郭舒逃走免于灾难。     王敦征召郭舒担任参军,又转任从事中郎。王敦谋划造反,郭舒劝谏他,王敦没有听从,就派郭舒驻守武昌。高官督护缪坦曾请求把武昌城西的土地设为营地,太守乐凯对王敦说:“老百姓很久以前就买了这块地,种菜供养自己,不应该夺走他们的土地。”王敦大怒说:“我王处仲不来湖北,会有武昌这个地方吗?人们说这就是我的土地!”乐凯畏惧。不敢说话。郭舒说:“请您听我一句话。”王敦说:“王澄因为你得了狂病,所以掐你的鼻子,烫你的眉头,你旧病复发了吧!”郭舒说:“古代的狂就是正直。从前尧立下让人进谏的木牌,舜设置让人进谏的鼓,这以后就不会有冤枉无辜和放纵有罪的事情了。您能超过尧舜吗?竟然阻止我,不让我说话,您怎么跟古人相差那么远!”王敦说:“你想说什么?”郭舒说:“缪坦可以说是个小人,迷惑贻误视听,夺走别人的私地,以强欺弱。晏子说:‘国君说可行,臣子说不行,这样才能成就国君的可行,因此我等不敢不说。’”王敦就让缪坦归还了土地。人们都认为郭舒为人豪壮。王敦敬重郭舒公正诚信,赐予变得丰厚,多次到郭舒家拜访,上表推荐郭舒担任梁州刺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汉字的文化学意义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有着不同形式的呈现,诸如文化典籍、语言文字,等等。这里仅就 汉字的文化学意义,谈一点看法。汉字的文化学意义,表现在能够缩影式地传导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文化心理、价值取向等内隐文化结构。

从认知方式看,中国人长于直观地把握世界,重体知而轻认知,重体悟而轻分析,重形象而轻抽象,等等,这种认知特点,在汉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汉字的创造,是先民“仰观天象,俯察地法”“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结果,造字方法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依类象形”,所造的字是“物象之本也”。众所周知,汉字是由图画发展来的,因此,文字极具形象色彩,无论是初文象形字,还是后起的会意形声字,都是形象斐然。

从哲学的角度看,汉字也是充满东方智慧的文字,文字中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辩性和审美灵动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宇宙、人事理解把握的认知方式,就是阴阳调和、美恶相兼、正反相容、始终相生的“一体二元”的方式。在《易》中,阴阳二爻表示相对立的两端事物,两爻相合构成八卦,诞生了宇宙间的天地雷风等物质,它们阴阳调和,相反又相正,对立又融合,演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从乾坤始,至既济未济终,未济意味着开始新的循环,其间蕴涵了阴阳对立,相推相转的辩证思想。《老子》一书中,也蕴涵着深刻的辩证统一思想,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故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第二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二十六章)等等,都是就事物的两端相仇相因立论的。这种思维品格,在汉字孳乳过程中的“反训”现象里,得到了清晰展示。所谓“反训”,是指一个字具有相反相对的两个义项。如《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疏云:“《尔雅》云:‘乱,治也。’谓治理之臣有十人。”即“乱”有“治”义。再如“介”有“大”、“小”二义,“落”有“终”“始”二义,“受”兼“施”“受”二义,等等。这一类“反训”字,就是人们在创造和使用文字时的一种哲理蕴涵,是民族智慧的显现。

汉字的审美灵动性是自不待言的,它的具象性,使其自身从产生之日起,就具备了一种形式美,而在使用历史中,人们根据审美的需要,对其体势不断加以美的修正,使其呈现出多姿多态的美。甲骨文瘦峭峻锐,金石文温敦厚重,篆书含聚内敛,隶书外拓放逸,楷书端庄雄秀,草书飘逸虬曲等,无不显出或动或静的美。另外,汉字是矩形结构,每一字都有中心和重心,又使得它呈现出秀雄浑凝的力象。再一点,汉字的内质充满了审美的敏感,汉字的意象更能抽象演绎出人无限丰富的想像与联想,被惊叹为“诗之魂”,从而启迪了诗歌创作的灵感。

认知心理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积淀而成的,具有较固定模式的认知心理。可以这样说,当代人包括当代青年,无不是从历史的深处走出,其脉管里流淌的都是祖先的血液。汉字中的民族认知心理的蕴涵是极为丰富的,在汉字教育中,充分注意这一点,对于继承汉民族优秀的品质,发扬汉民族灵动的智慧,实现当代的思想原创,无疑将大有裨益。

(节选自商忠的《汉字的文化学意义》,有改动)

1.下列对汉字的文化学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是中华传统文明的缩影,它的文化学意义表现在能够传导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文化心理、价值取向等内隐文化结构

B.极具形象色彩的汉字充分体现了中国人重体知而轻认知,重体悟而轻分析,重形象而轻抽象等认知特点

C.从哲学的角度看, 人们创造和使用的汉字都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辨性,是充满着东方智慧的文字

D.汉字蕴涵着丰富的审美灵动性,它自身的形式美加上人们使用过程中不断加以美的修正,使其呈现出多姿多态的美

2.下列选项不能证明汉字中“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辩性”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宇宙、人事理解把握的认知方式,就是阴阳调和、美恶相兼、正反相容、始终相生的“一体二元”的方式。

B.《易》中由阴阳二爻表示相对立的两端事物两爻相合构成八卦诞生了宇宙间的天地雷风等物质。

C.《老子》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故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等。

D.《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疏云:“《尔雅》云:‘乱,治也。’谓治理之臣有十人。”即“乱”有“治”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由图画发展而来,汉字的造字原则与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长于直观地把握世界的认知方式。

B.汉字的外形具有灵动美,汉字的内质具有敏感美,汉字的意象具有抽象美,三美合一,从而启迪了诗歌创作的灵感。

C.每一个从中华民族历史深处走出的当代人,无不受到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具有较固定模式的认知心理。

D.我们在汉字教育中,要充分挖掘民族认知心理的丰富蕴涵,传承和发扬汉民族的优良传统,实现当代的思想原创。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延长退休年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等重大变革,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B.3月21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飞机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降落时,挡风玻璃被一群鸟撞碎,所幸机上18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安全无恙。

C.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播出“家风”系列报道之后,引起社会广泛共鸣和好评。

D.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进行国事访问前夕接受媒体专访时说,俄罗斯与中国是国际社会具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大国是毋庸置疑的。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颐和园“大黄鸭”风靡和童心未泯有关“大黄鸭”与《致青春》同期走红看似巧合却都验证着创意本身最朴素的真谛:创意是人性艺术。

B 在解放军理工大学的实验室里,强电磁波像一张无形的大手,猛力地拍打着演示计算机,巨大的冲击波使屏幕剧烈地抖动、变黑、瘫痪。

C 2014年4月23日是第15个世界读书日,我们每个人是不是该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多久没读书了?为什么不读书?

D 又到7月毕业季,校长周其凤在北大毕业典礼上借用网络词汇勉励学生:“请你们忘记成绩单上的分数,那真的只是‘浮云’。”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全国人大代表、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上市公司在回答投资者问题,因为时间比较短,所以反馈的质量水平良莠不齐

B.专家认为,日本政界右翼人士一直努力淡化“二战”战败的概念,其否认侵略历史的观念可谓盘根错节,必须予以法理上的分析和针锋相对的批驳。

C.被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的袁腾飞这几年很受追捧,但不少学者认为他书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离经叛道,有哗众取宠之嫌。

D领导干部带头示范,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加强作风建设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法宝,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够上行下效的关键。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钦佩    按步就班     振聋发聩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整饬   层峦叠嶂    委屈求全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C.崚嶒   螳臂当车    一鼓作气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D.招募   波谲云诡    怨天尤人   关关雎鸠,在河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