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高 考 资 源 网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高其议论,或其材能          多:赞美。 

B.处达,临祸福                  穷:困

C.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部将       贷:宽恕。

D.至南阳求医                    舁:抬着。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B.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C.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D.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可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这不单是因为他有才能,也由于他的“忠义之节”。

B.师鲁考中进士后为官许多年,仕途不很顺利,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有时还不得已辞去官职,其原因有他仗义执言,敢作敢为,也有“遭父丧”。

C.师鲁在潞州任职,可谓勤政爱民,百姓都拥戴他;在渭州任职时的所作所为,堪称秉公执法,后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

D.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未能全部施行。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3分)

(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4分)

(3)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3分)

 

1.C 2.D 3.D 4. (1)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 第一个“是”(动词,肯定),第一个“非”(动词,否定),“务”(务必、一定)三处,一处1分。 (2)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 “见……于”(表被动),“所以”(两个均为“原因”), “嫉”(动词,嫉恨),“卒穷”(最终因处境艰难。实词“卒”,古今异义“穷”,同时活用做状语“因为处境艰难”)一处1分。 (3)有违背他管理(节制、调度)的将吏,想按军法杀掉他们却未能做到。 “定语后置”,“节度”(动词,节制、调度),“不果”一处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借出、借给。 考点: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类断句题目在断句时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能段破句子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在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及这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断句,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介词、语气助词、连词等等)。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D“可惜未能全部施行”这一说法错,原文表述的是都未能施行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名洙。可是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世上了解师鲁的人,有的推崇他的文学才能,有的佩服他看问题有见解,有的赞美他的才干。至于说到他的忠义之节,无论处在逆境和顺境,面临灾祸和喜庆,都无愧于古时君子之风,然而天下称师鲁的人未必全部知道这些。 师鲁写文章,简洁而有章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在《春秋》上有专长。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遇事无论难易,敢作敢当,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 师鲁年少时考中进士,做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调任山南东道掌书记的官职、做伊阳县知县。王文康公荐举他的才能,皇帝召见面试后,担任馆阁校勘,又调任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被贬到饶州,谏官、御史不肯替范公说话。师鲁上书,说范仲淹臣是他的师友,希望能够一同被贬。师鲁被贬监管郢州酒税,又调往唐州。这时,父亲去世了,守孝期满,又担任太子中允、河南知县的官职。西夏赵元昊造反,陕西一带兴兵作战,大将葛怀敏上奏朝廷起复师鲁担任经略判官。以后众将在好水打了败仗,韩公被贬官做秦州知州,师鲁调往濠州任通判。过了很久,韩公上奏朝廷,师鲁又到秦州做通判。又调泾州任知州,渭州任知州,兼任泾原路经略部署的官职。到潞州任知州,处理政务有仁爱之心,潞州人至今思念他。累官升至起居舍人,掌管龙图阁。 师鲁在天下太平时唯独喜欢谈论兵事,写了《叙燕》、《息戍》二篇文章流行于世。他主张的军事备战的主张,叙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全是当时利害所在。又想训练土兵代替戍守的士卒,来减少边境的开支,以此作为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都未能施行。等到元昊臣服,西部边兵解除戒备,师鲁离开现职,他的言论主张也得罪了一些权臣。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称赞师鲁的人,对于师鲁的才能,也未必全部了解。 开始的时候,师鲁在渭州任职,有违背他管理(节制、调度)的将吏,想按军法杀掉他们却未能做到。这以后一些官吏到京师,向朝廷上书控告师鲁把公家的钱借予部将,师鲁被贬做崇信军节度副使,又调职监管均州酒税。有病,缺少医药,抬到南阳求医。病好了,依着几案坐着,看到幼子在眼前,也没有疼爱的表情,和宾客谈话,最终不涉及他的私情。享年四十六去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超级女生”的蝴蝶效应

由湖南卫视推出,持续“高烧”、风靡全国的电视歌唱比赛节目“超级女声”,被各路看客解读,成为一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大杂烩,其中触及“性别”“阶级”“品味”等复合议题;而美国电视节目“美国偶像”与“超女”的跨境呼应,更触及一个文化全球化的议题——影视方程式全球流动,在异地可以产生怎样的波涛?

不矫揉造作的冠亚军李宇春、周笔畅人气最旺,男人不认为她俩美艳,女歌迷则觉得她俩精彩!中性形象的大获全胜被看作是女权意识的觉醒和女性的自我解放,理由是对女性的审美已经脱离了男性的标准,周、李的魅力独立于男性审美之外。比赛不论年龄、不问地域、不拘外貌、不限身份、想唱就唱的做法,打破精英特权,“超女”被解读为一种庶民的胜利。

这些议题富有国情特色。“超女”引发的复杂辩论,充满国内最前端的社会变化,但若把本国现象放入全球文化激荡的大脉络,所触及的更是跨国文化互动的问题。或可以用著名的混沌理论“蝴蝶效应”来形容“超级女声”和大洋彼岸的另一档节目“美国偶像”之间的关系。“蝴蝶效应”是美国气象学家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说,亚马孙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

“超女”的主要策划人就是在2003年一张报纸非常不起眼的一个角落,看到了关于“美国偶像”的报道,于是萌发了在中国制作一档类似节目的想法。这位策划人在接受采访时毫不讳言对“美国偶像”的模仿,但节目形式本土化的改良也做足了工夫。结果,“超女”串联盘根错节的群众活动与本土议题,其社会文化效应与“美国偶像”在美国本土发挥的角色,绝不能轻易套用全球文化同质化的论断。

这个稍嫌戏剧化的蝴蝶效应,在传播学上是老掉牙的问题。早年的媒介帝国主义,就是说英美挟其正经军事强势,扩张其穿透力强劲的跨国媒体,无论企业硬件与文化软件,绝可破坏发展中国家本土文化,其影视产品亦令非西方子民易于接受帝国霸权。

到今天,此老调已不能重弹。精确一点来说。美式文化仍有相对强势,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互动,其形态已是变化多端千奇百怪。全球文化漂移已出现所谓的多个“媒介首都”,而不再是美国独霸跨国媒介市场。超越国族并以城市为单位的多中心交流,如香港、北京、上海、孟买,或可包括湖南长沙,均可发挥跨境的蝴蝶效应。

今天,中国市场在变革。正统之外,酝酿新的文化生产模式。“美国偶像”在中国只是一个触发点,把“超女”本土化,还需要一群中国搞手,更需要一连串的社会缺口,这样才让“超女”化身为中国变革的时代信差,从中看中国面对世界所激起的文化变局。

1.从原文看,下列对“‘超级女声’的蝴蝶效应”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它是美国电视节目“美国偶像”在中国大陆的跨境呼应。

B 它是美式文化凭借其强势,在媒介市场扩张,超越国族在异域产生的一场“风暴”。

C“超级女声”是其策划人对“美国偶像”节目的模仿并进行本土化处理的杰作。

D 它是以“美国偶像”为触发点,在全球文化脉络中激荡起的时代“波涛”。

2.文章说,“超级女声”现象引发的议题“富有国情特色”。从原文看,“富有国情特色”不包括下面哪一句

A.“超级女声”被各路看客解读,成为一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大杂烩,其中触及“性别”“阶级”“品味”等复合议题。

B“超级女声”比赛采用的做法,被认为打破了精英特权,“超女”被解读为一种庶民的胜利。

C“超级女声”引发的复杂辩论,充满国内最前端的社会变化。

D“超级女声”现象是文化超越国族并以城市为单位的多中心交流,包括以湖南长沙为中心。

3. 依本文看,对“超级女声”风靡全国,持续“高烧”的原因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比赛不论年龄、不问地域、不拘外貌、不限身份、想唱就唱的做法,打破了精英特权,它是一场平民运动。

B今天,中国市场在变革,具备了在正统之外,酝酿新的文化生产模式的条件。

C 它顺应了文化全球化的潮流,是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互动,多中心交流的结果。

D 它不仅是对“美国偶像”的模仿,它还有一群中国搞手使其本土化。它还弥补了中国社会的缺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语文课上,老师引用德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黑塞的名言告诫同学们应该热爱读书。老师无奈地说:“以前,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有看书的同学,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玩手机。”

学生甲:“读书虽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命运,但能改变我们的品位。正如陆游所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我们还应重视传统的读书习惯。”

学生乙:“你太奥特了,现如今信息技术这么发达。电脑、手机、媒体等都能迅速快捷的学到很多知识。何必孤独而又单调的抱着书本死啃,况且,现在的书籍又贵得吓人。”

学生丙:“何止是书是如此呀,现在动笔写字的人都少了。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在悄悄地改变甚至消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分析下面表格内容,把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补写完整(5分)

年龄

美国

中国

9~24个月

自己扔尿布

认字

2~3岁

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

背唐诗

3~6岁

铺床、摆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间

各种艺术能力培训

6~12岁

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

做作业,艺术培训

13岁以上

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

做作业,艺术培训

 

(1)美国家长认为,孩子应该                             

(2)中国家长认为,孩子应该                             

(3)你认可哪种教育方式?              理由是                   

 

查看答案

请拟一条以“注意交通安全,拒绝酒后驾驶”为主旨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不超过20字)(6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曾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两个人生驿站,                          

                                     。这就是“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中国文人的人格特点。

①两者相互补充,一退一进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③而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对有限人生的超越

④他们就会转入精神驿站,通过与自然为伍的精神张扬

⑤如果在现实世界中积极入世之路滞涩难通

⑥共同影响了中国文人的人格

⑦实现与天地精神共舞的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

A.③①②⑥⑦④⑤    B.①④②⑤⑥③⑦

C.③①⑥⑤④②⑦    D.①③⑥⑦④⑤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