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小说阅读 报 复 [法]雨果·克里兹 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彭恩刚从剧...

小说阅读

报 复

[法]雨果·克里兹

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彭恩刚从剧场回来,他坐到写字台前,伸手拿起电话要通了编辑部:“我是彭恩,你好!我又考虑了一下,关于《蛙女》的剧评,最好还是发下午版,因为我想把它展开一些……别提啦!太不像话了!所以我才打算写一篇详细的剧评。上午版你只要留出个小方块刊登一则简讯就行了。你记下来吧:‘奥林匹亚剧院:《蛙女》上演,一锅可笑的大杂烩,一堆无聊的废话和歇斯底里的无病呻吟。看了简直要让你发疯。详情请见本报下午版。’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措词还不够激烈?这样就行?那好,再见!”

从他放下话筒的动作可以看出,彭恩的情绪越来越愤慨。可就在这时,他猛然一惊,附近有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在光线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个人坐在皮沙发里。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睛逼视着评论家。彭恩心里发虚:“你,你……你是谁?”

陌生人慢慢站起来,从衣兜里伸出右手。彭恩看见一支闪闪发亮的手枪。“把手举起来!”那人命令道。彭恩两手发抖。

“嘻嘻嘻……”那人像精神病人一样笑着,“你这条毒蛇,现在总算落到了我的手里。再有5分钟就是午夜。12点整,嘻嘻嘻……你将变成一具尸体。文亚明,我的宝贝,”白胡子老头扬起头,“我亲爱的文亚明,5分钟后你将报仇雪恨。这条毒蛇将永远闭上它的嘴!啊,你高兴吗,文亚明?”说着,白胡子老头立刻举起手枪:“别动!”

“听我说,”彭恩战战兢兢道,“请告诉我,你究竟是谁?……我不明白……我对你干了什么?……求你把手枪收起来吧。我们之间肯定有一场误会。”

“给我住嘴,你这个杀人凶手!”

“杀人凶手?你弄错了。我不是杀人凶手!”

“那么请问是谁杀死了我的孩子,我唯一的儿子,亲爱的文亚明?谁呢,彭恩先生?”

“我根本不认识你的儿子!你怎么会生出这种想法?”

“我的儿子名叫……文亚明·穆勒!现在你明白了吧?”

“文亚明·穆勒……我记得,好像是个演员吧?”

“曾经是!因为他已经死了,他对着自己的头开了一枪。而正是你这个无耻的小人毁了他!你在文章里写过他:‘为助君一笑,还有一位文亚明·穆勒先生值得提及,因为他的表演,真堪称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你竟敢这样写我的儿子!而他,可怜的孩子,去买了一支手枪,自杀了。就是这支手枪,过一会儿将把你送到西天!”

彭恩禁不住浑身乱颤:“听我说,这并不能怪我……我感到很遗憾……可我只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你的儿子真的缺乏才华……你明白吗?我本人跟你的儿子并没有仇,可是艺术……”

“你别再胡诌关于艺术的废话了!你是杀人犯!因此你得死!昨天夜里,”老头压低嗓门,“文亚明出现在我的梦里。他对我说:‘爸爸,拿上手枪去找那毒蛇。午夜12点的时候,杀了他替我报仇!否则,我的灵魂将永远四处飘游,不得安身!’”

“可你不能杀我……看在上帝面上……你简直疯了!……”

老头大声地嘲笑道:“真叫人恶心,你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胆小鬼!一条罪恶深重的蛆虫,半文不值的小人!你那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哪里去了?你的体面威风哪里去了?现在你已面对死神,没有了你,人人都会如释重负。”

彭恩双手合十,央求道:“亲爱的先生,如果你一定要杀我,至少让我能最后给我的亲人写几句诀别的话……并表明我的遗愿。”

“行,我成全你!”陌生人宽宏大量地答应,“写吧,你还可以活15秒钟!”彭恩拿起铅笔,在纸片上写了两三行字……

午夜的钟声响了。

老头怪叫一声,抠动了扳机。

硝烟散后,陌生人扯下自己的胡子,走近彭恩。

“先生,现在你对文亚明·穆勒的表演才华有了新的看法吧,对不对?看你那个熊样!哈哈……!我想,今后你在评论别人的时候该会学得谨慎一些了!”

看着手里拿着铅笔,满脸蜡黄的彭恩,文亚明伸手拿过那张纸条。只见上面写道:

“亲爱的文亚明·穆勒,你不仅是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而且是头号傻瓜。你戴的假发套大了一号。彭恩。”

1.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4分)

2.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6分)

3.分析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6分)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4分)

A小说开篇首句“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实则为故事的展开,设置了一个独特的环境。

B陌生老头的出现,令彭恩心惊发虚,但彭恩通过对方戴的大了一号的假发套,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真实身份,及时识破了文亚明拙劣的伎俩。

C文中画线部分从彭恩的视角描写陌生老头的外貌,寥寥几笔,为小说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可谓匠心独运。

D小说人物设计巧妙:文亚明假扮成自己的父亲报复彭恩,符合其演员的身份;彭恩对文亚明报复的演技加以评价,也符合其剧评家的身份。

E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频繁出现的省略号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惊慌和恐惧,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1.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点明彭恩的身份;③表现彭恩的性格特征;④为下文作铺垫。 2.特点:①情节发生逆转;②具有喜剧色彩。 艺术效果:①呼应前文;②出人意料,令人回味;③丰富了人物形象;④深化了主题。 3.人物形象:彭恩:①忠于职守;②批评中肯,言辞尖锐;③机智敏锐。文亚明:①演技拙劣;②性格偏执;③自卑而又自负。 4.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一般都是从内容和结构上两个方面来答题。在内容上,要通过分析概括开头一段彭恩打电话的内容,来答出彭恩尖刻辛辣的人物形象特点;在结构上,要通过分析开头一段紧张的氛围,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的情节以及同结尾的照应角度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要先根据结尾内容把故事情节的转折和喜剧性的特点答出,然后再从小说的内容和结构和表达艺术角度作答。如内容上,可以从深化主旨,丰富人物形象等方面作答;结构和表达艺术上,可以从出人意料,照应前文等方面作答。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此题要速读全文,在整体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辨析。B项 “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真实身份,及时识破了文亚明拙劣的伎俩”描述不准确,从原文““听我说,”彭恩战战兢兢道,“请告诉我,你究竟是谁?……我不明白……我对你干了什么?……求你把手枪收起来吧。我们之间肯定有一场误会。”可知,开始并没有看出他的真实身份; E项“频繁出现的省略号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惊慌和恐惧”描述错误。所以选BE。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句默写(6分)

1、策扶老以流憩,            

2、登东皋以舒啸,                 

3、             ,青雀黄龙之舳。

4、             ,得天人之旧馆。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6、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8分)

月上瓜洲  南徐多景楼作

[南宋]张辑

江头观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长流,惟有鱼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请就词的上阕,简要分析词人“愁”的具体内容。(4分)

2.词的下阕“惟有鱼竿明月上瓜洲”一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题(8分)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汉兵起,异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时异从兄孝从光武,荐异,得召见。及光武为司隶校尉,道经父城,异等即开门奉牛、酒迎。光武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至饶阳无蒌亭。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光武使异别收河间兵。还,拜偏将军。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之。

建武三年春,大司徒邓禹要异共攻赤眉。异曰:“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相诱,难卒用兵破也。”禹不从。大战移日,赤眉阳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军还击,禹军溃乱。异兵救之,赤眉小却。异士卒饥倦,可且休,禹不听,复战,大所败,死伤者三千余人。异复坚壁,收其散卒,与贼约期会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异裁出兵以救之。贼见势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于崤底。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书思慕阙廷,愿亲帷幄,帝不许。后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号为“咸阳王”。帝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谢。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夏,遣诸将上陇,为隗嚣所败,乃诏异栒邑。未至,隗嚣乘胜使其将行巡将二万余人下陇,因遣巡取栒邑。异即驰兵,欲先据之。潜往闭城,偃旗鼓。行巡不知,驰赴之。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巡军惊乱奔走,追击数十里,大破之。异上书言状,不敢自伐。九年春,诸将共攻冀,不肯拔,欲还休兵,异固持不动,常为众军锋,病发,薨于军。

(选自《后汉书·冯异传》有删改)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赤眉引军还击                       还击:回来攻击

B 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之       多:称赞

C 乃诏异栒邑                             军:驻军

D 异上书言状,不敢自伐                   自伐:亲自讨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时异从兄孝从光武,荐异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士卒饥倦,可且休         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 禹不听,复战 ,大所败    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

D 诸将共攻冀,不肯拔,欲还休兵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3.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冯异善于用兵的一项是( )

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

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相诱

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

上书思慕阙廷,愿亲帷幄   

潜往闭城,偃旗鼓

①②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③④⑥

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冯异曾为王莽旧吏,在潜出城巡视属县时,被汉兵捉住。经人推荐被刘秀召见。后来成为光武帝独当一面的一员大将。“上豆粥”一事可见其与光武帝为患难之交。

B 每当诸将领谈论功劳时,冯异常躲避在大树下,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虽然大家愿意跟随他,但此事也不能不表现出他还缺乏大将风度。

C 在最初攻打赤眉时,冯异认为士卒饥倦,应该休息,不宜出战。邓禹没听他的意见,继续出战,而赤眉军失败,弃辎重而逃。

D 冯异认为长久在外带兵,心里很不踏实,就呈奏章说思慕朝廷,希望在朝廷任职,光武帝没准许。后来有人说冯异在关中独断专行,光武帝亲自拿奏章给他看,他十分害怕,又呈奏章表示感谢。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可稍以恩信相诱,难卒用兵破也(3分)

贼见势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3分)

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4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B 据说:最美的城市应在山与湖之间。

C 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D 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他们谩骂法院执法人员,殴打执行公务的干警,这实属是藐视法律尊严与权威的违法行为。

B 新一届市政府领导指出,要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学制度,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教育。

C 我无意间接触到父亲的手,这双长年累月劳作的手像石头一样粗糙,布满了沟壑般的口子。

D 近几年,易中天因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在民间的影响如日中天,所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