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议论文。 “家风”到底是什么?有人说,“家风”是“家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议论文。

“家风”到底是什么?有人说,“家风”是“家规”、“家教”(非从事家庭补习、特长教育的“家教”)的近义词或同义词。“家风”是对中国传统美德的继承。“家风”的精髓在于健康、积极、向上。

2002版《现代汉语词典》“家教”的释义是“家长对子弟进行的关于道德、礼节的教育”。“家规”是“家庭里的规矩。”而在早年的版本中,对“家规”的释义加了一限定词即“封建家庭中的规矩”。看来,我们有个时期是反对“家规”的。至于“家风”,我们更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提倡了。因而,你在词典里居然查不到“家风”的解释!难怪社会在发展进步的同时,总有人在慨叹世风日下。

关于“家风”,你又有哪些独到的见解、深入的思考呢?

要求:结合自己的感悟,自主确定立意,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总  分

减  分

阅卷编号

 

缺题目

 

 

少字数

 

错别字

 

 

 

也谈家风 毛玉凯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家庭的风气。一个家庭只有培养良好的风气,树立良好的家风,家庭才能和睦,社会才能和谐。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一个国家有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富强,才能够兴国安邦! 纵观古今,只有树立了良好的家风,才能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司马谈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决心要著一部史书,但终究未能如愿,深受其影响的司马迁决心要著一部史书,完成父亲遗留下来的任务。为此,他不惜忍受宫刑之辱,终于完成了名垂千古的《史记》。 正是由于司马谈为他的儿子带来了良好的家风,才能够让司马迁忍辱负重,成就丰功伟业。 南宋名将岳飞,为他营造了良好的家风,临行前在他那宽广的背上刻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使他一心报效国家。他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其子岳云,使父子在中国的历史上名垂千古。 习仲勋,原为彭德怀元帅的得力助手,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之劳,他不计个人得失、职位高低一心一意想着国家和人民。在改革开放那一关键时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出任了广东省省长,使广东从落后的小渔村一跃成为了改革开放最前沿。他一心为党为国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习近平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执政后继续弘扬了习仲勋的优秀品质,他惩治贪官污吏,锐意改革,并创造性的提出了“中国梦”,并积极的带领全国人民去逐步实现这个伟大的“梦”。 “家风”正,则能安居乐业,“国风”正,则能兴国安邦,一个国家要扬正气、促和谐,积极发挥正能量。要依法治国。社会才能稳定繁荣。否则,就要落后挨打。新加坡第一任行政首长李光耀,以严格的法律,开明的政策,使新加坡在短短的数十年里迅速的走在世界的前列。 因此,只有每个家庭都要树立良好的家风,才能有良好的国风。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富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文章从所给话题“家风”的解释入手,开头一段即明确提出中心观点,第二自然段以“纵观古今”四个字,引起举例说明,先后列举司马谈对司马迁、岳飞母亲对岳飞、习仲勋对习近平的影响;之后又以新加坡的李光耀为例论证此观点,可谓由古到今、由中到外,充实有力,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始终紧扣所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说明问题,且叙议结合,很有议论文的“本色”。本文较好地体现了写作材料作文的一般思路。但文中没能从反面列举适当的例子,且缺少理论论据,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解析】 试题分析: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写材料作文,要认真读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此为中心作文。本材料由“家风”、“家规”、“家教”三者的概念着手,这应该是一个较为微妙的名词区别。写作时可从以下方面来构思:如何认识生活中的“家教”,如何看待“家风”,怎样辨析“家规”。能够区别对待这三者,则本文可以随便选取一点来展开分析即可,当然,也可只抓住题目要求,仅围绕“家风”来构思,但在写作时,一定要有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相结合,才会最有说服力。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塔上有棵树

刘志坚

我的居室临河。河的那面有座古塔,塔上有棵树。那树挺立在塔顶之上,和我隔着一段空间为邻。

那树不很高大,但很古老。树叶纷披,撑一团墨绿。郁郁葱葱,四季不凋。有人说它是胡椒树,也有人说它是香樟树。那树是怎么上去的?有人说那树的种耔,一定是小鸟衔上去的,也有人说是修塔人遗落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了这树,这千年古塔,才有了生机的葱笼和生命的蓬勃。

塔之树,是一曲生命之

塔是锥形的。塔顶原有三个相叠的宝瓶,远远看去,像一串葫芦。那里没有土壤,没有泉水。塔树只能在一层薄薄的尘埃里,在砖头的缝隙里存活。这是生命的奇迹。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它不能在沃野里扎根,不能在旷野里扶风摇云。它只能在那一无所有的塔尖,以自己的坚韧和顽强,经营自己的日子。它面对大地,却得不到大地气脉的挟持,它面对江河,却得不到江河涓滴的滋润。生地的失位,这不是它自己的选择。落脚绝地,使它失去很多,增加了它生的困厄和艰辛。

风吹来,雪飘来,风暴和雷击也劈面而来,它都无法回避,它只能挺身相迎。烈日炎炎,炙烤着它,从墨出到日落,也只能苦苦地支撑着。风刀霜剑严相遇,它只能默默地忍受看。塔之树是不幸的,时时都在承受着大自然的磨难。它又是幸运的,它远离尘嚣,地面上的树,被砍了一茬又一茬,大片的森林都从地面上消失了,而它却躲过了人世间的劫难。还有那年,日本飞机来轰炸古城,从空中撒落的炸弹,撞落了塔尖上的宝瓶,塔树却安然无恙。而今。它是活得更古拙而宁静了。

塔树像从大自然的炼狱里脱颖而出的一位哲人。它默默地俯览大地,闲闲地静观江河在流、城市在变。静观世人一代一代地在繁衍,繁衍出城市的进步和文明,也繁衍出许多的荒谬和悲欢离合的故事。

每天,它第一个迎接朝阳,最后送走落日。风从哪里来,雨往哪儿去,春花秋月何时了,它都知道。因为大自然的风云变幻,都在他头上演绎。

它独立云空,与月相守,与星星对峙,与行云为伍,也与寂寞为邻。一任脚下的江河,水涨水落,一任身边的野草,草绿草黄。它只伴随大自然的韵律,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天籁。

塔树立于塔顶,脚下是拥挤的人,头上是拥挤的星。它像一位禅者,昭示世人,保持自己的独立和秉性,不坠风尘。把人间的富贵荣华,看做是身边的野草闲花。把地上走动的人,看做是天上流动的云。它面对人世间的对对错错,天上的日升月落,也只闲闲而观,默默无语。它无喜无悲,无功过得失。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撑一团生命的绿。它不成材,成材又如何?它不结果,结果又如何?它崇尚的只是大自然。金风乍起时。偶然也垂下一片两片落叶,或者从塔顶坠下几缕清香,不知是为了它生命的真实存在,还是为了回报塔身立足的那片土地。

我常坐于窗前,和它对视。它存在的本身,就时时在启示:生地的不详。不是自己的选择。但生命价值的定位和升华,应由自己来主宰。只有禁得起风雨的磨难。才能显示出生命的本色。

塔树立身塔顶,失去大地的滋润,却也逃过了人间劫难。祸福消长,得失在天。

1.作者抓住塔上的树的哪些特点来展开议论抒情的?(2分)

2.文中说“塔之树,是一曲生命之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3.如何理解“塔树像从大自然的炼狱里脱颖而出的一位哲人”这句话的意思?(4分)

4.请联系自身实际,分条陈述,塔上的树带给你的那些启示。(4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山寺钟鸣昼已昏,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2)              ,日月照耀金银台。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人人尽说江南好,              。…              皓腕凝霜雪。 (韦庄《菩萨蛮(其二)》)

 

查看答案

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l5个字。(4分)

刚刚召开的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部署,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将于明年10月份通水。这意味着,再过不到一年的时间,湖北丹江口水库的长江优质水源将沿着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槊奔流北上,流经河南、河北,进入天津,天津市民将能够畅饮优质甘甜的长江水,半个多世纪的调水梦即将变为现实。

 

查看答案

阅读杜甫的诗,回答问题。(5分)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泅流。

(1)赏析诗中颔联“坼”“浮”两字的表达效果。(2分)

(2)结合尾联,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查看答案

把文言材料中的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2分)

(2)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2分)

(3)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2分)

(4)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汉之士也。(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