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在一位画家的屋里,我见到墙上挂着一张非常特...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在一位画家的屋里,我见到墙上挂着一张非常特别的画。那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白纸,在中间偏左的位置,有一块黑渍。我不明白这块黑渍到底算什么生花的妙笔,被画家挂在墙壁正当中最为显要的位置上。我琢磨了很长时间,头脑里仍是一片空白。我向画家请教。

画家说:“我的这幅画叫‘快乐’。”“‘快乐’?我不明白。”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哪个画家能画出快乐来。画家说:“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这幅画时,都是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却看不到背景里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多少快乐我们都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双眼。”我说:“按照你的说法,这张画应该是一张白纸。”画家说:“没有痛苦,我们更见不到快乐。”我明白了,我们的眼里,总是盯着痛苦,而快乐常常是被我们忽视了的那一部分。

读了上述材料,你一定有所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习作例文】 拥抱快乐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画家屋里,有一张特别的画,白纸中间偏上的位置有一块黑渍。画家给这幅画起名叫《快乐》。很多人都不理解,说除了看到黑渍之外,丝毫没有看出快乐的样子。画家解释道:“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你们都只看到了痛苦的黑渍,却没有看到背景的快乐。我们总是对许多快乐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双眼。没有痛苦,我们便见不到快乐。”  “我们总是对许多快乐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双眼。”多么睿智的话呀!我们似乎已经在快乐幸福中不会感到快乐,却只是一味的寻找快乐了。我们总爱盯着痛苦,更多的快乐却被我们忽略。其实,快乐就自我们的身边。 我们讨厌偶尔恶劣的天气,却不肯赞扬长久舒适的环境;我们抱怨一时的不顺,却从不为顺利的坦途而祝福。快乐是凹透镜下的大象,而痛苦则是显微镜下的蚂蚁。我们每天都在抱怨着、牢骚着,但细细想想,那些事真的值得我们如此花费时间去抱怨它,盯着它不放吗?我们为何不抛开烦恼,去寻找自己觉得快乐的事呢?我们为何不抛开烦恼,去感受身边快乐的事呢? 也许是太多的快乐让我们麻木了,这就如阳光下我们往往烦恼于阳光的刺眼,然而在黑暗中寻找出路,只要豆大的光亮就可以令我们欢呼雀跃。既然如此,为何不怀着感恩的心好好享受一下这灿烂的阳光呢?总不能总等到黑暗之中了才想起阳光的美好吧? 花也曾衰败,花也曾凋零,花儿还会再度开放。乐观者赞美花儿的每次开放,悲观者却总是伤感花的每一次凋落。人生亦如此,一生漫漫长路,总会遇到风吹雨打。有人就说过: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也是不完整的人生。我们不祈求困难,但我们不应惧怕困难。该来的总会来的,我们要在困难面前坚定的昂起头,相信风雨过后就是美丽的彩虹。 人生总要前进,总要追求完美,也就难免有失意有不顺。但我们不要把自己的目光限制于那黑渍之中,毕竟没有这小小的黑渍也就没有更多的快乐。有光就有影,不能因为影的黑暗而否认光的存在。让我们放下心头的烦恼,伸出双臂,去感受去拥抱那被我们忽略了太久的快乐吧! 【解析】 试题分析:思路:快乐总是与痛苦相伴的。没有痛苦的磨砺,怎会享受到快乐呢?而我们往往忽视了快乐,特意放大痛苦。其实,生活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痛苦是经常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快乐与痛苦。空白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墨渍只有一笔,人们却倾向于关注墨渍而非空白。在生活中,人们也是纠结于痛苦而非感受快乐。学生可以写“快乐是怎样炼成的”,“怎样对待痛苦”,“如何赢得快乐”,“减少痛苦”等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电视节目大获成功,某班同学对此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面是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准确鲜明,每空不超过30个字。(6分)

甲:这样的节目太好了,有利于提醒人们重视汉字文化传承。提醒人们关注汉字书写方面存在的某些问题。

乙:语老师也鼓励我们看这个节目,他说    

丙:但是我看到有些同学会写“魑魅魍魉”,却不会写“三聚氰胺”这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这不有些可悲吗?

丁:是啊,      

戊:令我惊讶的是中华始祖之一“蚩尤”这个词,现场同步听写的成人听写团正确率仅为0%!这是不是意味着汉字距离我们的生活现实越来越远了汉字是否面临新的危机

己:我认为汉字的演变体现着当下的社会变迁,我们不必杞人忧天,只    ③ 

 

查看答案

下面这则材料是从哪些角度介绍天府新区的?请用四个四字短语分别对这些“角度”加以概括。(4分)

天府新区主要包括成都市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78平方公里。天府新区总体定位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天府新区分为近期(2011-2015)、中期(2016-2020)和远期(2021-2030)三个阶段建设;近期以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基础设施先行,高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以及高端服务业快速推进。中期实现再造产业成都目标;远期基本建成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天府新区将成为国家经济增长成渝经济区一个次核心区,是成都大产业、大项目的聚集地,是政府新办公区与金融服务区,将辐射带动绵阳、德阳、资阳、眉山、乐山等市内的成都都市圈的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22分)

寒  色               龙应台

⑴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⑵他问的是:“家,是什么?”

⑶家是什么,这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

⑷问者的态度诚诚恳恳的,我却只能语焉不详蒙混过去。这么难的题啊。

⑸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挎在肩上,贴身还热。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能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晚了,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的时间。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被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绸般的栀子花香,就悠悠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⑹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⑺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然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

⑻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异国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后来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它就在每一个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墙上,不敢挂什么真正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

⑼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⑽很多,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⑾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⑿很多,一会儿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塞进他书包里。周末,你骑机车去市场,把两个女儿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女儿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一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⒀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⒁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⒂你告诉我,什么是家,我就可以告诉你,什么是永恒。

                                              (选自《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寒色》开头引用读者的问题,既是引入话题,也是启发读者思考,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形成一种心的互动。

B文章第段与第段,作者选择的细节和情境虽然相同,但人物的角色身份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含蓄地表达出流年似水、人生易老的惆怅和悲凉。

C本文注重细节描写,而且每一处细节都注满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如三次出现在文中的“栀子花香”,象征着亲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D本文善用对比手法。如父母健在子女绕膝的温馨与父母垂暮儿女离巢时的凄清、夫妻相亲相爱时家的温暖与相离相弃时家的寂寞这两组对比,表现出家的美好而易碎的特点。

E本文以《寒色》为题,使得全文笼罩上一层浓郁的伤感况味,让读者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对“家”的认识因此也充满悲剧色彩。

1.结合全文,分点概括作者所揭示的“家”的内涵。(6分)

2.文章三次出现“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请简述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6分)

3.文章最后一段发人深省,意蕴深厚,请结合文意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                        ,怒涛卷霜雪。    (柳永《望海潮》)

(2)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

(4)                       ,徒君之高义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                       ,风飘飘而吹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试题。(8分)

                             (南宋)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1.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4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