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4分) 三联韬奋书店24小...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4分) 

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书店自运营以来,受到各界关注。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前夕,李克强总理给三联书店全体员工回信,肯定了他们“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为读者提供深夜书房”的创意”,认为这项活动是对“全民阅读”的生动践行。同时希望他们把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的灯光陪护读者夜读前行。  

 

(4分)示例:李克强总理赞扬了三联书店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2分)希望它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2分)(语意相近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筛选重点句子(或词语),归纳主要意思。(注,重点词语可参照:“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结果如何”或“什么怎么样”的模式来寻找。)最后根据字数限制组织语言答题。本段文字写了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书店受到关注,李总理赞扬了这种书店,并希望它能得到重视和发展。考生把这些信息归纳总结出来即可得到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有泪水的牲口

耿翔

(1)我离开马坊好多年了。我熟悉的那些人,尽管有一大群已经回到土里去了,但在土上继续活着劳动的人,还是大多数。而我熟悉的那些牲口,连影子都找不到了,全部消失在村子的记忆里。如果硬要追问,有些细心的人,会指着他们家的一盘井绳,说这是那些牲口的皮做的。 

(2)这就是一头牲口的命运。 

(3)它们挺着那么巨大的骨架,在大地上驾车运送过多少东西,拉犁耕种过多少土地,这是谁也说不出来的。等它们被繁重的活路磨到老死后,它们包裹过太多力气的皮,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继续显示着牲口一身的柔性和韧性。 

(4)在马坊人的记忆里,都有一根鞭子的阴影。那是用死后的牲口的皮拧成的,是用来抽打活着的牲口的。有一种高角鞭子,是赶大车、碾场的人用的。一根细软的竹子,系一根细软的皮绳,稍子是马的鬃毛。这种鞭子,摔在空中是一串炸响,落在地上起一阵土雾。它在挥鞭人手中爆发出的力量,常常使牲口细软的皮毛上,隆起一道血痕。一村人中,有几个鞭法很好,我们也就常常围上去,听他们讲述在赶车的路上,或在碾麦的场里,一鞭子挥下去,牲口的耳朵是怎样被撕裂的。那些撕心裂肺的痛,不会说语的牲口,用自己的皮肉承受着。

(5)我在那时就有一种感觉:农业绝对不是一首田园牧歌。

(6)我们从大地上要获得一把粮食,就要付出皮肉之苦。

(7)这样的苦,既出在人的身上,也出在牲口的身上。 

(8)还有一种牛皮鞭子,很短的,从手里摔出去,也就几尺远,刚好能打着犁地的牛的头。我是用这样的鞭子,打过村上的几头牛的。那是在犁地的时候,由于我喊出的吆喝,不通牛的习惯,牛总是踏不到畔子上,犁出的地歪歪扭扭,被背着手走过来的队长彦英骂了几句。我心里很窝火,就用手里的牛皮鞭子,狠劲地抽打着那头黄牛。 

(9)牛不会出声骂我,牛转过头来看我。我突然发现,牛的眼窝里是噙满泪水的。在这以前,我只知道人的眼窝里,常常会流出泪水,压根就没想过,这些从心底里涌出的东西,牛也像人一样拥有着。 

(10)我那时忍受着许多委屈。想到这些,我一摸自己睁着的眼,里面全是泪水。我想那头牛的泪水,就是我的泪水,我不敢在白天的劳动中流,只能在一个人的夜晚里,这样悄悄地流。 

(11)我由自身知道,有泪水的牲口,是有悲伤的牲口。 

(12)我从此在劳动的前后或间隙,都要在牲口的眼睛上摸一摸,让它的长流不止的泪水,能浸润一下我的手心。因为在夜晚,我知道白己无处抓摸的手心里,还有我白天摸到的,牲口的泪水。

(13)我也想这些有泪水的牲口,哪来那么大的力气? 

(14)我清楚地记得,村里那高大的脬子牛如何把深陷泥地的装满一车玉米的大车吃力挪动的。在它的嘴唇前,有一个金黄色的玉米棒子在晃动。挤在激动的人群中,盯着这头有泪的牲口的眼睛,我想为了生存,一头牛和一个人是一样的,生命中的高贵和屈辱,是同时存在着的。 

(15)这头牛后来是怎么死的?死时一村人怎么用土埋葬它的?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它面对金黄色的玉米棒子,眼里也是有泪水的。现在,我最想知道的,就是这些有泪水的牲口,身上怎么有那么大的力量?     

(16)我想到了它们的胃。 

(17)这是属于田园的胃。这是属于农业的胃。这是属于乡村的胃。 

(18)这样的胃,在一头牲口的身体里,为了聚集劳动所需要的力量,日夜不停地蠕动着。这样的胃里,装着一座山的颜色,装着一座山的力量。而你真正看清它,就是一把青草。这样的胃是疼痛的,因为我看过,村上人从一头牛的胃里,用吸铁石吸出了那么多的铁丝和铁钉。那时,我觉得自己的胃也很痛,我知道有泪水的牲口,也是为自己的胃,而无言地流着泪的。 

(19)我也在诗里写到:“而活在一地的青草里/我在马坊的原野上/看见的牲口,没一匹不拉着木犁或楼耙/深入土地的心脏,把一身骨架/山一样耸立起来。不要说青草在野/也不要说青草贫贱,在牲口毛色/发亮的身上,我看见乡村/正一寸一寸地生长。”事实上,我们和一头牲口,和一株庄稼,和一棵草木一样,都在乡村里生长。 

(20)只是要记住,我们更和有泪水的牲口一样,也是在自己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在乡村里生长的。 

    (节选自《第五届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文中多次写到牲口的流泪,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一个牲口的痛苦生长,而且更感受到在乡村中成长的人也一样充满艰辛与悲苦。 

B.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回忆了马坊中的那些牲口以及与这些牲口有关的经历和故事。 

C.文中描写了听鞭法好的人讲述鞭打牲口的情形,在撕心裂肺的疼痛中表达了作者对挥鞭人鞭打牲口这一行为的强烈谴责。 

D.文章第3段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田园到乡村,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牲口在乡村中的重要作用,表达了对牲口的赞美之情。 

E.本文视角独特,以“流泪的牲口”来观照人在乡村中“成长的艰难”,在字里行间中饱含着真切的生命体悟和沉痛的乡土情怀。

2.“牲口”为什么流泪?联系全文,分条概括。(6分)

3.结合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请简要阐释第(14)段“生命中的高贵和屈辱,是同时存在着的”一句的含意。 (2分)   

(2)文中第19段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4.作者为什么说“农业绝对不是一首田园牧歌”?联系文章内容,结合现实生活或 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个小题)(6分)

(1)___                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2)桑之未落,___                        _  。(《诗经·氓》) 

(3)吞二周而亡诸侯,__               __  。(贾谊《过秦沦》) 

(4) ___                      _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5)__                __,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6)___                  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7)念去去,千里烟波,___              _  。(柳永《雨霖铃》)

(8)人生如梦,__             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兀坐     

赵树吉

书帷人散后,兀坐思无端。

炉火明知夕,瓶花冻觉寒。

烽烟惊远道,升斗①恋微官。

愁绝团圆月,他乡独自看。

【注】①升斗:微薄的薪俸。 

1.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复杂的心绪。(4分)   

2.请结合颔联,分析诗人“兀坐”的环境特点。(4分)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8处)(4分)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温造,字简舆,姿表瑰杰,性嗜书,少盛气。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其名,书币招礼, 欣然日:“可人也!”往从之。建封虽咨谋,而不敢縻以职事,恐失造,因妻以兄子       

时李希烈反,攻陷城邑,天下兵镇阴相撼,逐主帅自立,德宗患之。以刘济方纳忠于朝,密诏建封择纵横士往说济。建封强署造节度参谋,使幽州。造与济语未讫,济俯伏流涕日:“僻陋不知天子神圣,大臣尽忠,愿率先诸侯效死节。”造还,建封以闻,诏驰入奏。天子爱其才,问造家世及年,对日:“臣五世祖大雅,外五世祖李劫,臣犬马之齿三十有二。”帝奇之。将用为谏官,以语泄乃止。复去,隐东都。 

长庆初,为太原幽镇宣谕使。还,迁殿中侍御史。田弘正遇害,以起居舍人复宣慰镇州行营。顷之,谏议大夫李景俭得过宰相,造坐与饮,出为朗州刺史。开后乡渠百里,溉田二千顷,民获其利,号“右史渠”。迁左司郎中,寻进御史中丞。 

造性刚急,人或忤己,虽贵势,亦以气出其上。道遇左补阙李虞,恚不避,捕从者笞辱。左拾遗舒元褒等建言:“造弃蔑典礼,无所畏,辱天子侍臣。凡事小而关分理者,不可失广,道路。失之,则乱所由生。遗、补虽卑,侍臣也;中丞虽高,法支也;侍臣见陵则恭不广,法吏自恣则法坏。造擅自尊大,忽僭拟之嫌,请得论罪。”帝乃诏:台官、供奉官共,听先后行,相值则揖。造弹击无所回畏,发南曾伪官九十人,主吏皆论死。迁尚书右丞,封祁县子。 

大和四年,兴元军乱,杀节度使李绛,众谓造可夷其乱,文宗亦以为能,乃授检校右散骑常侍、山南西道节度使,许以便宜从事。造果决斩首凡八百余人。亲杀绛者,醢之;号令者,殊死。取百级祭绛,余悉投之汉江。 

大和五年,入为兵部侍郎,以病自言,出东都留守,俄节度河阳。奏复怀州古秦渠枋口堰,以溉济源等四县田五千顷。大和七年,召为御史大夫。方倚以相,会疾,不能朝,改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尚书右仆射。    (选材于《新唐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招礼    币:钱币 

B.谏议大夫李景俭得宰相    过:拜访     

C.听先后行,相则揖    值:遇见     

D.众谓造可其乱    夷:平定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建封闻,诏驰入        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B.忽僭拟        师道不传也久矣    

C.造坐       客亦知夫水月乎    

D.授检校右散骑常侍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建封虽咨谋,而不敢縻以职事,恐失造,因妻以兄子。(4分)     

(2)侍臣见陵则恭不广,法吏自恣则法坏。(4分)

4.文言文中,传主温造为官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