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士贰其行...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                                                    (《诗经·氓》)

(2)             ,悬泉瀑布,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3)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 (2)绝巘多生怪柏 飞漱其间 (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

雨晴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谁与共?卧看天河尽意明。

1.请从比喻的角度理解并赏析首联(5分)

                                                                        。

2.诗中不着一个“喜”字,而喜悦之情蕴于写景叙事之中,请具体说明(6分)

                                                                           。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熊廷弼,字飞百,江夏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保定推官,擢御史。四十七年,杨镐既丧师,廷议以廷弼熟边事,起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代镐经略。未出京,开原失,甫出关,铁岭复失,沈阳及诸城堡军民一时尽窜,辽阳汹汹。廷弼兼程进,遇逃者,谕令归。斩逃将刘遇节、王捷,以祭死节士。诛贪将陈伦,劾罢总兵官李如桢,以李怀信代。督军士造战车,治火器,浚濠缮城,为守御计。令严法行,数月守备大固乃上方略请集兵十八万分布清河抚顺诸要口首尾相应小警自为堵御大敌互为应援。   

廷弼之初抵辽也,令佥事韩原善往抚沈阳,惮不肯行。继命佥事阎鸣泰,至虎皮驿恸哭而返。廷弼乃躬自巡历,自虎皮驿抵沈阳,复乘雪夜赴抚顺。总兵贺世贤以近敌沮之,廷弼曰:“冰雪满地,敌不料我来。”鼓吹入。时兵燹后,数百里无人迹,廷弼祭诸死事者而哭之。遂耀兵奉集,相度形势而还,所至招流移,缮守具,分置士马,由是人心复固。

当是时,光宗崩,熹宗初立,朝端方多事,而封疆议起。御史冯三元劾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谓不罢,辽必不保。诏下廷议。廷弼愤,抗疏极辨,且求罢。而御史张修德复劾其破坏辽阳。廷弼益愤,再疏自明,云“辽已转危为安,臣且之生致死。”遂缴还尚方剑,力求罢斥。及辽阳破,河西军民尽奔,自塔山至闾阳二百馀里,烟火断绝,京师大震。帝乃治前劾廷弼者,复诏起廷弼于家,而擢王化贞为巡抚。

化贞素不习兵,轻视大敌。文武将吏进谏悉不入,与廷弼尤牴牾。是时,廷弼主守,谓辽人不可用,西部不可恃。化贞一切反之,绝口不言守,谓我一渡河,河东人必内应,且腾书,言仲秋之月,可高枕而听捷音。无何,西平围急。化贞信中军孙得功计,尽发广宁兵,二十二日,遇大清兵平阳桥。锋始交 ,大溃,大清兵追逐化贞等二百里,不得食,乃还。报至,京师大震。大理寺卿周应秋等奏上狱词,廷弼、化贞并论死。

                                              (选自《明史》有删改)

燹:xiǎn。野火,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关,铁岭复失    刚刚

B与廷弼尤抵牾        矛盾

C李怀信代          用

D相度形势还        然后

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表明熊廷弼“治军严”和“有胆略”的一项是

廷弼祭诸死者而哭之       斩逃将刘遇节、王捷以祭死节士

可高枕而听捷音           廷弼乃躬自巡历

督军士造战车,治火器     廷弼愤,抗疏极辨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镐战败以后,熊廷弼代杨镐为辽东经略,其时开原、铁岭相继失陷,沈阳军民纷纷逃奔。熊廷弼到任后斩杀逃将刘遇节等,以求稳定军心。

B熊廷弼驻守辽阳期间督造军器,修缮城堡,调兵遣将扼守各冲要地点,互为应援,守备大固。

C王化贞对清兵的军事力量估计不足,主张主动出击,熊廷弼却主张固守,二人一主战,一主守。

D熊廷弼在边疆屡屡取得胜利,势力大增,朝廷内部的一些官员害怕熊廷弼的实力过于强大,朝廷不好驾驭,因此上疏弹劾他。

4.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廷弼之初抵辽也,令佥事韩原善往抚沈阳,惮不肯行。(5分)

译文:                                                                    

(2)帝乃治前劾廷弼者,复诏起廷弼于家,而擢王化贞为巡抚。(5分)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艺术是有别于宗教、科学而独立存在的人类传统的智性方式。这种智性方式首先基于对美的形式和情感的体验与接受,继而形成对性情的陶冶,并积累而成对艺术的修养和智慧;最终形成一个心灵的净化和解蔽。

我们知道艺术是一个多种类的集成,包括美术、音乐、戏剧、舞蹈、影视等领域,每一领域下又有许多分目和类别。但艺术的呈现总是与某一具体的技艺相联系,构成某一类的“象”的呈现。这一上手的技艺及其“象”意一方面具有本身悠长的发展专史,专史中又标明着各种延绵不息的谱系及其特性和历史性标杆;另一方面这种技艺史又与各个不同民族区域、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维系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种文化的关联表现都被视为人类精神的基本倾向而加以关注。这种上手的技艺与精神的表达互为联系,呈现出的正是这种“象”的东西。“象”的关联,这是艺术学科的重要特征。

我想用土耳其著名作家帕慕克的寓言来说明艺术之“象”的还原的奇异现象,进而揭示和强调艺术创造和艺术教育的特性。帕慕克在《我的名字叫红》中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以隐喻的方式揭示艺术之“象”存活在一双稚眼与一颗慧心的交互作用的迷离世界之中,进而揭示了艺术的特性,这个特性就是纯真个性与悠深修养的并存。艺术的智性方式既需要孩童般的纯真、鲜活的生命个性,又需要技艺的训练、功夫的娴熟,需要那终其一生去开发和修炼的技艺之神。这个艺术之“象”需要鲜活的生命个性和悠深的技艺之神的契合。这种契合弥为珍贵,恰在于稚眼与盲目不可兼得,那纯真之眼与阅尽沧桑的记忆难以两全。这正是艺术和艺术教育迷人而又艰难之处。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学科不能用简单的论文文本的方式,来单向地评定其研究质量,甚至创作的价值也不能用票房等即时的反映来判定。

今天,艺术的领域发生了飞速拓展。在城市化的大趋势中,在商品经济的推促下,时尚娱乐不断引领大众文化的潮头,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生态正催生着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艺术学科门类的独立与细分,其根本问题应该是艺术智性方式的培养和开发,是其特有的艺术之“象”的显现、开启和生生不息的命题。

作为学科门类,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首要使命仍然是构建其学术框架。我认为这个学术框架不妨以“象”作为公共的核心,来加以方法论的研究。这一学术框架应包含基础、创作、研究三大部分。其中创作是核心部分,理解创作的方式又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创作的语言、创作的历史、创作的思维。创作的语言是对特定艺术之“象”的形式和语言的理解与养成,是艺术的形式要素的训练;创作的历史是对这一特定门类的历史及其内容的理解;创作的思维是对艺术之“象”的内涵以及方法的揭示,是指具体的艺术之“象”与民族、社会、时代之间的关联。创作的思维又包含社会变革、传承更新、媒介拓展、体制批判、大众参与和生存追问等诸多角度,这些使得艺术与政治、科技、宗教、城市越来越形成时代性的关联,并赋予艺术创造以一种随机而发的活泼思维和生动契机。关于艺术之“象”的研究,有如一把钥匙,它不仅帮我们打开艺术创作和思考的秘密,而且,以艺术之“象”作为方法,也是我们构建艺术学科和教学的重要工具。            

(节选自2012年2月7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是独立存在的人类传统的智性方式,是一个多种类的集成。人们对他的理解多种多样。

B.艺术的呈现总是与某一具体的技艺相联系,技艺史又与各个不同民族区域、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有关。

C.土耳其著名作家帕慕克用寓言说明艺术之“象”的还原的奇异现象,进而揭示和强调艺术创造和艺术教育的特性。

D.“象”的关联,艺术学科的主要特征。艺术之“象”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打开艺术创作和思考的秘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艺术这种智性方式要形成一个心灵的净化和解薮是需要一系列过程的,不能一蹴而就。

B 艺术的智性方式需要鲜活的生命个性、功夫的娴熟以及终其一生去开发和修炼的技艺之神等这些条件。

C艺术和艺术教育迷人而又艰难之处在于稚眼与盲目不可兼得,那纯真之眼与阅尽沧桑的记忆难以两全。

D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首要使命是构建其学术框架,因此,这个框架不妨以“象”作为公共的核心来加以方法论的研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中的一段故事以隐喻的方式揭示了艺术的特性:纯真之性与悠深修养的并存。

B在城市化的大趋势和商品经济条件下,时尚娱乐不断引领大众文化的潮头,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正在产生。

C作为创作方式之一的创作语言是对特定艺术之“象”的形式和语言的理解与养成,是艺术的形式要素的训练。

D社会变革、传承更新、媒介拓展、体制批判、大众参与和生存追问作为创作的思维的基本内容,使得艺术与政治、科技、宗教、城市有时代关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因为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严禁该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作品。而此前湖北省也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将“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子删掉后,重新编排发给学生学习。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自选,角度自定,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解读下面的漫画,简要说明漫画的内容,概括其寓意。(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