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严震,字遐闻,梓州盐亭人。本农家子,以财役里闾。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严震字遐闻梓州盐亭人。本农家子以财役里闾。至德、乾元中数出赀助边得为州长史。西川节度使严武知其才押衙迁恒王府司马委以军府众务。武卒罢归。起为兴、凤两州团练使好兴利除害。迁山南西道节度使。朱反,遣腹心穆廷光等遗帛书诱之震即斩以闻。是时李怀光与贼连和奉天危蹙帝欲徙跸山南震闻驰表奉迎遣大将张用诚以兵五千卫。用诚至盩厔有反计,帝忧之会震牙将马勋帝告以故勋曰:“臣请归取节度符召之即不受斩其首以复命。”帝悦。勋还得符请壮士五人与偕出骆谷用诚以为未知其谋以数百骑迓勋馆之左右严侍。勋未发阴令焚草馆,士寒争附火,勋从容引符示之,曰:“大夫召君。”用诚惧,将走,壮士自后禽之。用诚子斫勋伤首,左右刀得免,遂仆用诚,而格杀其子。勋即军中,士皆擐甲矣。勋昌言曰:“若父母妻子在梁州今弃之而反何所利邪?大夫取用诚尔若等无与!”众乃服不敢动。即缚用诚送于震杖杀之而拔其副以统师。天子至梁州宰相以为地贫无所请进幸成都。震曰:“山南密迩畿辅李晟锐于收复方藉六师为声援今引而西则诸将顾望责功无期。”帝未决会晟表至亦请驻跸梁、洋议遂定。然梁、汉间刀耕火耨,民采稆为食,虽领十五郡,而赋入才东方数大县。自安、史后山贼剽掠户口流散震随宜劝课敛有法民不烦扰而行在供亿具焉。车驾将还加检校尚书左仆射。久之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贞元十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保谥曰忠穆。

(节选自《新唐书·严震传》)

【注】 迓(y):迎接。鸠:通“集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西川节度使严武知其才押衙  署:暂代

B.会震牙将马勋至  嗣:随后

C.宰相以为地贫无所给  仰:仰望

D.而赋入才东方数大县  比:与……相当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严震“兴利除害”的一组是(  )

本农家子以财役里闾

②数出赀助边

③震即斩以闻

④遣大将张用诚以兵五千扞卫

⑤遂仆用诚,而格杀其子

⑥随宜劝课,鸠敛有法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震为人慷慨才能出众。他出身农家家境富裕曾多次出钱资助边防;严武知其才能,在自己升任恒王府司马后,就把军府中的许多事务交给他办理。

B严震处事果敢忠于朝廷。他斩杀了朱泚派来劝诱的穆廷光送表章迎奉并派人保驾想移驾山南的皇帝对谋反不成的属下张用诚毫不留情地予以杖杀。

C.严震富有远见敢于进言。宰相认为梁州“地贫无所仰给”请皇上去成都严震则认为山南接近京郊皇上驻此有助于收复京城否则就会求胜无期。

D.严震发展农耕体恤百姓。梁、汉百姓采稆为食加之山贼抢掠人口流散经济十分落后;严震则鼓励百姓从事农桑收敛适度,使驻地供应充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诚以为未知其谋以数百骑迓勋馆之左右严侍。(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父母妻子在梁州今弃之而反何所利邪?(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B 3.A 4.(1)张用诚以为(马勋)不知自己的阴谋,率数百名骑兵迎接马勋,让他住在馆舍中,左右严密守卫。(2)你们的父母妻儿都在梁州,现在抛弃他们造反,有什么好处呢(所得到的好处是什么)? 【解析】 试题分析: 1.仰:依赖。 试题分析: 2.①中严震因富有而在乡里做官,不属于“兴利除害”。④表现了严震对皇上的忠诚。⑤中“仆用诚”“格杀其子”的是马勋及其左右。 试题分析: 3.“升任恒王府司马”的是严震,而非严武。 试题分析: 4.(1)句意正确2分,“其”“以”“馆”各1分,共5分。(2)句意正确2分,“妻子”“反”“何所”各1分,共5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注]

苏 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润州等地赈济灾荒路过常州时曾在此野宿作此诗;除夜即除夕夜。

1.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对于散文作家来说超拔而自在的心态实在是太重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真正进入艺术创造的境界。可是,这对于一个现时代的写作者来说,谈何容易!

只有具备自由、自在的心态

因为散文是与人的心性距离最近的一种文体

是人类精神与心灵秘密最为自由的显现方式

这是回归文学本体抵达人性深处的一个前提条件

具备不依附于社会功利的独立的审美意识和超越世俗的固定眼光

作家自由丰富的心性发育程度、心灵自由的幅度直接关系到散文作品的艺术魅力

A.②①⑤⑥④③     B.④⑥②③①⑤

C.②⑥④③①⑤          D.④②①⑤⑥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某矿泉水厂家温馨提示:本品允许有少量白色或结晶状沉淀物这些沉淀物是天然矿物质结晶体属正常现象。

B.近日某大型商城定下了2013年交易总额突破1万亿人民币的目标这对他们而言并不是过高的奢望。

C.全新的形式、权威的导师、优秀的学员和热情的观众让《中国好声音》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选秀节目而是一场普及率极高的音乐盛会。

D.据悉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考的公平性,今年高考全国高校将针对贫困地区提供一万个招生名额走进高校,保证他们有机会实现“大学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坚定自我的信仰一些小人说得言之凿凿拿莫须有的国耻来取笑自己的同胞他们才不管会产生什么后果。

B对旧城区的街道进行改造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求田问舍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努力优化道路设计规范停车位置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让群众满意。

C.在作为时尚风向标的东京涩谷街头我们每天都能看见戴着各式口罩的年轻人认为戴口罩显得更神秘的年轻人不一而足

D.“磨而不磷”与“涅而不缁”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严守气节与操守清白做人干净处世。

 

查看答案

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子猷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1.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